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护理学期刊对手足口病的护理对策

发布时间:2015-01-12   |  所属分类:临床医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手足口病一年4季均可见到,以夏秋季较多,轻症患者发病初期先有发热、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像上呼吸道感染一样,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一般1-2周可以自愈或治愈,不留下后遗症。重症患儿多数由E V71引起的,E V71是肠道病毒中的一种,侵入人体后就会迅速攻击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其特点是发病快,死亡率可达80%。重症患儿临床表现:可无皮疹;先发热、头痛、呕吐等,后出现皮疹;病情凶猛,进展十分迅速,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临床表现,主要死亡原因为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在流行期间护理好手足口病病人尤为重要。现将该病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关键词】护理学期刊,手足口病,护理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0年2月30日一12月20日共收治手足口病病人298例,其中:男193例,女105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7岁。其中3岁以下218例,3岁~7岁80例,病情较重7例。平均住院6天,经过精心护理、严格消毒隔离患儿全部康复出院。

  2 护理体会

  2.1发热的护理 绝大多数患儿有发热。采取的护理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嘱患儿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给患儿穿宽松的衣服;患儿T 38.6℃给予物理降温,在头部及大血管经过的浅表部位置冰袋,1小时更换一次。并观察记录降温效果;遵医嘱给予锌布颗粒口服、小儿退热栓塞肛等处理;遵医嘱给予0.9%NS5ml+注射用头孢噻钠1.0g静脉滴注及利巴韦林抗病毒等治疗;患儿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衣服,注意保暖;鼓励患儿多饮水或选择喜欢喝的饮料;给予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如牛奶、鸡蛋汤、菜汤等;每4个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时,要随时测量并记录;指导患儿家属识别体温异常的早期表现,注意有无头痛、脉率加快、烦躁不安,报告以上症状,以免惊厥抽搐发生。

  2 .2 惊厥的护理 采取的护理措施: 给患儿加设床档。允许陪人陪护,并加强看管,防止坠床;遵医嘱给予0.9%NS10ml+注射用苯巴比妥钠0.06g静脉注射;护士增加巡视病房次数每30分钟一次,必要时设特护;惊厥发作时,立即掐人中、针刺百会、合谷、内关等穴位;准备好镇静剂,必要遵医嘱使用;必要时垫牙垫或用纱布包裹的压舌板垫于上下齿之间,防止舌及口唇咬伤。

  牙关紧闭时,不必强力耗开,以免损伤牙齿;严密观察患儿用药后肌张力是否下降,呼吸及意识的变化;观察有无呕吐、皮疹,口腔的特殊气味,神志情况,尤其要注意惊厥缓解后神志恢复情况;室内保持安静,光线不可过强,夏季应凉爽;按医嘱持续给予氧气吸入0.5升/分。

  2.3防窒息的护理 采取的护理措施:护士加强巡视病房次数,每30分钟一次,特别注意观察患儿呼吸情况,包括呼吸的节律、频率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松解患儿衣服,患儿取侧卧位,床旁备吸引器及吸痰用物;清除患儿口、鼻、咽部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呕吐时及时清除呕吐物,详细记录呕吐次数、性质、量;持续低流量吸氧;必要时备开口器及气管插管,抢救物品;遵医嘱给予口腔护理每天两次。

  2.4并发症-脑炎的护理 密切观察生病征变化,遵医嘱给予上心电监护。建立患儿病情巡视表,每小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并做好记录。严密观察意识及精神状态的变化,由于患儿不能完全明确表达自己的感觉,通过交谈、疼痛的刺激来判断患儿的意识程度和精神状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仔细观察患儿瞳孔的变化,如瞳孔不等大或缩小或忽大忽小,且伴有呼吸慢、脉搏慢、血压高,则提示有可能发生脑疝。及时报告医生。特别注意观察患儿呕吐的性质,如呈喷射性呕吐,提示颅内压增高。应将患儿头部抬高15~30度,有利于颅内血液回流。必要时按医嘱使用甘露醇。持续低流量吸氧。

  2.5饮食护理 鼓励患儿进食,保持口腔清洁,加强口腔护理,每次进食前后嘱患儿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无刺激性,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鸡蛋汤、菜汤等;保持营养均衡,食物温凉清淡,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患儿因口腔疼痛吞咽困难,唾液经常流出,可给患儿流质饮食,鼓励患儿选择喜欢喝的饮料,并使用吸管吸入,减少对口腔疱疹的刺激、减少疼痛;因口腔疼痛而哭闹时,可用玩具、听音乐等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必要时按医嘱给予西瓜霜、思密达等涂于口腔皮疹处;按医嘱给予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

  2.6防皮疹抓伤的护理 帮患儿剪指甲。注意勿让患儿搔抓皮肤;遵医嘱给予炉甘石涂疱疹部位;床单位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无皱折、无渣屑。对尿床的患儿.及时更换潮湿床单、衣服;随时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让患儿穿宽松、柔软的棉质衣服,并勤更换;翻身时避免拖、拉等动作,防止皮肤擦伤;如皮疹破裂时,遵医嘱给予龙胆紫或抗菌软膏涂局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linchuangyixuelw/8877.html


上一篇:护理学杂志谈胃肠减压期间的舒适护理方式
下一篇:医学期刊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