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中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比较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教育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近十年来,多国相继实施了打造"精英大学"的计划,如1999年韩国的"智力韩国21工程"(Brain Korea 21 Project),2002年及2007年日本先后制定的"21世纪COE计划"和"全球COE"计划(21st Century and Global COE Program),2005年德国的"卓越计划"(Exzellenzinitiative),2006年俄罗斯的"联邦创新型大学计划"(Innovation University of Russian Federation),2008年加拿大的"卓越研究讲座教授"项目(Canada Excellence Research Chairs,CERC),法国的"校园计划"(Plan Campus),纷纷出台了系列政策和措施,形成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热潮。中国和印度也规划了本国的高等教育蓝图,在追赶世界一流大学上同样雄心勃勃。

不容忽视的是,我们所谓的世界一流大学,实际都是西方模式的大学,其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世界一流大学是随着世界经济、科学技术中心的转移建立起来的。从英国到德国再到美国,都是如此。现代大学中几乎没有一个成功的、有效的第三世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模式在起作用。[1]中国和印度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高等教育规模位居第一和第三位,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但中、印是发展中国家,还不是高等教育强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任务艰巨。本文拟对两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进行比较,探索其共性、差异与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提供帮助。

一、中印两国一流大学建设概述

1.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中国于1993年和1998年启动了"211工程"和"985工程"两个项目,全面开始了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进程。"211工程"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项目;"985工程"是重点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的专项工程。[2]其中明确制定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与计划(见表1),并循序渐进地给予了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明确提出"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正在有序展开。

2.印度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印度是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之一,1947年独立以来,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其大学及附属学院是印度高等教育的主体,截至2009年,全国有20所中央大学,200多所邦立大学[3],100所名誉大学(Deemed Universities)和数量可观的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ies),共计343所大学,另有近17000所学院[4],共计约9954000名学生和457000名教师[5],高等教育总体规模位居世界第三。印度还成功培养出大量世界水平的人才,其中有3人获得诺贝尔奖。近年来,印度也开始重视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在"十一五"高等教育规划(2007-2012年)中,明确提出新建14所世界一流大学的计划(见表2),标志着印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被正式提上日程。

二、项目建设比较及其结论

表1和表2显示,中国和印度都有各自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有些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果,有些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虽然目前还处于实施阶段,但仍可以对其进行比较,探求其共性、差异并作出评析,为未来的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1.共性凝练

(1)两国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将其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都有强烈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梦想,不同程度地倡导和推行了相关建设计划,还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以提升各自高等教育的声望和全球竞争力,谋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

(2)给予相关建设项目以优先发展权,由国家部门组织和领导专门的管理小组,负责项目建设的统筹、协调和管理工作,并聘请专家团队负责具体的规划和实施工作,配合做好相关的评审和监督。

(3)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都遵循了"集中和选择的原则",无论是政策支持还是经费投入,都明显倾向于重点建设部分国家级大学和应用型学科,集中优势资源以提高其竞争力和产出能力,加快实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赶超战略。

(4)加大对相关大学及科研机构的经费投入,建立卓越研究中心和基地,培养创新型学术人才。在资金的分配与使用上,大多引入了第三方评价机制,并配有一套评价和审核机制,以确保经费使用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5)鼓励大学与社会机构合作,实行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形成大学之间的国际化合作模式,提高本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2.差异比较(见表3)

3.评价与结论

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启动早,相关项目建设的速度快,效果也比较明显。近十年来,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中国的一些高水平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明显缩小,尤其是科研和学术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而印度的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启动晚,相关项目建设的速度慢,在"十一五"高等教育规划已过大半的情况下,其14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甚至还停留在探讨阶段,自然其成效不大。综合目前两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情况,中国的相关计划及项目实施比较成功,而印度的一些相关计划及其项目实施成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三、存在的问题与障碍分析

1.共同的困惑和愿景

中国和印度的高等教育都取得了很大成就,目前高等教育规模位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三位。近十年来,中国大学建设的成就斐然,以上海交大主持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为例,中国内地2010年有22所大学进入前500名,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进入世界前200名[13],而在该排名首次推出的2003年,进入前500名的中国大学只有8所。同时,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世界最佳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排名第47位,清华大学排名第54位[14];在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专刊》世界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排名第37位,中国科技大学排名第49位,清华大学排名第58位[15],中国大学与世界名校的差距正在缩小。而印度则培育出了德里大学、印度理工学院等颇有世界影响的大学,甚至有印度学者(如Arkalgud Ramaprasad)认为:"印度在其350多所大学中拥有很多世界一流大学。"[16]

但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中国和印度都不是高等教育强国。中国"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根据2010年世界三大大学排名结果,上海交大主持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Top100)没有中国的大学上榜,而《泰晤士高等教育专刊》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大学排名中,前100名大学中中国大学也比较少,且排名也不是很高。正如前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许智宏所说:"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他的评判代表了中国学界的主流观点。而根据泰晤士报2010年到2011年世界大学排行榜,印度没有1所大学进榜,甚至远远落后于中国大陆地区,从这些比较公认的大学排名来看,印度的确没有世界一流大学。国际高等教育专家及www.DrEducation.com的创建人Rahul Choudaha、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大学国际高等教育中心主任Philip G. Altbach教授也都认为印度没有世界一流大学。[17][18]

