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分析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问题及防治(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矿业: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2.2粉土的划分

对粉土描述不规范,报告不提及摇震反应、光泽反应、韧性、干强度。其实粉土无塑性,粉土为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的土。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颗分试验较复杂,存在仅按塑性指数≤10来划定粉土的做法,而粉砂有时也可测定一定的塑性指数,所以若仅按塑性指数划分粉土必然会造成一些错误的判断。另外,按规范规定粉土承载力特征值深宽修正及按规范进行液化判别均须根据其粘粒含量数值来进行计算,有些地方地震烈度小于或等于6°,且粉土非基础持力层不必进行承载力特征值深宽修正,只以塑性指数判定粉土的情况。

3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1)地基均匀性评价。目前,我国高层建筑地基均匀性评价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规定进行,但对一般建筑,规范规定要求进行地基均匀性评价,但没有给出相应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法。

(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我国地大物博,同样各地的土质条件也不同,规范确定地基土承载力值在许多地区可能不准确。故GB50021-2001取消了大部分按表格查取承载力的办法,但很多地区由于的经验不足,仍在采用这种方法。

(3)地震效应问题。对丙类建筑,可依据地层fak值估算场地地层剪切波速,但对重要建筑必须进行波速测试。有的勘察单位根据经验确定覆盖层厚度,判定场地类别,这必会对工程的造价产生有很大的影响。对饱和粉土或砂土进行液化初判时,地下水位的选取应为设计基准期内年平均最高水位,也可按近期内年最高水位采用,但很多勘察单位则采用勘探时量测的水位,这是错误的。

(4)基础方案的选择。勘察人员应同设计人应共同分析研究基础方案的选择,从多个可行方案中选取最合理的方案。而许多勘察单位既不与设计协商,也不考虑工程造价,仅提供单一的基础方案,同时没计人员也不详细考虑,拿起就用,可能给工程造价造成很大的影响。

4对策

(1)加强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尽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①加强对勘察合同、勘察纲要的审查和管理。防止越级或盲目勘察;②加强勘察现场工作的监督;建立确实可行的勘察现场旁站制度,防止打假孔及不规范的编录、取样及试验等现象发生。③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查,对勘察报告中的勘探质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分析及结论建议逐一进行审查,特别是对基础选型论证,场地稳定性评价及施工建议等内容进行重点把关,防止勘察报告中只重视描述,缺乏深人分析的现象发生。可见,勘察单位自身必须健全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同时还必须加强政府部门和社会监督机构对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即尽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以确保勘察市场健康发展。

(2)加强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我国推行岩土工程体制进展缓慢,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岩土工程技术人才,而工程地质专业人员对岩土工程的理论、内容及方法等缺乏了解,习惯于工程勘察的原理及方法。因此,要全面推行岩土工程体制,当务之急是加强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岩土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以适应岩土工程市场发展的急需。

(3)重视地区性研究,尽早制订地方性勘察规程,有条件的地级市要尽快地方性勘察规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是全国统一的勘察准则,是根据我国各地区的特点,总结几十年来勘察经验成果制订而成的法规。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环境条件十分复杂,同一名称的地基土,由于成因环境不同,其物理力学性质,特别是力学性质都有差异。就地基土的承载力而言,有的地区高一些,有的地区稍低一些,而规范是从工程建筑的安全角度来考虑,所建议的指标,对大多数地区是可行的。但对有的地区,可能偏于保守。因此,必须加强地区性研究,尽早制定出地方性规程。

(4)重视工程与环境的共同作用。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待别是工程施工及运营时对环境可能产生的不良岩土问题,必须作弃分论证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5初步结论

多年的经验证明,推行岩土工程体制是我国工程勘察体制改革的唯一出路。但总的说来,岩土工程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一些问题亦难免,为此,今后岩土工程的发展应注意如下方面:

(l)要大力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及新方法,以保证岩土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使之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2)加强计算机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当前,岩土工程正朝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岩土工程问题日趋复杂,传统的岩土工程方法,已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岩土工程的各项工作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利用计算机对岩土工程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如制作岩土工程图件,进行指标统计分析等等;更重要的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分析、模拟复杂的岩土问题的发生、演化过程,以便制定出正确的处理方案;利用计算机进行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施工模拟以及岩土工程治理效果模拟。这样不但可以对岩土问题作预测预报以及防治,而且还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和物力。

(3)加强与建筑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的合作,力求做到勘察、设计及施工一体化。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kuangyelw/4247.html


上一篇:中宝滨海镍业公司原料焙烧厂建设经验谈
下一篇:浅谈矿山机械设备的使用诊断与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