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论文发表维吾尔族宗教文化与经济意识的关系
摘要:在新疆伊斯兰教义的影响背景下,维吾尔族生活中的满足感、创新意识较弱,对后世意识较重。这种思维对经济活动影响是很明显的,从而对经济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宗教信仰是指导维吾尔族生活习惯的关键,很多习俗都是宗教信仰基础上形成的,而维吾尔族的精神世界、实际行动、生活习惯以及言行等各个方面充分体现宗教信仰的表现。
关键词:民族文化论文发表,期刊杂志网,维吾尔族,宗教文化,经济意识
维吾尔族是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主体民族。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维吾尔族从事广泛的商业活动,在和东方和西方人群的交往过程中接受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同时,经历了信仰不同宗教阶段、维吾尔族的文化经历了不断丰富的阶段。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以后,维吾尔族的文化发生了变化。虽然现代维吾尔族的生活意识、文化习惯、帮助弱势群体以及绿化环境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宗教色彩,但一部分维吾尔族文化素质的提高,不同文化融合的影响下,对现实生活需要的观点也发生了变化。国家对经济发展采取的相关鼓励政策的指导下,虽然一部分维吾尔族的经济意识发生了变化,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提高了,但大部分维吾尔族的经济意识还是处于比较弱的状态;同时,不同地区生活的维吾尔族经济意识存在明显差距,经济意识的脆弱性影响维吾尔族收入水平提高的主要障碍。
一、维吾尔族宗教信仰的概况
宗教是属于一种意识形态,在维吾尔族社会历史和社会生活中占重要的地位。维吾尔族从古以来,经历了信仰原始教,萨满教、妖教、摩尼教、景教、佛教、伊斯兰教等阶段。虽然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的历史相互间有一定的差距,但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以后,原有的宗教观念和风俗习惯并没有完全消失。在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中,有逊尼派(suni mazhap)和瓦哈比(wahabi)教派之分,瓦哈比(wahabi)教派认为自己的教派是属于逊尼派,但两个教派的提倡伊斯兰教义有一定的差距。维吾尔族大部分遵守逊尼派的教义,也提倡麻扎朝拜,过乃孜尔,送葬礼等仪式区别于瓦哈比教派的观点,逊尼派的观点是遵守古兰经教义的同时遵守穆哈穆德的伊斯兰教教义解释的内容,而瓦哈比教派除遵守古兰经教教义以外,还对其他的教义内容坚持排斥的观点。例如,他们反对过乃孜尔,送葬礼、麻扎朝拜等习惯。维吾尔族民间生活习惯中还保留了萨满教的有些习惯,如算命、念经治病等习惯,但以上谈的两个伊斯兰教派坚决反对这种习惯,其原因主要是坚持人将来的命运除了上帝意外,谁也无法提前知道的观点。
二、伊斯兰教在现代维吾尔族生活中的表现
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伊斯兰教义对维吾尔族的生活各个环节影响较深,已成为维吾尔族生活中必须遵循的制度。维吾尔族生活的各个环节上大部分维吾尔族很重视区分哈拉理(halal)或哈热木(haram)之分。宗教文化具有不能持任何怀疑的态度,宗教教义相关的内容不能以各种理由来争论,必须遵守的特点。
(一)宗教文化在维吾尔族生活中的表现。
宗教文化在维吾尔族生活中体现的内容,不一定代表全部维吾尔族群体,也不能以阿拉珀国家民族生活习惯来代替维吾尔族群众中的宗教习惯。维吾尔族大部分群众在宗教信仰中,提倡保持邻居之间、人和人之间保持恩爱的关系、注重孝顺父母,帮助弱势群体,禁止吸烟、喝酒,坚决禁用毒品,防止危害社会治安事件的发生。宗教文化对目前维吾尔族生活中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对弱势群体方面的表现
“扎卡提”(zakat)是根据伊斯兰教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一生中必须完成的五个准侧的内容之一。扎卡提的涉及范围较广,既涉及个人现金,房屋、汽车、财产,衣物等方面。对从事的行业不同提取扎卡提具体标准也是不同的。例如,农民一年内得到收入按一定比例提取扎卡提分给穷人。除了农民以外的个体工商户,企业家,国家干部等维吾尔族从事行业收入达到一定额度,必须提取扎卡提,帮助穷人。具体提取扎卡提的标准是,农民种地收入按1/10的标准提取扎卡提。也就是说,农民有40只羊,认为一只羊是属于贫穷的资产,如农民自己养一只羊,自己吃了,这就不提取扎卡提,如卖掉了就要提取扎卡提。城镇的从事行业维吾尔族月工资达到2 500元,就必须拿出1/40,也就是提取扎卡提分给穷人。黄金达到20克,按原价提取扎卡提,房屋如自己住没有扎卡提,租给别人按房屋的原价提取扎卡提,小车自己用还是不存在扎卡提,租给别人还是按原价提取扎卡提分给穷人.帮助穷人的标准是:穷人必须是有道德,做礼拜的穷人。提取扎卡提是维吾尔族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制度,也可以说《宗教税》。塞迪卡(sadika)这是维吾尔族对残疾人、孤儿老人等弱势群体在钱财方面的帮助的名称。帮助弱势群体给塞迪卡没有具体标准,具有自愿性的特点,塞迪卡还有维吾尔族生活中包括清真寺的建设,帮助弱势群体得重病等方面的内容。
2.过乃孜尔的仪式
维吾尔族的亲人去世,在去世的第3天、第5天、第7天、第40天、第100天、 满一年过乃孜尔的习惯。有部分地区按照当地的习惯每年过一次,新疆不同地区的维吾尔族过乃孜尔在形式上有区别,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亲人去世过年乃孜尔时,给来参加乃孜尔的客人给钱的习惯,新疆其他地区很少遇到这种习惯。一般来说,每年在伊斯兰教圣人穆哈穆德去世的那个月,大部分维吾尔族人有过乃孜尔的习惯,过这乃孜尔时,给念经的人和来的客人给钱的习惯。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luojixuelw/783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