当今时代高层建筑设计理论与研究(2)
2.2高层建筑主体设计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高层建筑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象征性,可以反映\"个城市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选择合理的造型就显得尤为重要。高层建筑在造型上由于受结构形式、使用功能的限制,往往不能有太多的变化,有的高层建筑甚至直接将结构形式外露不加修饰。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我们通常称它为塔楼,塔楼的表现形式对高层建筑的造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在,国内外的许多高层建筑因其有着独特的外形和明显的识别性,而成为所在城市的一张名片,这也是高层建筑存在的一个原因。近年来。全球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对建筑在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而高层建筑在这些方面没有多少优势,高能耗低产出的情况严重。在此情况下,色、生态、可持续建筑应运而生了。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生命周期内,包括由建材生产到建筑物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等系列过程,消耗最少地球资源,使用最少能源及制造最少废弃物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经济和环境两方面,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并提出解决办法,进一步改善环境。极大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生态建筑是尽可能利用建筑物当地的环境特色与相关的自然因素。比如地势、气候、阳光、空气、水流,使之符合人类居住,并且降低各种不利于人类身心的任何环境因素作用。同时,尽可能不破坏当地环境因素循环,确保生态体系健全运行。可持续建筑是指以可持续发展观规划的建筑,内容包括从建筑材料、建筑物、城市区域规模大小等。以及与它们有关的功能性、经济性、社会文化和生态因素。生态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设计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在强调象征意义和功能的同时,就引入生态的概念,是世界上第一座\"生态型\"超高层建筑。其建筑平面呈三角形,宛如三叶花瓣夹着一支花茎:花瓣部分是办公空间,花茎部分为中空大厅。中空大厅起自然通风作用,同时还为建筑内部创造了丰富的景观。气候设计大师杨经文设计的马来西亚吉隆坡梅纳拉大厦则体现了利用空中开放空间连通建筑内外,贯彻\"生物气候大楼\"思想,引入了大量的植物,立面上螺旋上升的垂直绿化和底部斜坡的绿化都有助于调节气候,尽可能地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较好地完成了室内外空间的过渡与衔接。同时对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也是一种深化。可以看出,目前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要实现\"绿色、生态、可持续\"。高层建筑的裙房虽然对整个城市影响较小,但它对于街道的尺度和人性化空间的创造等方面却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裙楼的立面设计一般不同于塔楼,它与公众视觉接触较接切,且都是近距离接触,需要进行细致的设计。从而使下部空问丰富。高层建筑的最上部分——屋顶对整个建筑形象起到强化个性的作用,虽然它较少影响到生态环境,但对塑造建筑的标志性、丰富城市天际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根据建筑的基座、楼身等因素加以塑造。
2.3巧妙的运用一些处理手法
高层建筑的塔楼部分虽然变化的余地不大,但是底层部分却可以进行一些巧妙的处理来丰富空问形式。一般可以采用底层架空和入口缩进的手法。底层架空的处理手法是现代建筑的特征之一,它可以在高密度的环境中争取到宝贵的用地,把城市的道路、广场和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通透的、公共的开放空间,给市民以小憩之地;同时还可以改善人流、视觉拥挤的状况,连通几个主要的公共场所,以增加城市空间的层次。高层建筑临近城市道路布置时,入口空间凹入建筑下部可以避免主体的被迫后退(用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争取基地面积的有效使用,缓解入口处空间局促的矛盾:并有可能在建筑的形体设计、空间组织等方面形成新颖的构思,这种入口后退架开的处理不仅空问层次丰富而且给人的印象也深刻。
3城市规划设计
3.1避免高层建筑密集
高层建筑的密集虽然对于城市办公等条件方便有利,却给城市空间带来很多压力,造成城市空间和城市交通的拥挤,甚至会带来一些始料不及的污染和危害。比如,一些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大面积使用造成以前未出现过的光污染;还有就是形成高压风带和风口,这些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对区域内的高层建筑密度进行限制,避免高层建筑的集中分布。
3.2高层建筑与城市街道
高层建筑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商业发达的地段,这些地段的街道本身交通荷载就较大,高层建筑将大大增加这些街道的交通压力,分布在这些街道两侧的高层建筑要尽量控制其层数和高度,同时在规划设计时要对这些街道进行扩展。加大其通行能力。
3. 3控制超高层建筑数量
超高层建筑往往以其象征性和代表性而存在,实际上这类建筑既不经济又不合理,一些已建成的超高层建筑投人使用后收益情况并不乐观。可以说仅仅是体现了城市形象,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因此我们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尽量避免盲目建设超高层建筑。
4结束语
高层建筑已走过百年历史,从其出现之日起就成为城市的焦点,其形式和风格也不断的发展变化着,我国的高层建筑虽然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像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高层建筑可以说代表了中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史,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融合也正不断的完善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618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