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文史艺术职称范文简述唐代燕赵地区的社会发展对文学的影响(2)

发布时间:2014-02-08   |  所属分类:历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唐代文化正是地域文化合流的产物,燕赵文化的慷慨奔放,自由质朴的因子,为唐代文化所吸收,借此弥补南朝文化中情感枯竭,内容苍白之不足。唐诗汲取了南朝在诗歌形式探索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使唐代律诗得到完善。李唐王朝来自北方鲜卑族,在文学上汲取了燕赵文学词义贞刚,豪迈阔大,情感浓郁等气质风格,便使得唐诗在形式华美的基础上又充实了内容和情感,走上古代诗歌的峰巅。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慷慨悲歌、好侠任气是燕赵文化的精髓,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燕赵志士就唱响了慷慨苍凉的燕赵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司马迁在《史记》中最早为燕赵精神定格,并且记录了燕赵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气质倾向,“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地余民,民俗懁急,仰机利而食,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

  “野王好气任侠,卫之风也。”文学即人学,区域的人文气质必然呈现于文学作品中,形成相同的文学风格,如果说,司马迁概括的是燕赵黎民共同的生而有之的自然气质倾向,那么,这一说法随着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很快被运用到文学评论和作品中,并一直沿用至今。刘勰用“慷慨任气”形容建安时期文风,南朝江淹的《别赋》用“燕赵悲歌”概括离别时的销魂长歌。韩愈的《送董邵南序》称“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

  初唐是唐诗酝酿新变的时期,燕赵诗人卢照邻、李峤、苏味道、卢藏用、崔湜、王适、郭震、郑愔等,用自己的创作实践为变革文风作出贡献。如果说,初唐燕赵诗人的探索是一首乐曲的前奏,那么,盛唐燕赵诗人则唱响了这支乐曲波澜壮阔的最强音。粗犷豪迈、慷慨昂扬的燕赵气质与宏大的盛唐气象相合,成就了以燕赵诗人高适为代表的盛唐边塞诗,高适、李颀等燕赵诗人的激越雄劲、慷慨悲壮的诗风是燕赵气质的集中体现,也是盛唐气象的体现。

  高适诗歌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粗犷豪迈的尚武精神和感奋激越的英雄之气,与冷峻的直面现实的悲壮相结合,在豪迈激越中透出苍凉悲壮,在苍凉悲壮中隐含着愤而不屈,勃勃向上的神韵,给人以慷慨悲壮的美感,正如鲍桂星《唐诗品》所评:“朔气纵横,壮心落落”。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lishilw/7113.html


上一篇:历史文学职称论文发表浅谈古代少林拳的历史发展
下一篇:历史论文发表简述文化在近代英国民族国家形成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