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竞争战略在钢构企业中的实施方式和效果分析
摘要: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应该着眼于成本竞争方面,从成本竞争的战略部署实施以及战略效果的综合分析方面为企业的发展谋求更加广阔的空间。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更深层次的分析在竞争中成本的发展变化规律,使竞争在成本的价值链中保持持久,其次进行竞争成本治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结合适合自己的竞争战略,以保证自己在竞争成本上的优势。下面就竞争的优势进行剖析,以保证竞争在成本价值链中保持持久;其次分析如何进行竞争成本治理,结合企业的竞争战略以适应激烈竞争环境中的长期发展。
关键词:成本 竞争 战略 实施 效果
由于目前日益加强的全球一体化和市场经济一体化,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酷的竞争,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先进的技术、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实力雄厚的企业的介入更加加剧了国内企业间的竞争,而且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发现国内企业在竞争中经常处于劣势,甚至面临其被兼并的地步。其中的内在原因很多,其中有我国体质和历史原因;有我国企业自身的观念问题,没有很好地从战略的高度来把握全局,从而将企业的成本治理和竞争战略有效地进行结合;甚至把传统的治理理念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必然造成与时代的脱节,影响他们的有利发展。尤其是从我国体质和历史原因分析,现在我国正处于还处于转型时期,一些企业还未完全走向市场经济时代,而一些国有企业因为所有制等的关系,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产权不明,形成了不利于企业良好发展的责任不明问题。
成本控制向来是企业所注重的关键点,只有成本的有效控制才能保证利润的最大化,才能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的有利实施和企业利润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此国内外的企业通过各种手段不断的削减各项成本,如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开发三新(新技术、新工艺、使用新设备)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通过6S和各项国内外先进体系的建立降低企业的质量控制成本。
竞争的优势与成本价值链的关系
竞争优势来源于顾客所得到的价值和付出的成本之间的差额,企业要获取竞争优势,可以从两个方向入手:一是降低顾客所付出的成本;二是提高顾客所得到的价值。无论从哪个角度入手,竞争优势的取得和保持,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成本优势的取得和保持。下面我们通过对企业成本价值链的分析获取成本优势并使其保持持久性的方法。
一、成本的价值链分析
成本的价值链分析就是确定价值链中各价值活动间的相互关系,在价值系统中寻找降低价值活动成本的信息机会和方法,以此来确定单元价值链的成本与效益。成本的价值链分析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企业自身价值链分析。企业自身价值链分析的目的就是找出最基本的价值链,然后分解为单独的作业,考虑作业所占成本的比重,以及竞争对手在进行该作业时的成本差异,区分增值与非增值作业,探索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企业应把握这些内部价值链之间的联系,采取协调和最优化两种策略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首先,企业应对其联系进行分析,将工作流程重整,使资源的配置与效益挂钩,实现最优化。然后,通过改善企业内部各车间、各部门相互之间的联系,使活动间配合融洽、信息沟通充分,从而使整体作业的效率提高。
2. 行业价值链分析。在战略成本管理中,企业应突破其自身价值链分析,把企业置身于行业价值链中,从战略的高度进行分析,考虑是否可以利用上、下游价值链进一步降低成本或调整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及范围,以取得成本优势。企业应加强与上游价值链(供应商)的联系,这对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至关重要。
二、成本优势的源泉和获得
在战略管理史上,经验曲线是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概念之一。波士顿咨询公司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从瓶盖到冰箱从长途电话服务到保险服务,都能观察到一种同样的规律,即随着企业累积产量的提高,生产成本(以及由此带来的价格)会降低,一般说来,产量增加一倍后,单位生产成本(和价格)会下降20%—30%,这就是波士顿公司所描述的\"经验法则\"。
1.规模经济。大企业之所以能在大部分制造业和服务业占支配地位,其原因就在于规模经济。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各投入要素以相同的比例增加,而总产出能以更大的比例增加的话,就存在着规模经济。
2.学习经济。基于经验的成本削减的一个主要源泉是组织成员的学习,不断的重复能减少特定工种所需的时间,提高不同工作岗位之间的协调性,最终削减成本。
3.工艺技术。对大多数产品和服务来说,都存在多种可选择工艺。对于每一单位产出,如果某种生产方法可以使一种投入品的数量减少,而其他投入品的数量不增加,那么这种方法从技术角度来说就优于其他方法。
4.产品设计。产品设计应该使新产品的生产过程更加容易,也就是说,产品设计更应该为生产而设计,这样的产品设计就能带来更大的成本节约,尤其是当新产品的生产引入了新的工艺技术时,成本节约就更加显著了。
5.业务流程再造。咨询专家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对业务流程再造的定义是:为了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当代衡量企业绩效的主要指标方面获得巨大的改善,对业务流程进行深刻的反思和重新设计。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ngjixuelw/109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