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农业科技职称论文浅谈交口灌区的体制改革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农业工程: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通过不断深化灌区基层灌溉体制改革,摸索出了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农民用水协会新路子,增强了灌区活力,促进了灌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灌溉管理,体制改革,核心期刊投稿

  交口抽渭灌区是一个大型电力多级抽水灌区,设施面积126万亩,有效面积112万亩,辖灌西安、渭南两市的临潼、闫良、临渭、蒲城、富平、大荔六县(区)32个乡镇;有抽排水站31座,总装机容量2.9万千瓦,分八级抽水,总扬程95.87米;有总干、干渠5条92公里,支渠32条250公里,斗渠501条907公里。灌区实行局、总站、站三级管理,一级核算,现从事供水生产的在岗人数680多人。

  近年来,按照两部一委的要求,重点深化斗一级改革,在继续完善支渠段级职工任段长的基础上,以民办小高抽斗为突破口,在斗以下组建具有法人资格的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转换了管理机制,增强了灌区活力,促进了灌区经济的发展。

  一、改制问题的提出

  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条为主,专群结合\"的管理模式,曾对灌区的建设和管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该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概括起来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斗以下田间工程管理落不实,投入无着落,维修管护差;工程设施老化失修,效益衰减,职工收入偏低。二是权、责、利不明确,基层管水人员工作缺乏主动性和自主能力。管理员名义上管一个段或两个段,但实际上既管不了,也管不好,成了站长的通信员,段长的传话筒;段斗干部文化素质低,业务能力差,大局意识、商品意识、服务意识淡薄,特别受雇用思想影响,难保局站政令通畅;村组管水人员受农村基层组织频繁更换变动的影响,不够稳定。三是管理环节多,农民浇地负担重。供水收费要经过站、段、斗、村、组、户多个环节,如此多的环节,难免出漏洞,有的趁放水加量加价,有的趁收水费乱搭车,经常出现国家没多收,农民没少出的现象,造成农民浇地负担过重。四是农民参与用水管理的意识不强,渠道不畅,用水积极性不高。以上问题,严重影响着灌区的建设和管理,阻碍着灌区经济的发展,如不尽快解决,管理责任难以落实,工程老化失修加剧,灌区效益衰减,灌区逐步萎缩。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就是必须对灌区灌溉管理体制加以改革,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改制的探索和发展。

  从98年开始,我们就在灌区进行了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探索,曾先后进行过管理员责任区、农民承包、租赁、拍卖斗渠管理使用权、股份合作社和农民用水者协会等改制形式的改革试点,通过比较总结和完善,结合灌区实际,逐步确立了农民用水协会为主的改制模式。

  随着世行贷款项目、重点县等末级渠系项目的实施,为灌区改制工作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提供了保证,促进了灌区改制的深化和发展。截至目前,全灌区共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76个。总共辖灌设施面积63.5万亩,覆盖面积达到50%以上。

  同其他改制形式相比,农民用水合作社组织的优势在于首先能更广泛的吸纳社会闲散资金,集中对渠道工程进行改造和维修,以解决因资金不足而出现老化失修问题。其次能充分发挥其民主管理机制,避免短期行为和资产流失问题;第三,农民广泛的参与确保了利益的一致性,农民既是管理者,又是受益者,从而更利于发挥工程的效益。

  农民参与监督的重要性在于,一是有利于管理局、站制定的改制方案更趋合理和全面,便于实施和操作;二是把职工的经营活动置于农民的监督之下,有利于约束职工严格按政策和合同规范运作;三是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利益,充分调动农民在用水、缴费和工程建设等方面的积极性,确保改制工作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四是有利于灌区的巩固和发展,促进管理单位效益的提高。在职工承包和股份合作社下嫁接农民用水者协会,使专管机构和群管机构得到有机融合,保证改制更加规范运作。可以说:没有农民的参与和监督,改制将不会取得大的成效。

  三 、主要成效:

  一是促进了斗渠以下工程管理的规范化,提高了工程完好率。实施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后,把田间工程的使用和管理权交给协会,实现了\"农民当家作主\",群众的工程管护责任观念明显增强,在平时的工程管护和建设中,用水户积极投资、投劳,真正把水利工程当作自己的命根子来爱护,再无人为破坏水利工程设施的事情发生。如小什协会成立后,群众先后配合国家筹资改造了1600米斗、分渠,改善了灌溉工程条件,恢复扩灌面积800亩,年增水量15万方,提高了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强化了用水管理,增强了节水意识,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协会成立后,通过订立各项管理制度,并成立护渠浇地专业队,加强流量观测和水量记载,实行水量日清轮结,强化了用水管理,使水量落实做到了上下对口。协会在灌季中还组织群众科学灌溉,节约用水,降低了亩均用水定额,减少了浇地费用。总干一支三斗协会在2006年冬灌中,采用浇地花名册详细准确记录各户用水时间和浇地亩数,收费到户,开送票到户,张榜公布。用水量达到143424方,是近几年任何一个灌季的用水量的5倍,效果显著。三是改进了水费征收方式,提高了水费回收率,落实了水价政策。协会加强并规范了末级渠系的水费管理,推行\"用水户浇地花名册\"制度,实行水费\"十天一交\"的办法。并在灌季结束20天内,由协会实行微机开、送票到户,向各用水小组张榜公布\"水量、水费、面积公布表\",促进了\"斗口计量、一价到户\"的终端水价制度的执行,杜绝了中间环节的截留挪用,减轻了群众浇地负担,提高了水费回收率。2010灌,总干七斗协会亩次浇地费用平均下降3—5元,水费回收率达到了100%,高于全局98%的平均水平。四是提高了供水服务质量,改善了供用水关系,增加了引水量。协会成立后,成立了浇地专业队,实行一条龙服务,同时帐务管理工作做到公开、透明,实现了优质服务。用水户对自己亲自选出来的协会会员非常信任,在灌溉工作中,用水收费渠道畅通无阻。如小什协会,06年全年斗口落实水量56万方,超额完成了全年任务,改制效果十分明显。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nongyegongchenglw/6388.html


上一篇:发展农业节水灌溉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下一篇:关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