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如何撰写

发布时间:2019-12-21   |  所属分类:经济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分析了《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各部分技术内容的具体撰写方法以及一些常见问题的处理,最后对提高撰写人员素质提出了几点建议。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如何撰写

  关键词:计量标准技术报告;重复性;稳定性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是计量工作的技术性文件,它是计量建标和考核的核心内容部分,正确高效撰写是各级计量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这项工作对各级计量检定工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下面对如何撰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及撰写过程一些常见问题进行探讨。

  1封面和目录

  1.1计量标准名称

  该名称和《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中必须相一致,计量标准的命名按照JJF1022-2014《计量标准命名与分类编码》规范命名。

  1.2计量标准负责人

  填写所建计量标准负责人姓名。

  1.3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填写建标单位的全称名字,和申请书中的名称一致,并加盖公章。

  1.4填写日期

  填写对应日期。

  1.5目录

  每项目录标题前面有括号,括号内标明各项内容在《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整体中的页码,总共12项内容。

  2技术报告内容

  2.1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简洁扼要描述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和意义,简要描述建立本计量标准的传递对象和传递范围,可按下面内容撰写。a进行量值传递。将计量基准所复现的单位量值,经过各级检定传递到本计量标准,然后经本计量标准传递到下一级工作计量器具。b保障量值准确可靠。经过各级检定确保传递到本机构所辖区域内工作计量器具量值准确可靠,确保与全国测量活动量值统一。c保证本机构出具的公正数据的技术权威和合法地位。d为本辖区的计量工作提供技术保障与支持。

  2.2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用文字简洁扼要下描述本项计量标准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采用检定方法,需要时加上框图或图表表达更确切。

  2.3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此内容和申请书的内容相关栏目完全一致。

  2.4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填写清楚此计量标准的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还有其他相关必要的技术指标。填写该项容易出问题是不确定度的表述,按照规范JJF1033-2016中的规定,在表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时用扩展不确定度表示,因此本项不能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表示。

  2.5环境条件

  达到规定要求的条件范围,与申请书相应栏目要完全一致。此项内容简单,很容易出问题在环境条件的表述上。例如这样表述:温度22℃,相对湿度40%,看起来很符合检定环境要求。但实际上达不到这样的条件,再高级的工作场所也不可能恒温恒湿,何况检定规程也没有规定是某一温度点某一湿度点上,它是规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这样表述温度(22±2) ℃,相对湿度<60%,这样写比较合理。

  2.6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据所建的计量标准在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中的位置,按照三级三要素的原则,画出该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按要求画出本标准溯源到上一级计量标准以及传递到下一级计量器具的量值传递框图。传递框图包括三级三要素,三级指的是上级、本级、下级,三要素指的是各级标准的名称、测量范围、技术指标。

  2.7测量结果重复性考核

  测量结果的重复性考核是指在重复性条件下用该计量标准测量一常规的被检定对象,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测量结果一般用实验标准偏差来表示,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得出最后数据,再判断这个结果是否符合要求。本栏要列出重复性试验的全部数据,一般用表格反映重复性试验数据处理过程。要说明的是,计量标准没有重复性特性,所说的重复性属于测量结果的特性。在JJF1033-2016新版本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中,明确说明不再做计量标准重复性考核,只做检测结果的重复性试验。在重复性测量中,如果所得实验标准偏差,小于不确定度评定里的实验标准偏差,就判定符合要求,如果大于不确定度评定里的实验标准偏差,就将这个大的实验标准偏差数,代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公式计算,再计算扩展不确定度,重新评定不确定度。重复性考核原则,是对测量数据影响尽可能小,进行n次(n≥6)重复性测量,一般进行10次。保证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方法、人员、仪器、环境等状态尽可能的接近,就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用有较高的分辨力来反映计量标准的变化,否则容易造成错误判定。有时被测对象的性能很稳定,实际值和测量值没什么变化,但其测量结果显示位数很少,此时得到的标准偏差是被测对象的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反映,而不是所考核计量标准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反映,很可能形成错误结论。

