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沥青混凝土路面旧路改造相关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交通运输: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 水泥路面具有施工简单,经济性好的优点,能较长保持平整度,但水泥路面缺乏柔性减振,在行车舒适性上较差,且在交通荷载下容易发生断裂破坏,修复难度较大。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量的不断加大和大吨位车辆的增加,水泥路面状况急剧恶化,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交通运输的要求,必须对其进行改造。本文针对旧水泥路面改造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益的改造策略。

关键词:旧路改造 改性沥青 加铺沥青混凝土 施工工艺

1 引言

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建,最初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从八十年代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我国交通运输的重要支柱。但是,由于使用年限过久和养护不及时,以及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吨位车辆的不断增加,过大的交通荷载以及部分水泥路面在施工设计方面的原因,使得我国很多旧水泥路面出现开裂、断板、沉陷、破碎等病害现象,严重影响了行车舒适性和行车安全,给交通运输带来不良影响,对旧水泥路面进行改造修复,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沥青路面行车舒适性好、噪音小,对路基、地基变形的适应性强,修复速度快,成为旧水泥路面改造的主要目标。下面,本文针对旧水泥路面改造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所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对水泥路面改造为沥青路面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以供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借鉴。

2 改造设计常见问题

2.1 旧路利用问题

在对老旧混凝土路面进行改造时,最为经济的办法,是充分利用旧路进行改造,但我国混凝土路面最初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在80年代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多数老旧混凝土道路的修建标准都较低,在数十年后的今天,这些路面多数已经无法满足现行公路规范的要求,因此在旧路改造设计中,如何从经济角度和技术标准两个方面出发,取得最佳改造方案成为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交通运输量急剧增加,道路荷载越来越大,而且在未来还呈现出更快的发展趋势,因此在旧路改造设计时必须考虑未来交通荷载的变化,在满足现行技术标准甚至高出现行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再考对老旧路面路基的利用等经济问题,对于不能达到技术标准要求的老旧路面,必须进行破除处理。

根据研究资料显示,基层是路面结构中起承载作用的关键性结构层,而面层在整个路央结构中则起中功能性作用,在基层强度高的情况下减薄面层度,对路面承载能力影响较小,但如果加厚面层减薄基层,则会显著降低路面承载能力。因此我们在设计时要注意\"强基薄面\",最好破除老旧混凝土路面结构,对结构层进行处理保证路基厚度,使路基强度以及各项指标达到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以免改造后由于路基原因造成新路面各种病害,影响新路面的使用性能。不过如果改造对象是交通荷载较小,可以适当降低标准,提高旧路的利用效能降低改造投资。

2.2 新旧路交接处理问题

由于旧规范和施工等方面的原因,老旧水泥路一般宽度不足,所以在进行改造时,需要对老旧水泥路进行加宽处理,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到新旧路的交接问题,包括新旧路路基和新旧路路面的交接,如果设计不好,将给施工时留下隐患,最终使改造后的新路出现病害,影响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路基的交接,主要需要考虑交接面杂草、表土等的清理,以及新路基基底的处理。在处理路基交接时,还需要注意地质情况,对于存在软弱地质情况的基地,必须进行彻底处理,并严格按规范要求使用材料,控制松铺厚度和含水量。对于结合处,必须进行特殊处理,在旧路堤上挖台阶是不错的处理方法,能达到较好的结合效果,如果不能在旧路堤上挖台阶,可以采用回填低标号混凝土等办法来保证结合处的密实度。由于老旧路面一般均有沉陷、变形、推挤拥包等现象,因此必须对新旧路面进行调平、调坡处理,并调节强度和厚度,保障沉降速度的契合,使路基交接平缓,免在改造后新旧路面结合处出现裂缝等病害。

交接处路面的处理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其主要原因来自于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善很容易出现裂缝、破碎等病害,因此在设计时必须注意压实度的规范和标准,最好对弱势部位进行加固处理。目前交接处加固处理一般采用双层钢筋网加固的办法,在水泥混凝土板上下各方一层钢筋网,提高交接处抗弯能力。此外,由于老旧路基经过多年行车已经相当稳定,虽然在其上铺罩沥青混凝土层能取得较好的稳定性,但由于新路纵断线不可能完全按旧路进行,所以在设计时需要注意基层、面层的弹性处理,提高契合度。

3 改造施工中常见问题

由于旧路改造工程是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修筑,因此在施工中除了常见工程技术问题外,还有不同于普通路桥工程的施工管理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在设计时综合考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交通运输的维护

旧路改造工程所改造的对象,一般都是正在承担交通运输任务的道路上进行的,因此整个施工过程中,都需要考虑到交通运输的维持工作,尤其是在一些承担较大运输任务的主要干线上进行改造施工时,更应当特别注意,在设计时,就将如何维护交通的正常进行考虑进去,这即是保障旧路改造工程施工进度的关键,也是维护交通运输正常进行的关键。目前,在旧路改造中常用单边施工、单边通车、分段施工的方法,来保障交通运输的正常进行。如果旧路较宽,采用单边施工时,可以考虑将原路路肩进行填平处理,使未施工单边可以满足双车道行车的需求。如果旧路较窄,则可采用专人指挥,分段放行轮流通过的办法,来维护交通运需要。不论是旧路路面较宽还是较窄,由于采用单边通车后道路收窄,通行车速较慢,极容易引发车辆拥堵现象,所以分段不宜过长,一般以500~1000m为宜。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tongyunshulw/3999.html


上一篇: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裂缝的预防
下一篇:浅谈公路路基土方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