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某大桥桩基加固维修施工技术(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建筑设计: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图2钢套箱安装

  2.4封底砼浇筑

  封底砼采用C25水下商品砼,砼的水灰比不大于0.6,坍落度18~22cm,掺加早强剂。砼拌和后采用砼输送车直接送到墩上方桥面,用汽车泵将混凝土送至工作平台,在整个套箱范围用导管法分三个注入点进行水下混凝土浇注。

  水下封底砼浇注后,取砼试件放在护筒内现场养护,当试件试验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一般2-3天可达到)后,即可抽水。抽水时密切关注钢围堰是否存在渗水、漏水等情况,如发现有渗漏水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对钢围堰进行封堵、补漏处治,确保桩基施工安全。

  2.5桩基清理

  围堰内抽水完成后,清除被加固构件表面的剥落、疏松、蜂窝、腐蚀等劣化混凝土及附生在混凝土表面的水生物;打磨结构表面混凝土砂浆浮层,露出混凝土结构层,并用高压泵对桩基进行清洗,特别对空洞较深、松散严重的桩基作全面清洗。

  桩基钢筋外露的部分须除锈阻锈,锈蚀严重的,做补强处理,两端焊接长度大于5d。

  2.6钢筋加工及安装

  因桩基缺损,其中心位置较难确定,需根据立柱外侧确定桩基加大位置范围,钢筋植入、钢筋安装均根据最后确定的加大位置进行实施,否则会导致桩柱不同圆心的情况发生。

  2.6.1植筋

  在原构件上钻孔,植入Φ16带肋钢筋,植筋间距竖向为30cm,环向内均匀布置。植筋孔孔径为2cm,植入深度10cm。植筋胶采用优质A级改性环氧树脂类植筋结构胶,植筋胶具有良好的触变性,且具有足够的粘结强度和耐久性。

  2.6.2钢筋安装

  植筋养护结束后,安装钢筋网,纵向主筋采用Φ16带肋钢筋,环向均匀布置,间距约22cm,主筋与植筋点焊连接,箍筋采用Φ10钢筋,竖向间距为15cm,施工时先安装内层钢筋网,后安装外层钢筋网,外层钢筋网安装时注意留足保护层,桩基在受冲刷时,确保钢筋不受腐蚀。

  2.7钢护筒安装

  截面加大模板采用钢护筒,钢护筒在工厂定制,加工成两个半圆形,安装时用螺栓将两边法兰固定就可以,因桩基加大高度的不确定,截面加大分两次实施,钢护筒的制作长度大于桩基加大高度的二分之一。

  根据钢筋安装前确定的位置在模板外侧设置固定支点(可采取在封底砼上植筋的方法),将钢护筒直接放在支点内侧,拼装紧密,检测模板的垂直度,并进行底部密封防漏处理,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8浇注混凝土

  待模板安装完成后,对待加固桩基础进行混凝土浇注,混凝土浇注施工不间断、连续进行,直至浇筑施工完成,以实现新增钢筋混凝土和原有混凝土结构之间的有效粘结。

  待立柱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模,将护筒安装至系梁底面,在浇筑完成的立柱顶部侧面粘贴止水胶带,将护筒拼装紧密,进行第二次浇筑。

  2.9拆除模板及套箱

  将混凝土覆盖洒水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向套箱内注水,边注水边自下向上拆除内部支撑(纵向和角支撑),直至内外水位相平。此时安排潜水员下水拆除槽钢间的连接螺栓,平台上工作人员配合潜水员将槽钢用葫芦拉上并运至下一作业点。

  3.套箱施工安全计算

  3.1计算内容

  本工程钢套箱主要材料为[20a槽钢,长宽高为10.298×4.095×4.5m,槽钢平面朝内竖直安装,共由140根[20a槽钢组成,所有槽钢之间均用M16螺栓连接,水平设5道[16槽钢将竖向槽钢连接成整体抵抗封底抽水时的水压,四角及两桩基内侧各设[10槽钢支撑,提高套箱强度。考虑到本次施工钢套箱在安装平台上拼装后整体下沉,因此本次计算对钢套箱围堰浇筑封底混凝土,抽完水后及迎水面水流速度3m/s的最不利情况进行计算,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3.2计算模型

  本次计算采用MIDAS有限元程序建模计算。模型共284个节点,142个单元。分为以下两种状态:

  ⑴考虑钢套箱受净水压力作用,按流体压力布载,封底砼厚度按80cm考虑。

  ⑵考虑钢套箱受流水压力作用

  因篇幅所限,具体计算过程略。

  3.3计算结果

  根据计算结果,综合考虑钢套箱内槽钢支撑及槽钢肋板的支撑效应,在净水压力和流水压力下,钢套箱非迎水面壁体最大应力为173MPa<215MPa,迎水面壁体最大应力为166MPa<215MPa,均满足要求。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6208.html


上一篇:浅谈隧道施工测量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