  2.8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指用该计量标准,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测量稳定的被测对象,所得到的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并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这里的稳定性是与时间密切相关的一个特性,是测量设备随着时间推移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这栏要列出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的全部数据,一般用表格的形式反映数据处理过程。新建标准要经过稳定性考核才能申请建标,已经建标的要有最近年度的稳定性考核记录,证明此计量标准持续稳定符合要求。计量标准属于测量设备,稳定性是测量设备的重要特性,所以稳定性是计量标准的特性。再要说明的是稳定性考核要与计量标准的合格性相区别,经常会有这种情况,比如有一计量标准原来误差较大,经过校对误差减小了,在某次标准考核中,因计量标准误差变小了,计量标准的合格性更好了,但此时该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很有可能不合格,所以合格的计量标准很有可能稳定性考核不合格。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同样要选比较稳定的被检对象。新建计量标准每隔一个月以上时间进行一组n次重复测量(n≥6),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测量结果,得到m个测量结果(m≥4),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新建计量标准的在这段时间内的稳定性。对已建计量标准,以相邻两年的测得值之差,作为该段时间内计量标准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稳定性考核结果的判定,是变化量应小于该计量标准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如果计量标准有正在使用的修正值,这个变化量就要小于修正值的扩展不确定度才算合格。

  2.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依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进行,要对可能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作全面分析,包括环境、设备、人员、方法等。通常程序如下: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评定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确定扩展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的定量表征,不确定度越小,测试结果与真实值越靠近,其数据越可靠。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的特性,所以计量标准不存在不确定度。不确定度是通过方差的正平方根所得,不带正负号的,常有人在撰写过程中给加上正负号,这是典型的错误。对于不同量程,如各测量点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差别不大,可以只给出典型测量点的不确定度评定过程即可。

  2.10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验证

  本栏验证是指对用此计量标准得到的检定或校准结果的可信度进行验证。好多人不明白这项是干什么的,不清楚要怎样去验证,和谁去比较。测量不确定度验证原理是:用本能计量标准装置检定一被测量,得到一个检定结果X,记录下数据,再送高一级计量机构用高一级计量标准检定这一被测量,得到检定结果X0,记录下数据,看两个数据之差的绝对值,是不是落上一节评定的扩展不确定度U内,再判定其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就再重新做不确定度评定。

  2.11结论

  这一项是通过以上的分析总结,对所建计量标准是否具有相应检测能力、是否能够开展相应的检测项目给出总体评价。

  2.12 附加说明  有必要的其他附加说明

  综上所述,《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全部内容包含了大量的计量专业技术理论和实践知识,没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基础很难很好完成撰写。此项工作是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工作,需要以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待,要配备高素质的计量人员去进行编撰。人员要具备相应的资格,要经过培训教育,有能力、有经验、责任心强的人担任,才能较好质量完成撰写任务。提高人员的编撰水平注重以下几方面:(1)加强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培养计量人员爱岗敬业精神,增强计量人员工作责任心。(2)加强对计量人员的业务培训,强化计量人员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计量检定新方法新规程、新标准、新考核规范等相关内容。(3)强化互联网学习能力,在众多如海的信息资料中,能快速、准确、有效地获取所需资料,是首先要具备的能力。计量工作发展到今天,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数据,只有站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更好成绩,这就要求计量人员利用发达的网络资源和各种媒体,尽可能多的获取与之相关的各种信息资料。以上分析了《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的具体撰写及一些常见问题的探讨,供交流参考。为更好撰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更好服务计量工作,需要继续努力钻研、孜孜以求、永不懈怠。

  参考文献:

  [1]JJF1033-2016,计量标准考核规范[S].

  [2]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S].

  [3]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一级注册计量师基础知识及专业实务[M].中国计量出版社.

  作者:樊丽萍 单位:山西省左云县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所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ngjixuelw/21052.html


    上一篇:无人超市营销战略
    下一篇:中医药产业如何发展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