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浅谈水利工程中地质勘察与岩土治理问题(2)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农业工程: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3 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主要表现在: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和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两个方面。

在工作人员的勘察中要注意调查并深入了解地下水位条件及水位的升降变化,这在实际的生活生产中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在天然条件下地下水位一般随季节周期变化的。众所周知,雨季水位水位上升,旱季水位下降。地下水位的天然变化亦是富有区域性的同样也是渐变的。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的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而人为因素引起的局部性地下水为升降变化的幅度往往远远超出了天然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也就更为严重了。

1 水位升降变化的影响

(1)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潜水位上升的原因是迥然不一的,只能说,主要是因为地质因素如含水层结构;水文气象因素如降雨量、气温;人为因素如灌溉、施工等各方面的影响,有时也会是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潜水面上升对岩土工程可能造成土壤沼泽化、盐渍化,岩土及地下水对建筑物腐蚀性增强;斜坡、河岸等岩土体岩产生滑移、崩塌等一系列不良地质现象;一些具备特殊性能的岩土体结构破坏、强度降低、软化引起粉细砂及粉土饱和液化、出现流砂、管涌现象等等。

(2)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亦是不可忽略的。

地下水位的降低多半是由于人类的不科学采用而引起的。举例来说,常见的有集中且大量的抽取地下水、采矿活动中的矿床疏干以及上游筑坝、修建水库截留下游地下水补给等。地下水过分的大量下降常常会诱发地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 对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人类自身的生活环境形成大量潜在的威胁。

(3)地下水频繁升降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

地下水的升降变化能引起具有膨胀性的岩土产生不均匀的胀缩进而产生严重的变形。地下水升降频繁时不仅使岩土的膨胀收缩变形往复无常,甚至会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不断加大,进而形成地裂引起建筑物特别是轻型建筑物的破坏。

4 水压作用

地下水在天然状态下动水的压力作用比较微小,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可以忽略。但在工程活动中,由于人为的改变了地下水天然动力平衡的条件,在移动的动水压力作用下,经常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岩土工程危害。如管涌、流砂、基坑突涌……鉴于管涌、流砂和基坑突涌这些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和防预措施在相关的工程地质文献中早有详细的论述,这里就不再进行重复。

5 参考文献

(1)、王奎华 陈新民 《岩土工程勘察》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6

(2)、施灿彬 杨成斌 寇明国 杜娟 《岩土工程的计算机软件综述》 2002.2

(3)、吕迎春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 200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nongyegongchenglw/6402.html


上一篇: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下一篇:浅谈现代林业规划管理及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