总之,中国和印度都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现代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知识创新的源泉,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关系日益紧密。是否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不仅是衡量一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更是该国科技、经济等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与发展诉求。目前"世界一流大学"只是一个模糊概念,没有约定俗成的固定标准,然而它却更具有抽象意义和形象价值。因此,无论是对于政府还是民众来说,中国和印度都有必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并以此提升本国高等教育的威望和全球竞争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和智力支持。虽然发展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但拥有一所或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始终是一种美好的愿景。

2.类似的问题与挑战

(1)受政府资助条件的制约和引导,大学研究的个性和独立性受到抑制,政府和大学的关系发生转变,大学的独立自主性受到挑战。同时,大规模的入学需求导致学术能力下降,兼职教师呈增长的趋势,教授职位失去了独立性,高等教育权威由学者向管理和官僚阶层转移,这对大学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19]

(2)大学发展与研究的产业化趋势加强,世俗化、功利化倾向明显,资金过于密集地投向某些重点应用学科,一些基础性学科逐渐被边缘化,直接导致了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实际上,大学特别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研究非常重要,以2009年的诺贝尔奖为例,在向"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的杰克·绍斯塔克(Jack Szostak)表示祝贺时,哈佛大学校长德鲁·福斯特(Drew Faust)就肯定了他的成就是"彰显了不受约束的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没有基础性研究的积累和铺垫,就不可能有一流人才及其研究,也就不可能造就世界一流大学。

(3)中国和印度都面临着严峻的人才外流挑战,这其中既包括顶级的师资也包括优秀的学生。仅从数量来看,中印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人才流失国。以中国为例,近十余年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114.1万人,回国30.3万人,累计回归率只有26.5%,个别年份的回归率只有15%,中国重点大学的一些科系60%-70%学生留学国外。[20]他们中很多人都供职或就读于国内一流大学,是国家付出巨大教育成本培养出的人才,然后选择到国外大学学习或研究,在教学、科研特别是能创造高附加值的知识经济领域为移居国工作,这对中印两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来说,等于流失了一大批一流的师资和人才储备。

3.中国的制约和瓶颈

(1)大学行政化、官僚化倾向严重,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性因素——大学自主权和教授治校未获突破,学术研究氛围有恶化的倾向。现代大学的核心是学术自由、学术机构自治以及内部民主管理,正是这些具有大学制度意义的制度体系的产生,才保证了大学这种学术机构的延续和发展。[21]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的大学困境是,高校的行政系统在办学方向、资源分配、人才培养、教师评聘等方面,都处于决策核心地位。[22]由于历史和国情的原因,我国的大学逐渐呈现统一的行政化模式,在行政化约束下,受捆绑的大学很难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也就难以创造公平、优越的学术环境,正如华裔菲尔茨奖得主、哈佛大学丘成桐教授所指出的:"现在的中国大学是由官员和院士管理,整个大学受到他们的管制"[23],这种管理体制显然不利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2)在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研究生培养质量受到质疑。我国"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培养的研究生占中国研究生的绝对主力,其质量直接决定我国高层次人才的水平。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研究生规模扩张依然是普遍的共识和趋势。仅就博士学位授予数量而言,2008年博士学位授予数量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2009年全国在读博士生达到24.63万人,2010年全国博士招生计划达6.2万人。[24]数量扩张冲击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中国博士质量报告》一书的研究结果,虽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博士生教育规模发展迅速","博士质量显著提升",但"科研条件不足、博士生待遇偏低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博士质量提升的瓶颈",而且"与国家新的战略需求相比,我国博士质量、特别是创新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25]实际上,没有足够的科研与师资条件、较为完备的高等教育体制,规模扩张导致质量下降几乎是必然趋势。这显然会影响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人才培养计划。

(3)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融资渠道单一。当今很多国家都想拥有一所哈佛大学,但这仅靠政府财政支出是不够的。以美国为例,其资助大学的途径相当多元,在2008年市场处于顶峰时,哈佛大学获得的捐赠总额高达370亿美元,这是世界上其他大学所不能及的。除学生缴纳一部分学费外,美国还有很多联邦资源被用作研究经费,包括国家卫生研究院(经费规模最大的资助者)、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宇航局、各种形式的军事组织(如退伍军人卫生管理局和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还有许多慈善基金会。[26]与美国类似,英国大学也有广泛的经费来源,包括七大研究基金委员会、一系列慈善组织和多种政府分支机构。我国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增加财政投入,但这显然是由政府主导控制的,大学应该在获得社会资助方面有所建树。

