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我国劳资关系对劳动法规进行解读

发布时间:2016-09-20   |  所属分类:劳动社保: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企业不给员工购买社会保险,严重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一旦出现伤、病或劳动者付出青春进入老年,就会成为游离于社会安全网之外的边缘群体,极易导致劳资关系的恶化,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影响和制约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化工劳动保护

  一、我国劳资关系存在的问题

  《劳动合同法》是一部保护劳资关系的法律,试图通过法律的强制手段,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扭转劳资关系失衡状态。从《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来看,劳动者普遍对新法努力矫正劳动力市场试用期滥用、短期合同盛行的做法表示欢迎,《劳动合同法》确实重点、侧重点地保护了劳动者的利益。法律是把双刃剑,在利益平衡的过程中,必然有所偏向,法律的平衡作用总是偏向于弱势群体,它在短期内给用人单位带来了压力,对企业的用工管理58提出严峻的挑战,增加了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短期内也减少了市场就业机会。我国劳资关系存在着下列问题:

  (一)劳动法制体系不完善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它需要用法律来协调和约束市场经济中各主体的行为,劳动法规既是政府调节劳资关系的重要手段,又是劳动者寻求法律保护的重要依据。但是,当前劳资关系的法律调整体系还远远不够完善,大量法律法规还带有过渡性痕迹,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实需要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是劳资关系不和谐的制度缺陷。首先是法律体系仍不完善。这导致一些劳动争议的处理无论在实体法上,还是程序法上都处于一种“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这使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原则失去了基础。其次,法律法规的运行机制存在较多问题。以劳动争议处理方面的法规为例,在实践中己经暴露出了很多缺陷:一是程序复杂繁琐、维权周期过长。二是维权成本高,对工薪阶层来,昂贵的仲裁费和一、二审诉讼费,再加上各个阶段的律师费,使不少劳动者在维权门前望而却步。

  (二)劳动力供求失衡

  我国劳动力市场是买方市场,劳动力的供给大大超过其需求。在劳动力市场上,劳资关系力量对比明显不平衡,雇主有巨大的选择余地,而劳动者为了就业放弃自身的正当权益。同时,由于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递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工人自身文化素质的局限,使他们在建立劳动关系时有很多盲目的非理性行为,给资方尽量压低雇佣条件提供了可能性,为了保住饭碗,劳动者很容易放弃劳动冲突中对权利的争取,对资方的侵权行为大多抱以忍耐的态度。劳动力供求严重失衡,加剧了强资本、弱劳工的利益格局。

  (三)工会作用缺失

  虽然我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工会代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的开展活动”,但是,目前我国工会组织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会组织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是工会组织仍很薄弱。一些民营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者对组建工会持消极甚至抵制态度,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困难和阻力较大,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仍游离于工会组织之外。其次是工会自主性低,而且大多数工会还是扮演着企业内部福利部门的角色,其维权和代表职能只是流于形式,较少看到工会在维权方面真正的作为,职工群众对工会普遍缺乏信赖感。

  二、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劳资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根本,对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既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劳资关系调节中的成功经验,更要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劳资关系调节对策。构建和谐劳资关系,要从政府、企业和员工这三个方面来努力,建立起更加系统化和法制化的劳资关系调节机制,从而实现和谐的劳资关系。

  (一)政府

  1.政府角色的正确定位,积极发挥导向作用。劳资关系是否和谐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政府的执政能力,这就需要政府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过程中进行正确定位,正确地履行政府的职能。第一,利用舆论的作用,传递一种主流的价值取向,提高劳动者对自身权益的重视程度,引导劳资双方关系向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第二,对雇主方违反《劳动合同法》、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加以制裁,理性干预劳资关系。第三,改革政绩考核标准,除了经济指标外,还要把考核处理劳资关系、环保问题的能力涵盖在内。

  2.加大劳资监管力度,健全监管网络。第一,不断地完善劳动法律法规,这是执法的前提,是加强监管的前提。第二,建立多层次的劳动仲裁机制,协调劳资关系,为劳动者维权提供渠道。第三,劳动执法检查的力度要加强。严格制裁企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维护法律的权威性。

  (二)企业

  1.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在现代企业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主要和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只有以人为本,人本管理,企业才能搞好。组织劳动者参与企业管理,不仅是建立稳定和谐劳资关系的需要,更是企业民主管理的本质要求。要积极引导各类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切实加强民主管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推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是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通过深化企业民主管理,企业才有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源头上缓解劳资矛盾,劳资关系的和谐才有坚实的基础。职工的利益是建立在企业发展基础上的,在企业的发展上职工的利益与投资人的利益有共性的一面。因此,让职工参与企业管理,能够更好地集中多数人的智慧、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企业的民主管理必然成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指标体系的一个基点。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laodongshebaolw/17810.html


上一篇:劳动法适用对象如何思考
下一篇:劳动法重点如何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