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浅谈我国经济管理的创新和发展(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经济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市场经济下的管理体制就是能够很好的权衡国家、地方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国家通过出台的政策进行宏观的经济调整,而企业内部根据自身的需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市场经济是发挥经济的自身调节能力,现实市场内部的经济调节。

2.管理体系的建立

国家根据现在市场管理混乱的现状,建立起一系列的管理体系进行管理,保证岗位健全,可以实现调控手段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合适的方式方法来达到管理的目的。管理机构之间实现互相监督的职能,确保把经济管理和调控做到实处,通过管理体系的建立能更好的监督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3.管理组织的现代化

通过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实现生产的现代化和社会化,管理组织有要共同的管理目标,就是让我国的市场经济走向社会化,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企业内部设有专门的测量仪器对企业的生产状况进行分析和测量,并进行及时的调控,管理人员分工明确,各尽其责是保证高效工作。管理组织不仅仅是管理人员,还应该是技术的专业人员,管理组织应该具有开放性和透明性,可以接受人民群众的审查,实现管理的现代化。

4.管理的信息化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实现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是使管理方便和快捷的有效途径。经济发展是我国国民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上去,是每个公民应该尽的义务和责任。管理的信息化是将管理数据输送到计算机中进行分类储备,当下一次有新的数据进入时,通过数据的对比分析来得到管理的依据,这样得到的数据真实可靠,还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供求情况,能够及时的汇报完整的数据,大大的提高了管理效率,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束语

一个国家良好的经济管理制度,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会起到调节调控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提高。在我国只有针对我国的国情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经济管理政策和经济管理体系,才能实现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只有经济管理体制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国际发展的形式加强经济管理建设,才能形成我国特有的经济发展道路,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融入,让管理更节省人力和物力,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数据的对比从而得到可靠结论进行调控,这样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突出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田应奎. 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研究[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

[2]范广智. 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探析[J]. 现代商业. 2008年

[3]李苗苗. 论我国企业的经济管理[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年

[4]梁慧娜. 论我国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J]. 经营管理者. 2010年

[5]贾康.财政政策要点的前瞻性探讨[J].经济纵横,2010年

[6]熊毅.后危机时代中国财政政策的选择[J].学术研究,2010年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ngjixuelw/1065.html


上一篇: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刍议发展我国建筑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