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桥梁设计评职论文人行天桥的设计分析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交通运输: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 要:文中概括介绍城市人行天桥的外观、造型与整体结构设计的一般要求,设计的要点,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要选用新材料、新工艺并与周围环境相结合,突出整体美的效果。

  关键词:人行天桥,造型,结构设计

  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交通也日益繁忙,从总体来看,城市交通的发展速度总比车辆保有量的增长速度慢半拍,造成交通拥挤现象时有发生;此外,交叉路口过于稠密,行人,自行车严重干扰了行车速度,也是造成交通拥挤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全国各大、中城市在不断完善交通网络的同时,也在积极修建人行天桥,以逐步缓解交通拥挤的压力。人行天桥的设计包括平面形式、结构选型、梯(坡) 道构造、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地基与基础、防水与排水及照明设施等内容。

  1、平面形式选择

  人行天桥的主体结构在平面上的投影,即为其平面形式。天桥的平面布置是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交通量调查,行人动线规划等基础上进行。选定人行天桥的平面形式应考虑以下因素:

  1) 道路条件状况。

  道路条件主要是指天桥的建造地点是处在路段,还是处在交叉口,如果处在路段上,可供考虑的平面形式则很简单,一般为\"一\"字型。如果处在平交路口,则可选择的平面形式就较多,具体采用什么形式,应视路口的几何形状及人流分布特点而定。

  2)交通条件。

  设置人行天桥的目的在于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使路口各向人流量的集中与疏散达到适当的均衡。因此,平交路口上的人行天桥可以是全互通式的,也可采用不完全互通式,其平面布置与路口主要人流流向的适应性关系。无论是采用全互通式还是不完全互通式,人行天桥的平面形式都要适应人流流向。

  2、设计的美学构思

  人行天桥的美学构思,可以从人行天桥所处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行人的视觉心理因素、结构本身的材质、颜色、照明等几个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1)了解人行天桥的功能要求及周围建筑物状况,它所跨越道路本身的机动车道宽度、非机动车道宽度、人行道宽度,以及是否设置道路中分隔带和绿化带等地物地貌情况,以确定人行天桥的造型和建筑规模。

  2)人行天桥本身的结构外观应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做到它的每一个构件都是受力所需要的,能够充分体现结构的内在和外在美,而且与靠单纯的桥梁表面装饰所能体现的美有着本质的区别。

  3)结合人的视点: 从远处眺望人行天桥,有很好的视觉舒适感; 从近处眺望人行天桥;其视觉不应有压迫感和笨重感。更重要是不能影响和干扰行车视线。

  4)做为人文社会产物的人行天桥,除具有坚固耐用、使用方便外,还应该具有合理的外观造型,有利于反映市民的情操。

  5)摆脱以往常规的设计思想束缚——只注重考虑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施工的方便性,而忽略了结构的外观性。应充分认识结构的功能要求及表现形式, 拓展思路, 大胆创意,使其整体结构能够融入周围环境。

  3、梯(坡)道、平台及栏杆设计

  梯道坡度不得大于1:2,为手推自行车、童车及残疾人设置的坡道,其坡度不得大于1:12。梯道的每个阶段踏步不应超过18 级,超过1 8 级则须加设休息平台,平台深度不尖小于梯道宽度,对于不改变行进方向的平台,其深度可小于桥梯宽度,平台的平面尺寸和高程位置则应与天桥及周围环境相协调。梯道踏步的最小步宽为0.30m ,最大步高为0.15m,踏步的高宽计算关系式为:2R+T=600mm式中:R ——踏步高度;T ——踏步宽度。天桥的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05m,栏杆横栅间的最大净间距不得大于0.14m ,栏杆应用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在桥梁结构中,栏杆虽属于非承重构件,但对于影响天桥的视觉美而言,栏杆有时还比主梁显得更为重要

  4、建筑设计

  人行天桥的建筑设计包括总平面、平立面以及细部建筑设计。

  1)总平面设计:总平面应根据设计任务书和城市规划要求,对天桥布局、立面、道路、绿化、管线和环境保护、行政文化、体育娱乐、商业活动中心地区的道路网规划,进行综合设计。

  2)平立剖面及细部设计:根据总体设计、天桥结构造型美学及其它边缘学科进行综合设计,并按直接正投影法绘制建筑图,细部建筑造型及构造设计应绘制大样图及节点详图。天桥的建筑设计要立足于投资条件,建筑装修标准以节约与效果相统一为原则,并着重于天桥线型,充分体现市政工程结构的力度与材料的粗扩质感,为求反映桥、梯关系的总体环境中的空间形象。

  5、结构设计

  人行天桥的结构设计包括上、下部结构设计。

  1)上部结构:上部结构的构造形式应以外型美观、安全、可靠方便为目的,其横截面除保证结构受力安全外,还应进行细部尺寸形状的调整,以求表现出轻巧纤细之效果。一般地,表现轻巧效果的措施有三种:一是选择高强材料,如钢筋、预应力混凝土一般比钢筋混凝土更显得轻柔;二是在横断面上进行调整,如梁的翼板有助于形成纤细的外感;三是在立面进行变化,如变截面连续梁即能改笨拙为轻巧。城市人行天桥常用的建筑材料为:钢筋混土,预应力混凝土及钢结构。从尽量减小建筑高度方面来说,常用的截面型式有:实心或空心板;多肋I I 型梁及箱形梁。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tongyunshulw/3837.html


上一篇:建筑施工评职论文地下防水工程渗漏水原因分析
下一篇:地铁线网控制中心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