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历史文化论文发表浅论华夏民族的百家姓氏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4-02-24   |  所属分类:历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汉人姓氏源远流长,可以上溯到5000年前的原始社会,上溯到母系氏族时代。姓氏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近年来国内出现了姓氏研究热。

  关键词:历史文化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发表,华夏民族,百家姓氏,发展

  本人出于对姓氏知识的爱好,研究姓氏已十余年,深感姓氏文化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几年来广泛搜集、多方征求汉人姓氏,已经搜集到的汉人姓氏有四千多个。拉出了《汉人姓氏字典》的草稿,对姓氏的产生发展,有了较深的探索。下面就姓氏中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几个方面介绍如下。

  一、汉人“姓”与“氏”的区别与统一

  姓与氏不是同时代的产物,姓的出现远早于氏,姓,产生于女子为中心的母系社会,它是母系社会的象征,子女们都得姓母亲的姓,所以最早的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姚、姜、嬴等。氏的产生比姓的产生要晚,它是姓之下的支庶,氏是男子为中心,女子称姓,男子称氏,如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都是男性英雄。

  由姓到氏的发展繁衍,归纳起来可分为几种情况:⑴祖辈有功,名气大,以其名或字命自己支庶的姓氏。⑵以封邑名或封国名命姓氏,⑶以世袭的官职命姓氏。⑷以祖辈的谥号、封号命姓氏。⑸以所居之地命姓氏。其它也因某种原因,而改变姓氏的。如因避祸避仇、避讳、少数民族或外国人入住中原等改变姓氏。

  二、以祖辈的封号、谥号、或名、或姓而命的姓氏

  马服,复姓,产生于战国,赵国良将赵奢,因战功被封为马服君。后来秦灭赵,把赵奢的孙子赵兴迁徙到咸阳。其后人便以马服为姓。仓姓,黄帝时有个史官姓侯刚(复姓)名仓颉,因发明文字被称为史皇,被赐姓仓,因此仓姓即为仓颉后人。车姓,汉武帝时有个人叫田千秋,官做到丞相,四朝为臣,到汉昭帝时,因年迈德高,皇帝特许他可坐小车出入宫廷。时人称为车丞相,他的子孙后来就改为车姓。林姓,周平王有个儿子名姬开,字林,他的孙子以祖父字为氏,姓林。

  三、根据自己祖辈所任的官职而命姓氏

  以祖辈的官职而得的姓氏有:司马、司徒、司空、司寇、将军、冠军、都尉等。如司马,三皇五帝时有颛顼帝,他的后裔中有个叫休文的,任过司马(三军司令)之职,而且立过很多战功,他的子孙中有的为纪念他的功勋,便以司马为姓氏。司空,大禹在未做帝王时,曾任过司空官(公安部长),他的子孙后来有的就以他任过的官职为姓。司寇,春秋时卫灵公有个儿子叫公子郢,在卫国任司寇官,他的儿子公孙兰就以他父亲的官职作为姓氏,叫司寇亥。

  四、为纪念自己的诸侯封国而命姓氏

  应姓,出自平顶山,湛河区薛庄乡是春秋时的应国故地,都城滍阳,后来应国被灭之后,其后代族人便以应为姓氏。毕姓,原为姬姓,周文王有个儿子叫高,武王时被封在毕国,称毕公高。他的后人就是毕氏。梅姓,商朝时有个诸侯小国叫梅国,国王梅伯因向商纣王直言劝谏而被杀。他的后人便以国名为氏。以自己的国名而命姓氏的还有很多,如:曹、邾、储、邓、江、郜、鲁、鄂、虞、韩、藿、贾、焦、许、甘耿等,这些姓氏,都是由国名而后改为姓氏的。

  五、因避祸、避仇、避讳而改的姓氏

  炅、炔、桂、昋四姓音同字异,原来是一姓。东汉末年时,有个大臣叫炅横,成阳人。获罪被诛,他有四子,一个在家守墓,仍姓炅;其余惧罪出逃,一子避难于徐州, 改姓昋;一子徙居幽州,改姓桂;一子徙华阳,改姓炔。光姓,战国后期燕国田光之后,田光因为帮助燕太子丹招募刺客荆轲,刺杀秦始皇,失败后,田光子孙为避难就以光为姓。有一位现代作家叫光未然。贺姓,春秋时,齐国有上卿庆封,后来庆氏在齐国争权失败,逃往吴国。东汉时庆氏为避汉安帝父亲刘庆的讳,改为同义字贺为姓。

  六、根据当权者的好恶,为褒奖或惩处而赐姓或贬姓

  皇帝把自己的姓氏赐给功臣,以示褒奖。唐代开国功臣徐懋功,因为功劳大,李世民为嘉奖他,赐姓李,改名李积。后来又有少数民族首领归唐后,也有赐姓李的。明代朱元璋,把他的爱将廖文忠,赐姓朱永忠。痛氏也是一个奇姓,据传周穆王时,娶了盛国国王之女,称为盛姬。美而贤,周穆王宠爱有加,后来不幸早逝,穆王哀痛不已,并改其族人谓之痛氏。

  有些是带有惩罚性的姓氏。例如蝮姓,蝮本是一种毒蛇,《新唐书》记载,太宗之子郁林王李恪,随太子作乱,兵败后被杀,家产被抄,还改李恪之子李仁的姓为蝮姓。蛸姓,本姓萧(音同),蛸也是一种毒虫,南齐时,有一王子叫萧响,在四川巴东反叛,后改其萧姓为蛸氏。还有枭姓,枭是一种凶鸟。隋炀帝时他的族人杨玄感反叛,被诛后,隋炀帝改其杨姓为枭氏。

  七、根据自己所居之地的地方方位而名姓氏

  这类姓氏大多是复姓,例如:东门、东关、东郭、东宫、东方、东陵、东里等。如复姓东门的来历,春秋时鲁庄公之子名遂字襄仲,居住于曲阜城东门旁边,他的儿子公孙归父,因鲁国之乱逃到齐国,便以原住地东门为姓氏。东郭,相传齐桓公有子孙住在临淄外城,时称东郭大夫,他的后世子孙便以东郭为氏。东陵,齐景公时,有人隐居于东陵山中,后人便以东陵为氏。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lishilw/7184.html


上一篇:历史论文发表简述文化在近代英国民族国家形成中的作用
下一篇:戏曲职称论文范文简述行动是戏剧艺术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