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及措施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机械: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本文以下内容首先对岩土工程勘察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然后指出在岩土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方法;措施

1、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迎来了高潮,岩土工程勘察是各项工程建设的基础,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和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为建设工程的基础设计提供了所必须的一些参数,对于建设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下内容首先对岩土工程勘察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然后指出在岩土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仅供参考。

2、岩土工程勘察方法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并参考了其它资料,认为岩土工程勘察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是岩土工程勘察中一项基础工作,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或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往往是主要勘察手段。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实质上是运用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理论对地面地质体和地质现象进行观察描述,根据野外调查测绘结果在地形图上填绘测区工程地质条件的主要因素,并绘制程地质图,为确定勘探、测试工作及对场地工程分区与评价提供依据。因此,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工作是各项勘察工作的基础,高质量的地表测绘工作可以取得对工程地质条件相当深入的认识,也是认识工程地质条件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但单靠测绘调查,无论在认识的深度和定量评价上,都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其它勘察方法,特别是勘探工作加以验证和认识深化。工程地质测绘方法有路线穿越法、界线追索法及布点法三种:一、路线穿越法是沿一定的路线穿越测绘场地,详细观测沿线地区地质情况并填于地形图上,路线方向应大致与岩层走向、构造线及地貌单元相垂直。二、界线追索法,是沿地层走向、重要构造线或不良地质现象边界线详细追索,以查明复杂构造或地质现象。三、布点法,是在地形图上预先布置一定数量(在图上按2~5cm间距布点)的观测点,广泛观测地质现象,质观测点宜布置在地质构造线、地层接触线、岩性分界线、不整合面和不同地貌单元、微地貌单元的分界线和不良地质作用分布的地段,同时地质观测点应尽量充分利用天然和已有的人工露头,例如采石场、路堑、井、泉等,当天然露头不足时,应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布置一定数量的勘探工作,条件适宜时,还可配合进行物探工作,探测地层、岩性、构造、不良地质作用等问题。第二,勘探和取样,为了查明地下岩土的性质、分布及地下水等条件,勘察工作中常需进行勘探并取样进行试验工作。勘探包括地球物理勘探、钻探和坑探。勘察工作中具体勘探手段的选择应符合勘察目的、要求及岩土层的特点,力求以合理的工作量达到应有的技术效果。地球物理勘探是一种间接勘探方法,它是利用特定仪器探测具有不同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弹性、放射性和密度等)的地质体,通过这些物性特征,再结合地质资料,便可以了解地下深处地质体的状况。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利用物探可以探查工程地质条件,测定岩土体的物理和动力特性指标。这种方法轻便、快速、比较经济,在测绘中用物探配合解决覆盖层厚度、基岩风化层厚度及基岩起伏变化等,效果特别显著。

物探可为钻探和坑探布置提供有效指导,减少钻探和坑探工作的盲目性。但物探对物理特性相近似的地质体,其灵敏度较差,常难以作出单一结论,所以物探应以测绘为指导,并用钻探和坑探加以验证。钻探和坑探是了解深部地质资料,查明工程地质条件的直接手段和可靠方法。但耗费人力、物力较多,需要时间比较长,因此布置要合理,目的要明确,加强观测编录工作,尽量用较少的工作量取得较多成果。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当以静力触探、动力触探作为勘探手段时,应与钻探等其他方法配合使用。当钻探方法难以准确查明地下情况时,可采用坑探工程,如探井、探槽、平洞等。第三,工程地质试验,试验工作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为预测和计算提供正确的地质和力学参数。室内试验是野外钻孔、探井、平洞中采取试样在实验室进行,其设备简单,试验条件容易建立,成本低,提交成果快。但由于样品尺寸小,不能很全面地反映地质因素影响,有些样品也很难取得原状岩土样,与实际所处地质环境总是有出入的。现场试验又称原位测试,是在原位或基本原位状态和应力条件下,对岩土体性质进行测试。原位测试由于样品尺寸大,更能反映岩土体实际,所得参数比较准确。一般说来,原位测试获得的资料的代表性优于室内试验,但影响原位测试成果的因素比较复杂,常需要几种试验进行对比,并和室内试验资料配合使用。某些种类的原位测试,如静力触探、动力触探试验等成果的解译具有地区性的经验性,在无经验的地区应慎重使用。某些原位试验设备笨重、复杂,历时长、试验成本高,这也限制了它们使用,但重点工程和重要地段,适当的大型原位测试还是必要的。

在选择原位测试方法时,应考虑岩土条件、建筑类型及设计要求、地区经验成熟程度及勘察阶段等因素。第四,现场检验及观测,现场检验及观测应在工程施工期间或使用期内进行。它的目的在于对岩土工程问题预测和定量评价进行核实验证,监测工程地质条件变化,以便及时预报,指导正确施工。监测工作对保证工程安全有重要作用,例如建筑物变形监测、基坑工程的监测、边坡和洞室稳定的监测、滑坡监测、崩塌监测等。第五,勘察资料室内整理,勘察资料室内整理内容包括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整理、图件的编制、反演分析、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及编写报告书等。各种勘察方法所取得的资料仅是原始数据、单项成果,还缺乏相互印证和综合分析,只有通过对图件编制和报告编写,对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做出定性和定量评价,才能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资料和地质依据。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xielw/3235.html


上一篇:有关地质勘查的铅锌矿找矿技术原则与创新方法
下一篇:浅谈地下连续墙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