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裂缝的预防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交通运输: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由于城市交通量的日益加大,城市道路负荷也随之加重。市政工程沥青路面裂缝已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危害之一。本文笔者针对沥青路面裂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

关键词:道路;裂缝;预防

沥青路面开裂是各国沥青路面使用中均会碰到的主要病害之一,无论是冰冻地区,还是非冰冻地区,只是各自的裂缝严重程度不同而已。裂缝是沥青路面最常见的一种破损形式,它的危害在于水分通过裂缝不断下渗,损坏路基,导致路面承载能力下降,加速路面破损。

一、市政沥青裂缝的原因分析

1)沥青路面开裂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由于行车荷载的作用而产生的结构性破坏裂缝,一般称之为荷载型裂缝;另一种主要是由于沥青面层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温度裂缝,包括低温收缩裂缝和疲劳裂缝,一般称之为非荷载型裂缝。

2)由于我国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规定或推荐沥青路面采用半刚性基层。所以还存在着因为半刚性基层的温缩裂缝或干缩裂缝引起沥青面层产生的反射裂缝或对应裂缝。此类裂缝主要是非荷载型的,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是由温度和荷载共同完成的。

二、预防措施

1)要合理确定沥青路面结构,沥青面层的裂缝大部分是沥青面层本身由于冬季气温下降收缩而引起。故应选用符合交通沥青技术要求的沥青,控制沥青用量,精选矿料,合理组成级配等均有效减少裂缝。

2)要精心施工,确保各结构层的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对半刚性基层要做到很好养护,防止其产生的裂缝反射到表面层,面层的接缝也要处理妥善。

3)进行科学养护管理,加强路面保洁,确保排水性能良好,免受雨水对路面、路基的长时间侵蚀。严禁超载车辆通行,对裂缝及时科学的处理,避免裂缝进一步扩展。

4)提高路基工作区的强度和稳定性。路基是路面的基础,路基工作区又是路基经受行车荷载影响较大的深度区域,路基工作区的强度主要是在填筑过程中形成的。必须严格控制路基的填筑工艺,确保路基强度。填筑材料首选石、砾、砂类土,其次选用含砾、砂低液限粘土,再次选用低液限粘土。粉质土和有机土不能用于填筑路基。

路基填方处理不到位,或填挖结合部处理不当,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半刚性基层过度开裂,甚至出现断缝。由于超载的缘故,路基强度、稳定性、刚度明显不足,在实际使用中,路基路面就会产生裂缝、沉陷、车辙、变形过大等病害。

5)控制半刚性基层本身收缩裂缝。在施工方面,由于半刚性基层掺配料中,细集料过多,或水泥含量偏高,使得半刚性基层刚性有余、柔性不足,在车行过程中产生震动裂缝。半刚性基层摊铺碾压过程中,含水量过高会出现泌水现象,含水量过低导致碾压不密实,控制半刚性基层碾压时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的0.9倍,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

一般情况下,半刚性基层厚度较大,水化热较高,如果养护不到位,很容易产生热拉裂缝,在基层施工完成后,加强基层养护,采用不透水薄膜或湿砂进行养护,养护结束后,立即喷洒沥青乳液,做成透层或粘层,然后尽快铺沥青面层。

6)设计排水要合理。设计排水不合理产生裂缝,建成路面由于设计排水不合理,或由于施工原因造成排水不畅,使半刚性基层长期被水浸泡,导致内部结构破坏,产生花纹形开裂现象。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有水即排,排水务尽,使基层经常保持一种干燥状态。

7)保证层间结合良好。分层摊铺,层间连接不好,分层状态下,上层基层厚度变薄,不能抵抗车行时的冲击,产生开裂。

三、市政道路施工中具体措施

1)严格控制混合料中小于0.075以下的颗粒含量当细集料增加时,混合料的温缩系数随温度降低的变化幅度越来越大。温度越低,细粒料对温缩的影响也越大。因此,半刚性基层一般在高温季节中建成,成型初期内部含水量大,且未被沥青面层封闭。此时基层内部的水分必然要蒸发,从而发生由表及里的干燥收缩。同时,环境温度也存在昼夜温差,所以,修建初期的半刚性基层同时受到干燥收缩和由昼夜温差引起的温度胀缩疲劳作用的综合效应,这个阶段是以干燥收缩为主,温度收缩为辅的综合过程。经过一定龄期的养生,半刚性基层铺筑沥青面层后,由于基层内相对湿度增大,使材料的含水量有所回升且趋于平衡,这个时期半刚性基层的收缩主要是温度收缩。规范中水稳层的颗粒组成范围规定:集料中0.5mm以下细粒土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以下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5%,细粒土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以下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7%。基层刚性越大,越易产生干缩性裂缝,缝宽也越大,所以规范规定水泥剂量≦6%。

2)杜绝雨天铺筑,尽量避免高温天气施工。铺筑完成的路面基层,要覆盖洒水养护,保证至少七天之内保持湿润状态。消解前期高峰期水泥水化热,避免热拉裂缝。

3)当路基处理不到位时,要在铺筑基层前加铺土工格栅,加强抗拉抗剪强度,以保护基层过度变形。

4)根据气温、湿度调整配合比,尽量控制填料在碾压过程中和最佳含水量的偏差值在±2%之内,保证压实效果。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和碾压时的最佳含水量:一般的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其设计强度通常为3~5Mpa。设计强度越高,所需水泥用量越大。越易产生干缩性裂缝,缝宽也越大,所以规范规定水泥剂量≦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tongyunshulw/3998.html


上一篇:浅谈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成本管理
下一篇:沥青混凝土路面旧路改造相关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