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骨科护理职称论文浅谈骨折术后的心理护理

发布时间:2013-12-17   |  所属分类:康复医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关键词:骨科护理职称,职称论文发表,骨折术后,心理护理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建立相互信任关系。心理护理是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的第一步,消除心身症状,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以亲切、和蔼的态度与患者耐心交谈,并采取轻抚等非语言方式给予其安全感,待患者回到病房后应告知手术非常成功,让其消除顾虑。给予病人心理护理的同时,家属也需要配合医护人员,不要给予患者过多的刺激,谈一些康复病例增强病人战胜病魔的信心。

  2营造舒适的环境

  病人术后,由于在治疗康复过程中,使得生活环境改变、常常自身的生活习惯被打乱而缺乏舒适感。此时医护人员应耐心听取病人倾诉,理解病人对疼痛的反应,保持病房的整齐清洁、安静,使病人尽快适应这种外界的环境变化,增加舒适感,增强自身对疼痛的耐受性。

  3重视对骨折病人的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不要认为术后疼痛是病人的正常反应而忽视。应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工作,使用浅显易懂的表达方式说明其手术的部位可以得到良好的康复,以减轻病人因对待病情的不了解,而产生的焦虑及担忧,缓解不良情绪造成的疼痛加剧。及时准确地进行病人疼痛的评估,做到分层次、分程度的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可以运用的心理干预:指导、鼓励病人进行适当的运动,做简单的训练;采用声音、视觉等艺术欣赏形式,产生愉快体验;通过医院的宣传栏或组织病人学习和观看宣传资料及影片,以及让已康复的病人现身说法等方式,使病人及家属了解其现代化治疗手段及典型的成功案例,与相关病情的科学治疗方法等,提高病人及家属战胜病魔的信心。

  3.1恐惧、焦虑医护人员还应知道骨折病例多为突发性,多是在意外情况下发生的不幸,病人往往没有思想准备,导致术后其精神高度紧张,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反应,病人的焦虑反应给正常的诊疗工作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必须认真对待,尽快消除焦虑反应。医护人员应通过仔细观察病人产生恐惧及焦虑的原因,制定出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帮助病人建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与决心,调动病人的积极情绪,消除恐及焦虑的状态。并且医护人员应使病人受到相应的尊敬,不歧视病人,这样有利于病人良好的情绪产生。

  3.2自责在笔者的500位采样病人中突发骨折创伤的病人中年人居多,病人患病期间丧失劳动能力不能照顾家庭,反还要家人照顾。治疗期间医疗费用的额外支出,造成了家庭及亲属的经济负担而感到自责。对于这类病人需要医护人员用真诚的态度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其进行鼓励和支持,使其把思想的负担倾诉出来,减轻和消除心理的负能量,同时取得病人家属和亲友的配合,使病人调解自我的负能量,增强自身的康复欲望。

  3.3忧郁笔者还发现骨折病人往往对自己的病情认识不够,或是在康复不明朗的情况下,一想到自己以后不能象以前一样行动自如,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生活,自尊心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挫折。病人往往表现出自悲自怜的忧郁状态。医护人员应尽早地向病人提出治疗有希望的信息,使病人树立治愈的信心,解除对疾病丧失治愈信心的忧郁情绪。病症的折磨给病人带来痛苦,进而使病人产生忧郁情绪,此时医护人员也应尽可能解除或减轻病痛,只有痛苦减轻后病人的心情会好转。关怀十分重要,家庭、亲朋好友、周围人及医护人员应多多鼓励患者,耐心地向病人讲解病情,转化病人的忧郁情绪,使病人看到康复的希望及动力,这样会使病人心理活动回到正轨,积极配合治疗,产生康复。

  3.4抑郁对抑郁反应明显的病人,应防止其出现轻生思想、自杀企图或危机自身生命安全的行为,要有严密的安全措施,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有的病人得知可能终身致残,影响了日常生活及社会适应能力而产生悲观情绪,对健康失去信心,他们对治疗产生对立态度,自暴自弃,不配合治疗,对医护人员不信任表现出一种冷漠、无动于衷的态度。医护人员应从侧面培养病人积极向上的心态,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尊重、理解患者,用温和的语言分担病人的痛苦。医护人员还应加强对病人健康康复教育,让病人对患病这一客观事实正确积极的面对,并逐渐接受这一事实,鼓起积极乐观的生活勇气,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动力,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kangfuyixuelw/6896.html


    上一篇:医学职称论文发表范文简述生长因子在泌尿系统中的可控释放
    下一篇:护理医学职称论文浅谈外科病患家属心理及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