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建筑物渗漏的原因及防治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机械: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建筑物渗漏直接影响建筑物使用寿命及使用功能,常见有厨房、卫生间、外墙、天面等渗漏,因此在施工中必须高度重视。以下就天面、外墙、厨房、卫生间渗漏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述如下。

关键词:建筑物,渗漏,原因,防治

一、天面现浇板产生渗漏的原因及防治

(一)、大量观察发现引起屋面渗漏的裂缝大部分集中在板支座附近,且平行于支座边走向,裂缝原因如下;

1、浇天面板一般说来都属双向连续板。但目前有部分设计在设计板的配筋时为了简便、省事,往往将板简化为双向简支板来计算,再在支座板面处凭经验放些支座负筋,有些甚至就按双向简支板的构造要求来配置板支座负钢筋,这样由于板底配筋充足,对板的安全问题虽不会产生过大的影响,但由于这样配置的支座负筋往往少于实际需要量,不能满足抵抗支座负弯矩的要求,会在支座边产生塑性铰而裂缝。

2、为减少建筑物伸缩应力,规范规定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

屋缩缝最大间距为55米,天面板等外露构件伸缩缝间距应不超过35米。而实际上现在有很多长度超过此规定的房屋未设伸缩缝,有的长度甚至达70多米,大大超过了规范要求,导致在天面板中产生较大的伸缩应力,引起裂缝的展开。

3、板厚不足,受弯承载力下降引起裂缝。有些施工单位在浇捣天面板时板没有设置足够的板厚控制标准点,板厚难以控制,有的由于偷工减料,板厚减少1~2cm,甚至更多。如某工程,天面板厚14cm,检查板厚10个点,最大13.5cm,最小10.1cm,平均12.2cm,致使天面板受弯承载力降低22%左右

4、板支座负筋保护层过厚,有效高度h0减少,受弯承载力降低引

起裂缝。有些施工单位管理不善,板支座负筋绑扎好后,施工作业人员在上面来回走动,运送混凝土的小推车有时也在上面压过,常把支座负筋离板底的高度压低,浇捣混凝土时又未及时上提复位,致使支座负筋保护层增厚,有效高度h0减小,如某天面板厚14cm,抽查10个点,负筋保护层厚度最大4cm,最小2cm,平均3cm。板有效高度h0因此降低33%,支座受弯承载力下降25%左右。

5、分布筋间距过大引起裂缝,为使板受力均匀,分布筋间距一般不大于250mm,对于天面板等外露构件,考虑到温度变化较大,分布筋应适当如密,但有些施工单位认为分布筋不受力,任意减少设计图中分布筋的数量。增大分布筋间距,有些天面板分布筋间距达500mm,致使板受力不均,易在板局部引起裂缝。

6、使用水灰比过大的混凝土浇捣天面板,使得混凝土在凝结早期即出现沉缩裂缝,如某现浇天面板,由于混凝土水灰比过大,上午即出现大量沉缩裂缝,缝宽最大达2mm,长度大多为15~35cm,因未能及时抹平,封闭裂缝,结果留下大量永久性裂缝。

(二)、防治措施

1、在设计天面板配筋时,按双向连续板进行,使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情况一致,使所配置的支座负筋能抵抗支座负弯矩,避免支座塑性铰的产生,避免裂缝。

2、按规定设置伸缩缝,减少天面板的伸缩应力,确有困难时应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如增设屋面保温层,减少屋面温度变化的影响,板面设置适量的通长钢筋,以增强天面板抵抗伸缩变形的能力。

3、在浇捣天面板时做适量的板厚控制标准点,以保证板的厚度及均匀程度。

4、加强施工管理,板支座负筋绑扎好后严禁施工作业人员在上面来回走动及运送混凝土的小推车在上面压过,以控制支座负筋离板底的高度,浇捣混凝土时若发现支座负筋有被压低的现象时应及时上提复位,这样以保证板支座负筋的保护层不增厚,有效高度h0不减少。

5、天面板是温度变化较大的露天构件,除受力筋满足要求外,分布筋间距应适当加密,以不大于200mm为宜。以使板受力均匀,增强抵抗屋面温度变化的能力。

6、不使用水灰比过大的混凝土浇捣天面板,以免混凝土在凝结早期出现沉缩裂缝。若发现有沉缩裂缝应及时抹平封闭。

7、适当增加天面排水坡度,对于不上人屋面建议取2%左右。增加屋面的平整度。有条件时尽量设置内或外排水天沟,采用带天沟的排水方式,使天面雨水及时排入雨水管,减少天面积水现象。

8、在现浇钢筋混凝土天面施工中,只要按要求做好天面板的设计、施工,尽量防止裂缝的产生,处理好天面防水层,加强天面雨水的排水措施,减少天面积水现象,那么现浇钢筋混凝土天面渗漏现象应该会有较大的改善。

二、外墙渗漏的原因及防治

(一)、原因

1、砌体质量较差,砌体的水平、竖缝中的砂浆不饱实。

2、砌体灰缝干缩沉降,易与结构产生裂缝,造成漏水。

3、施工勾缝的问题:勾缝时不严,雨水以缝隙中进入饰面块材料底部的墙面经冻胀使块材脱落,此时墙面稍有细缝,水即沿缝渗入室内,实践中多数渗水是以面砖勾缝上的裂缝进入空鼓面砖的空鼓或进入打底粘贴砂浆的裂缝,连通砌体不饱满灰缝形成渗水毛细通道,或因面砖粘贴不牢脱落。

4、施工管理的问题:

①技术交底不全面;②操作者责任心不强;③操作规程不熟悉;④质量跟踪检查不及时;⑤挂线拉线不准确、存在误差;⑥镶贴操作方法不当;⑦分格排砖不一条线;⑧接缝宽度偏大、擦缝不均匀;⑨材料采购把关不严格;⑩贴砖砂浆稠度不均匀。

(二)、防治措施

1、砌体质量是外墙防水的先决条件,砌体的水平、竖缝中的砂浆必须饱满密实,用干砖砌筑会吸收砂浆水分,造成砂浆不饱满结实,粘结性差,容易渗水。因此砖砌体砌筑时,应提前1~2小时湿润。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jixielw/3247.html


上一篇:浅谈褥垫层施工
下一篇:住宅层室内燃气管道敷设方式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