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浅谈地铁事故中火灾事故的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交通运输: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城市安全是城市居民生命、财富以及进行各种生活与生产活动的基本保障。城市公共交通安全是确保城市安全的重要内容,而城市地铁是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目前人们对城市地铁安全的认识和研究在逐步深入,尤其是在最近几年地铁事故频发后,人们对城市地铁安全正在做深层次的认识和反思,广泛研究城市地铁安全措施。

通过对地铁发生的各种事故进行分析,发现火灾是威胁地铁安全的主要因素,经统计发生火灾的总量约占总事故量的65%。因此地铁事故中发生频率比较高的火灾事故就是我们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

1地铁火灾的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尤其是地铁在火灾事故上面临很多不利因素比如人流密度较大、相对封闭的环境,要比在地面上更加危险。综合以往的火灾事故案例,地铁火灾的主要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人们对于火灾的恐慌心理,导致在行动中的混乱无秩序。在地铁中通道一般都比较狭长,火灾发生后人员的疏散距离长,非常容易引起踩踏事故,导致死亡人数巨大。

其次,火灾过程中不断燃烧积累的烟雾不散。由于在隧道内或是站台发生火灾后没有足够的氧气,着火后形成不完全燃烧,燃烧过程中还冒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容易使人窒息。

再次,地铁发生火灾后会使隧道、站厅和站台的温度迅速上升。由于地铁在空间上是相对封闭的,火灾发生之后,温度急剧上升大量的热量无法释放,如果此时地铁中的火势越来越猛烈,温度可以达到1200℃以上,乘客的疏散比较困难。

2地铁火灾的防治措施

2.1从教育宣传着手

乘客素质对地铁安全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应加强对市民的地铁安全乘车意识的教育,减少由于乘客的失误而产生的地铁运营事故。

(1)政府对国民的教育:通过政府部门,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模拟演练,通过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使国民建立起比较强的安全意识,保持安定的社会环境。

(2)学校和家庭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应急处理能力,这对预防火灾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但是效果是明显的可以从从根本上控制住火灾的隐患。

(3)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对自身职工和乘客的安全训练和教育:通过对企业自身员工不断的进行理论考试和实践训练,可以提高员工遵守作业规范的意识,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通过在站内揭示板上粘贴宣传材料、车上散发防火知识材料、列车电视系统播放应急处理方法、定期组织消防演练等措施,以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2通过技术设备保障

地铁的运营涉及众多人员和先进的设备。车辆因素、线路问题、信号标志等设备都直接关联到列车的安全运行。车辆所使用的阻燃材料是否合格,安全装置是否充足有效,车辆是否符合运行要求,车辆技术状况的好与坏,都会直接影响到地铁的运行安全。

(1)建筑设计和施工因素:可以通过合理的防火设计,按国家规定进行防火参数的设计选用、建筑使用的防火材料的合理选用、地铁站的整体流程设计,用来减少发生火灾的概率,从而提高地铁系统的整体防火能力。

(2)车辆结构因素:地铁车辆的防火是地铁防火的重要部分,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以防止出现国外地铁火灾中出现的由于车辆和车厢中包含易燃材料从而使得火势迅速扩散而造成的惨剧。

(3)电器设备因素:在地铁运营中,为了保证正常运营,地铁运营的各个设施设备中有很多电器装置,在设计和选用时应选用耐高温和故障率低的电器设备,避免因电器设备过热或短路引起火灾。

(4)防灾报警系统:应该根据地铁运营公司的情况,结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的要求进行设计,设计内容应包括出现火灾后自动报警、手动报警、电话通信报警和网络信息报警及防救灾设备的联动控制通过该系统对整个地体运营进行安全防护。

2.3健全企业管理制度

对于地铁运营部门,地铁火灾事故的分析和处理是一项复杂的、经验性很强的技术工作,地铁发生事故的原因很多,要求快速、有效、准确地识别故障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恢复地铁正常运行,这需要有一个系统性很强的管理和组织制度。

(1)建立和完善法律体系:有效强制的法律制度是整个公共系统安全的保证。从国家层面、地方政府、行业组织和运营企业,应该共同组织制定地铁防灾和安全法规,以便于共同处理好整个系统的运行。北京、上海以及目前很多地方政府都在酝酿出台各种防火规定,可以说以上规定一旦的出台对地铁的消防安全有了很大的帮助。

(2)组织成立应急处理系统:地铁的事故应急处置实行属地化的责任制,城市人民政府是处置事故灾难的主体,要承担处置的首要责任。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军队、武警、省(区、市)人民政府要主动配合、密切协作、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形成合力,保证事故灾难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快速有效处置。通过以上的各个部门配合可以敏锐的意识到到一些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及时向相关部门报请采取措施,以防止或减少火灾的发生。

(3)运营企业加强地铁内的防火安全:消防安全定期检查制度的建立、安全督查员按规定进行巡视、监督检查站台、站厅和列车的实时情况、创造一个舒适的职工工作环境和乘客乘坐环境、加强对进站物品的检查检验、系统设备的定期修理保养、提高员工和乘客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等。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tongyunshulw/3932.html


上一篇:轨道交通灭火救援措施研讨
下一篇: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