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房屋建筑砖砌体结构裂缝成因
摘要:砌体裂缝不但影响建筑美观,还会影响到建筑物的结构完整、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甚至会危机群众的生命安全。所以,针对裂缝产生的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少裂缝产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试从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裂缝的预防措施两个维度,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探寻裂缝预防和解决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房建工程 裂缝原因 质量控制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办公和居住条件要求越来越高,进而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墙体的裂缝是人们所不愿意也不允许出现的,这样对建筑墙体的裂缝控制要求显得更为迫切。鉴于墙体防裂的各种技术措施不完善,房屋建的裂缝问题也就成为了建筑质量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敏感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1.裂缝产生的原因探析
1.1 基础不均匀引起的裂缝现象
(1)斜裂缝:建筑物地基局部软弱,造成局部沉降量过大而出现斜裂缝, 相邻的建筑物问距过小, 新建的高层建筑造成原有建筑不均匀沉降。
(2)正八字形裂缝:建筑物中部的下沉值较大,建筑物形成正向弯曲而造成正八字形裂缝。
(3)NA字形裂缝:建筑物中部的下沉值较两端小,建筑物形成反向弯曲而造成倒八字形裂缝。
(4)水平裂缝:水平裂缝一般有2种。一种窗间墙上的水平裂缝, 一般都在每处窗间墙的上、下两对角处成对出现, 沉降量大的一边裂缝在下,沉降量小的一边裂缝存上;另一种是水平裂缝发生在地基局部塌陷处, 这种裂缝较少见。
(5)竖向裂缝:底层大窗台下的竖向裂缝,主要是因为窗间墙下基础的沉降量大于窗下基础的沉降量(因为大孔洞削弱墙重),使窗下墙产生反向弯曲变形而开裂。
1.2 温差变形引发的砖砌体裂缝现象
这类裂缝较典型和普遍的是建筑物(特别是那些纵向较长的)顶层两端内外纵墙上的斜裂缝,其形态呈\"八\"字或\"x\"型,且显对称性,但有时仅一端有,轻微者仅在两端1—2个开间内出现,严重者会发展至房屋两端1/3纵长范围内,并由顶层向下几层发展。此类型缝对那种刚性屋面平屋顶、未设变形缝、隔热层的房屋, 更易发生。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混凝土结构屋面的伸缩变形牵引其下砖砌体超过其材料抗拉强度的结果。具体的机理可认为是:在阳光照射下(特别是南方地区)屋面板温度可高达60一70℃,而在其下的砖砌体仅为30一35℃ ,如此大的温差,加上混凝土线膨胀系数比砖砌体近似大一倍,可计算出砌体中的主拉应力。
1.3 特殊砌体材料产生的裂缝现象
如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灰砂砖等的砌体, 前者致裂的主要原因是竖缝砂浆难以饱满以及特殊的构造要求未能跟上。后者一般使用本地区蒸压灰砂砖,由于其本身对温差敏感、表面光滑等特殊性,虽然外观、尺寸指标均较好, 但在实际使用中对严格的灰砂砖砌体施工规程不熟悉,缺少使用经验,导致除存在粘土砖常见裂缝外,还常见在较长墙段中及外墙窗台下的竖斜裂缝。其机理可认为: ① 刚出厂的灰砂砖稳性差。灰砂砖主要由细砂和石灰组成,蒸压头面人物养护后,一般不到一周即已出厂,但根据生产经验,灰砂砖在出厂的一月内其释放的热量较大,存在着反复的化学反应过程,而且实际上一时难以完全反应,因此,体积极不稳定;②对含水率有苛刻的要求,据有关试验资料和使用经验表明, 含水率有苛刻的要求, 含水率控制在前7 一10之间砌体可获得较好的粘结力和抗剪强度,否则影响明显;③砖体表面太光滑,粘结性能差,特别是当含水率不当致使砌体砂浆强度低劣粘结不良后,直接地导致了在缝问抗拉剪强度低下。
1.4 因承载力不足产生的裂缝现象
由于砖砌体是脆性材料,其抗拉强度较低,因承载力不足而产生的裂缝,很可能是结构破坏的特征。因此,正确认识这类裂缝的形态特征是十分重要的,这类裂缝主要产生原因有:柱、窗间墙高厚比较人的中心受压和小偏心受压;承载大梁的墙局部受压;轴心受拉或偏心受拉;砖挑檐的竖向剪力:墙柱的大偏心受压;砖平拱的竖向弯矩:砖过粱的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
2.裂缝的预防措施及其技术要求
2.1 防治基础不均匀引起裂缝的措施探索
(1)加强地基深槽工作,对于较复杂的地基,在基槽开挖后应进行普遍钎探, 待探出的软弱部位进行加固处理后, 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2)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裂缝应以预防为主, 即无地质勘察资料严禁作施工图设计, 严格按图施工, 不得擅自更改、任意处理。
(3)根据本地区的通病, 如能在那些开间大的窗洞口底层窗台下设置混凝土梁与地梁形成刚度较大复合墙梁结构, 对防止所述裂缝有明显效果。
2.2 防治温度变化引起墙体开裂的措施探索
(1)当采用整体式或装配式的钢筋混凝土屋盖时, 宜在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
(2)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 控制缝的间距不大于30m;
(3)当采用现浇混凝土挑檐的长度大于12m 时,宜设置分隔缝, 分隔缝的宽度不应小于2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
(4)非地震地区, 在房屋顶层宜设钢筋混凝土圈梁。若采用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不宜外露。若不设圈梁,可在屋盖四周檐口下的砌体内,配置适当转角钢筋。
3、防治墙体材料干缩引起开裂的措施探索
(1)选用干缩值低的墙材。控制砌筑时材料的含水量(先让材料干缩后砌墙)。采用低强度砂浆和长度小的砖块,可以避免砖块的断裂,并将细小裂缝均匀分散到各个垂直的灰缝隙中,避免变形和应力集中,累加出现大裂缝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xielw/32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