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对多层房屋顶层常见裂缝防治浅析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机械: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房屋裂缝直接影响建筑行业的声誉,影响人们群众的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是建筑行业健康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难题之一。针对问题,本文试从裂缝最易产生的部位和形态特征、裂缝产生的原因、裂缝的防治方法等三个维度,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探索了裂缝问题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多层房屋 裂缝 防治

前言:多层砖混结构房屋顶层墙体产生裂缝是房屋建筑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其危害不可低估。裂缝一般都在建筑外墙装饰装修完工之后显露出来,如果没有一定的技术设备条件很难对其进行控制和修补;并且裂缝在风吹、日晒、雨淋和其它自然外力作用下会不断扩展,造成外墙渗漏、装饰层破坏脱落,影响建筑物正常的使用功能;倘若裂缝继续扩展,最终会对房屋结构产生破坏性影响,缩短其使用寿命,给房屋使用者的工作学习及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潜在的危险,必须下大功夫予以解决。

1.裂缝最易产生的部位及其形态特征

1.1 顶层纵墙两端1-3 开间的窗洞四角处裂缝呈斜向八字形,当顶层层高越高、房屋开间越多、纵墙总长越长、窗洞口越大时,裂缝就越明显;较明显的裂缝一般从窗洞口四角处一直延伸到墙脚构造柱根部或屋盖圈梁底部,裂缝在窗洞口四角处最宽,宽度可达0.5 毫米以上;裂缝的长度宽度还和墙体砌筑材料的形态有关:墙体材料长厚比越大,裂缝越容易产生,墙体材料越薄裂缝越明显。

1.2 建筑物纵向两边顶层1-3 开间的内纵墙裂缝一般呈斜向,上端指向建筑物内部,下端指向建筑物端部,内纵墙门洞口处一般无裂缝,裂缝倾斜角度与层高和建筑纵向总长度有关,裂缝形态中间宽两端窄。

1.3 屋盖与纵墙交接处偶而有水平向裂缝,裂缝宽度和长度均小于斜向裂缝。裂缝的产生在建筑物上总体呈向阳面外墙严重、背阳面外墙轻;外承重墙严重、内承重墙轻的态势。

2.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屋盖与墙体间不平衡的温度差产生的裂缝在未采取特殊保暖隔热措施的条件下,建筑物顶层夏天白天温度比建筑物中低层的温度要高得多,冬天夜晚顶层温度要比中低层温度低得多,即顶层温度变化幅度远大于中低层温度变化幅度,而顶层外墙与中低层外墙的受热影响情况基本相同,这说明顶层的大幅度温度变化主要是受屋盖系统的影响所至,屋盖系统的温度变化幅度远大于墙体系统的温度变化幅度,所以屋盖系统与墙体系统之间存在相当可观的温度变形量差。外纵墙上的窗洞口由于形状影响,在窗洞口四角处形成应力集中,当应力大于四角应力极限时,就产生裂缝,因此,一般窗洞口四角处都存在裂缝,并且下端指向建筑物两端的裂缝要明显大于其他指向的裂缝。

2.2 结构自身嬗变产生的裂缝砖混结构房屋承重墙结构自身存在徐变,由于施工时赶工期等原因影响,在结构尚未达到规定承载能力时就对其加载,导致墙体出现早期过载现象,产生裂缝;由于砖混结构中墙体和构造柱、梁、板的材料组成和材料性能不同,对结构加载时产生的应力分布和变形也不同,于是产生徐变,形成裂缝。

2.3 荷载和抗力的不平衡作用产生的裂缝与建筑内中低层部位的楼盖相比,约束屋盖系统变形的墙体数量是约束楼盖系统变形的墙体数量的一半,同时屋盖系统不受室内荷载作用的影响,因此抗温度变形能力低,容易产生裂缝。

2.4 一般情况下, 沉降不均产生的裂缝由于地基承载能力不均匀、荷载分布不均匀、结构或沉降缝布置不合理都会造成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形成应力重分并加剧结构的不均匀变形最终造成裂缝;变形缝设置间距过大,使纵墙的累积变形量大于开裂变形量,形成裂缝。

2.5 在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产生的裂缝施工中先砌外墙后砌内墙的施工工艺导致墙体干缩变形不一,先砌外墙导致内墙封闭、长期潮湿,外墙迅速风干,使内外墙之间产生干缩裂缝;同时由于从每一层的砌体完成至圈梁、构造柱混凝土浇筑一般间隔时间较短,圈梁、构造柱混凝土浇筑之后砌体干缩变形继续,使圈梁底部悬空,形成水平裂缝。

3.防治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认为防治砖混结构房屋顶层墙体裂缝主要应该从减小温度变化幅度、减小屋盖与墙体温度变化差值、减少结构自身徐变、增大墙体抗变形强度等多方面入手。在有关工程实践之中,采取了相应的一些防治措施,通过工程实践的检验,这些措施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3.1 在减小温度变化因素影响屋盖结构系统完工之后,立即进行防水施工和保温隔热层施工,尽量消除因温度变化引起早期裂缝的机会;屋顶采用外保温构造,并采用高热阻的保温隔热材料,减小屋盖系统的温度变化幅度;对屋檐,天沟等未采取保温隔热措施的部位涂装银粉漆或其他浅色涂料,减少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加强对保温隔热层和保护层施工的质量控制,保证屋顶的保温隔热效果和使用寿命,达到防治裂缝的目的。

3.2 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控制施工进度保证正常的施工间隔,让承重结构有充分的硬化和应变时间,减少结构的后期徐变和应力重分布,控制墙体变形。

3.3 要采取措施提高墙体的抗裂变的强度。①加长加密顶层墙体构造柱与墙体间的拉接筋,使拉接筋沿墙体通长分布;提高顶层墙体的整体性和极限拉应力。②加强窗洞口四角的构造,窗框周边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边框,提高窗洞口的整体性,增强窗洞口四角位置抵抗集中应力的能力。③控制好墙体砌筑的质量,包括灰缝的饱满度平直度和砌块的搭接错缝位置及搭接长度,杜绝墙体通缝现象,确保墙体应力分布均匀和变形均匀。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xielw/3225.html


上一篇:管排锯卸料系统行走机构的研究于改造
下一篇:房屋建筑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