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美学论文发表运用儒家美学思想提升大学生的审美修养(2)

发布时间:2016-04-20   |  所属分类:美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三、运用儒家美学思想提升大学生审美修养的策略

(一)增强大学生的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审美属性的一种态度和看法。一切审美信息都是由审美意识到认知进行加工和处理的,审美意识和认知是一切审美活动的基础,没有审美意识和认知的作用,就没有个体的审美活动。加强审美修养,首先要从培育审美意识入手,这就需要加强学习,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优秀的世界文化,学习儒家美学思想的精髓,并利用各种机会系统地学习美学理论,弄清美的范畴、本质及形态等美学基本原理。要运用儒家美学思想培养健康情趣,提高审美趣味。审美情趣是人在审美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审美对象、审美风格和审美情调的喜爱和偏好。审美趣味受人的精神境界和意识的制约,因而有健康、病态或高尚、低级之分。加强大学生审美修养,应从培养健康生活情趣入手,提高审美趣味,要经常以审美的眼光去听、去看、去思,要多培养高雅的情趣和心境,杜绝养成庸俗的爱好。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评价美的能力,接着就会向高层次升华,追求更为丰富,高雅的审美对象和产生更为高层次的审美要求。   (二)完善大学生的审美心理

审美活动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以感性认知为基础,同时也包含理性的内容,需要通过审美心理来完成。审美心理是指人在审美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作为审美主体的人,需要保持良好的心理。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生力军,是国家的未来,历史的使命赋予其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状态,这是成才的基础。

俄国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这样一句话“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完善大学生审美心理结构,旨在全面提高审美素养,表现为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全面增强这两方面。审美能力包括审美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其中,审美鉴赏能力形成的前提,则是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把握正确的审美标准,具有高度的审美修养。儒家美学思想强调了人格精神与审美愉悦的联系,从而形成平衡协调的心理结构。运用儒学美学思想,完善大学生的审美心理,能间接地影响智力和品德的发展,最终实现完美人格的塑造。

(三)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判断力和创造力

审美判断指对美的对象的理解辨别、评价能力,它显示出判断主体的思想境界、理论深度、审美阅历、鉴赏水平等方面的素质。马克思说:“美感就是人在创造性劳动中感到各种本质力量能够发挥作用的乐趣。”审美创造力是人在感受美、鉴别美和欣赏美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或创造出美的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既是人的审美能力质的飞跃,也是美育最高宗旨[3]。大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必须以审美感受力和审美鉴赏力为基础。儒家美学思想包含的人格美学,也就是对人自然本性的改造,这种思想精髓引领大学生要不断提高审美感受力和鉴赏力,因此,大学生要多参加艺术表演、鉴赏活动,多接受文化艺术的熏陶,要将对美的感受、鉴赏能力,转化成对美的表达和创造的能力,也就是要将对美的理性认识转化为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最终提高审美判断力和创造力,不断改造和提升自己内在修养。

推荐期刊:《西北美术》立足西北,放眼全国,始终把目光投向学术前沿,不仅关注艺术创作及理论研究的新动态,而且展示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为繁荣文化艺术事业竭尽全力。主要作为该院教学研究、美术创作及科研成果发表的园地,注意反映西北地区的美术特色。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meixuelw/17409.html


上一篇:美学论文投稿陈望道及《美学概论》
下一篇:工艺美术产业如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