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论文发表期刊简述建筑设计光影运用
关键词:建筑设计论文发表期刊,职称论文发表,建筑设计,光影运用
1建筑内部空间光影的应用
(1)通过集中光影营造出的统一、秩序、明确指示的空间效果,对人们的视线进行引导,以此强化建筑空间的主题。此种光影设计手法多应用于具备展示意义的空间中集中的光源投射,配合展示效果明确的受光物,产生的明暗对比与阴影效果可以强调受光物体轮廓,隐藏阴影部分细节,使得空间效果明快而有力。光之教堂以坚实的混凝土墙所围合,创造出绝对黑暗空间,阳光集中从墙体上留出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开口渗透进来,营造出充满秩序感的光影效果,明确引导和指示了空间的意味。
(2)利用规律布置的光源,产生均衡的光影效果,使内部空间产生比较弱的明暗效果,营造出朴素、宁静、严谨的空间效果。这种设计手法大多用于办公空间或正式的实用空间。
(3)利用柔和的光影配合均衡的受光物营造出温馨,舒适,朦胧,浪漫的空间效果,在这种光影效果下,可以平均的显示物体细节和分布明暗关系,人的生理机能自然放松,处于轻松的心理状态,产生宜人的感觉。这种设计手法多用于居室、宾馆、茶室、咖啡室等。
2建筑外部空间光影的应用
由于光赋予建筑空间以生命,使建筑空间充满情感,所以对建筑形体的塑造,光有着其他视觉要素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许多优秀的建筑除了注重内部空间的光影运用外,也充分利用光影在外形的构建上,使光影成为造型手段。通过不同的光照方式、方向、角度和建筑材质的不同而营造出各种各样的建筑外部空间。建筑造型和光影的结合,使建筑物体“可塑性”增强,科学合理的光与影对比混合,可以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它排列整齐的柱廊在阳光下形成“亮暗”相错的富有韵律的艺术美感,其产生出丰富的光影效果和虚实变化,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加强了人的审美的心理强度。贝聿铭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这种划分使两大部分在体形上有明显的区别,但又不失为一个整体。展览馆入口宽阔醒目,它的中轴线在西馆的东西轴线的延长线上,加强了两者的联系。而研究中心的入口则偏处一隅。
划分这两个入口的是一个棱边朝外的三棱柱体,浅浅的棱线,清晰的阴影,使两个入口既分又合,整个立面既对称又不完全对称。巨大而简洁的几何体在阳光下被分成清晰的明暗面,并投出巨大浓重的阴影。整个体型显得明确、肯定,能在第一眼就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和难忘的印象。
所以在建筑设计时,为了凸显建筑的造型,除了科学合理的运用建筑材料以满足完美的建筑造型外,还需合理的利用光影效果来达到设计效果。光照的作用,可以产生明暗对比效果,凸显建筑的层次感、体现建筑的体量感、为建筑带来更加完美的质感,更加深刻的表现出建筑的内涵。
3建筑设计中光影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人生活在建筑之中,往往是依托在阴影的基础上,对于光的需求的。如果阴影和黑暗不存在,那光明也就没有意义。然而有的建筑对光的过度使用,导致大量光污染产生,破坏了建筑生态,影响到了生活在建筑之中的人们的健康,所以应该科学合理的应用光影,保持两者的平衡,营造出建筑的自然美。
(1)建筑光影的生态失衡我们生存的环境是各种环境因素相互平衡而成的一个生态体系,如果这生态环境的平衡被打破,那么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遭到了破坏。光是我们生存环境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元素,但有的建筑中光影却被我们过度的开发利用而成为一种环境污染。国际上将建筑光污染分为三类:一是室内视线的污染;二是建筑外墙的污染;三是一些日常光污染。长期的光污染不仅仅是影响人们的生理健康,还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所以在设计中必须考虑光影的生态平衡,否则给人们带来极大影响。
(2)建筑光影的文化失衡人类文明的进步、先进文化的产生都有光影的影响。传统观念里,光明与黑暗是对立统一的,两者是相辅相成。中国周易中的相生理论,经过哲学家的思辨和文化的衍伸,赋予了黑暗更加深刻哲理。古代由于人们自身的能力有限,在黑暗中视觉受限,需要借助火把在夜里追逐野兽,火把给当时的人们带来安全感,所以光影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记。然而这种黑暗哲理快被现代化的光明的过度使用而掩盖,人们对光过度开发利用,使得我们被光包围,就算黑夜来临之后,光依然存在。光与影的原有平衡的打破,导致生活在光明下的人们忘记了黑暗的存在,忘记黑暗哲学带来的文化思考。
4结束语
建筑设计中应该通过合理光影应用,并通过合理的方式将光影效果在特定场合中表现出来,展现出建筑的特有美感。光把建筑凝缩成最简约的存在,而建筑空间的创造就是把光的力量纯化和浓缩。建筑物中光影效果的运用是从古至今都在沿用的,建筑师通过对光影的精心设计,极大的提高了建筑视觉环境的质量和效果,使建筑物更赋生命力。因此建筑设计中科学合理的应用光影技术,已经成为当代建筑设计师应该考虑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nzhushejilw/806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