4.印度的困境与障碍

(1)制定和执行决策的效率低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缺乏规划。正如表3所述,在14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计划中,许多项目都未能如期开建,甚至有的规划报告迟迟不能出台,又由于受选举与政府换届等因素的影响,印度在某些政策的制定上经常摇摆和变动,目前仍缺少相关建设的一揽子计划,这严重制约了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的实施。新建14所世界一流大学的计划也不够明智,因为这比在原有大学基础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要艰巨。如果没有大学各种组成部分的详细计划(如学生数量、教师数量、基础设施等),不可能建成一所一流大学,印度"十一五"规划委员会成员之一指出:应该由现有大学,而不是新大学承担高等教育扩张的最主要任务。[27]新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大学人文精神的积累和沉淀,很难想象未来这14所大学能够达到理想的标准。

(2)大学私有化存在重数量轻质量和学科发展极不平衡两个严重问题。印度的高等教育系统过于复杂,14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模式已由原来政府主办转变为公私合办,而在印度现有高等教育模式和体制下,可能导致新建大学走向原有模式,即追求数量规模的扩张而长期忽视质量。实际上,这也是印度缺乏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将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在数量上而不是质量上,持续缺乏对质量关注的扩张将会导致更大的低效率体系。[28]同时,印度大部分的私立学院只提供诸如工程、医药、生物工程和管理学等受欢迎的学科,他们占据了工程学科学生的80%和医学学科学生的50%以上,市场利益的驱动导致学科发展失衡,也加剧了大学的不健康发展。[29]仅2008-2009年间,工程院校的数量就从1600所增长到2250所。[30]随着大学办学模式私有化的加剧,这种倾向极有可能影响14所大学的建设。这些情况显然不利于印度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3)大学科研能力不足。科研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指标之一,而印度高等教育界对此缺乏认知,其高等教育还缺乏人才生态系统。以印度德里大学和中国浙江大学为例,在校生攻读博士学位的比例,德里大学是50:1,而浙江大学则是6:1[31],凸显了印度大学在科研人才培养上的不足。同时,印度大学和科研机构分化严重,削弱了印度大学的科研能力,虽然14所大学建设计划希望能够改变这种状况,但由于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不同,加上历史传统和教育系统复杂性的影响,印度大学和科研机构融合的难度非常大。另外,印度私有化办学追求规模和课程设置市场化,容易导致基础研究投入的不足。科研能力的不足决定了印度研究型大学的缺乏,从而制约了印度大学总体实力的提升,而研究型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特征。显然,要与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展开竞争,印度需要投资建设高质量的研究型大学。[32]

四、展望与启示

1.未来展望

未来中国的优势在于:拥有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可以快速集中优势资源将项目计划付诸实施;在国内部分一流大学的基础上,统筹与整合学科、师资、设施资源,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雄厚。中国的劣势在于:大学行政化倾向严重,现代大学制度不够完善;内在发展动力和后劲不足;相关项目建设模式单一,大学创新能力与国际合作办学不够。印度的优势在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主体多元,政府、私人和非政府组织(NGO)广泛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有利于保证大学的活力和创新力;积极寻求与英、美等国家一流大学和教育部门合作办学,节约教育资源、快速提升大学水平。印度的劣势在于:政府及教育部门制定和执行决策的效率低下,建设项目缺乏系统规划,新建14所大学的基础薄弱;私有化办学模式过分受市场利益驱动,导致重数量、轻质量和学科发展极不平衡;缺乏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能力不足。

综合目前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现状来看,中国较为成功、印度并不理想。但中国要在短期内实现质的飞跃还比较困难,而印度的计划和项目若能顺利实施,亦有发展潜力和迎头赶上之可能。从未来中国和印度的发展来看,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将会对世界高水平大学产生更加强烈的需求,两国尚有足够的空间和平台来建设本国的世界一流大学,但又都面临一些共同或特殊的困难和挑战。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任务非常艰巨,究竟谁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关键要看谁能发挥优势、克服劣势,解决本国发展道路上的各种障碍。

2.对中国的启示

(1)继续发挥中央政府的集权优势,统筹和协调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工作,保持相关政策和方针的连续性,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积极寻求多元化的社会资助,分担融资渠道单一可能带来的资金风险,确保世界一流大学相关项目建设的可持续性。

(2)整合国内一流大学的教育资源,积极支持重点、前沿和基础学科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国际知名教授和学者,加强从事一流的科学研究工作,加快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进程,提高学科、人才和科研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3)尽快与世界高等教育接轨,改革现有大学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尤其要克服行政化、官僚化倾向,维护大学的独立性和办学自主权,真正实现教授治校,保证大学的活力与促进创新。

(4)在坚持教育主权的前提下,大胆尝试与哈佛、剑桥等世界一流名校合作办学的模式,引进先进的高等教育资源,提升师资、学生交流的水平和层次,革新办学理念和教育方法,促进国内一流大学的国际化发展。

(5)完善研究生招生准入制度,考核研究生导师资格和能力,改革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控制研究生招生规模,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寻求数量与质量的平衡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aoyuxuelw/2600.html


    上一篇:加强心理素质培养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下一篇: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应该重新审视的三个“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