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我国桥梁结构耐久性问题研究(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交通运输: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第二,建立完善的桥梁耐久性评估机制,加大桥梁监测和维护力度。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由于桥梁的使用时间比较长,因此其结构的耐久性在短期内难以真正评定。若要证明一所大桥耐久性的好坏,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监测材料积累。目前在工程建筑领域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评估方法叫做\"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法\",该方法根据工程建筑监测数据,对各个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综合的评估,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出其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可靠性的下降情况,最终对建筑结构的耐久性进行评级。鉴于此,笔者认为桥梁结构的设计阶段,也应当建立一套结构耐久性评估体系与技术指标,将桥梁结构的耐久性评估结果直接纳入到桥梁整体验收评审的内容范围之中。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桥梁日常使用中的监测与维修,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三,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桥梁工程建设而言,资金的投入将直接决定着工程的进度和施工安全。只有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才能为桥梁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提供物质保障,才能减少桥梁事故的发生,才能为我国交通建设事业探寻新的发展契机;同时,要改进桥梁结构耐久性差的缺陷,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带来的先进技术。在新的历史时期,站在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上,积极创建高质量、高效率的施工工艺。要从实际出发,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整合自身现有资源,积极探索高新技术,充分发挥科技优势,探究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与建设的新思路。

第四, 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建设单位不能因为业绩需要人为的不合理要求提前工程竣工时间,应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要求施工单位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安排,并依据进度计划要求施工。

结语:总而言之,保证桥梁设计结构耐久性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只有从实际出发、认真总结经验并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与建设技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桥梁设计结构耐久性差的问题,才能保障我国的交通建设事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文科. 浅析桥梁设计耐久性差的原因及改进方向[J] .大陆桥视野,2010(06X).

[2]裴静. 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10).

[3]刘广刚. 基于桥梁结构耐久性的EPER技术应用研究[J] .中国科技博览,2011(09).

[4]贺方平 . 铁路客运专线混凝土桥梁结构耐久性的关键施工技术控制 [J] . 科技创新导报,2010(31).

[5]徐斌 . 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耐久性的评估方法研究 [J] . 中国建材科技,2011(0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tongyunshulw/3969.html


上一篇: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施工控制研究
下一篇:浅谈房建施工中的注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