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浅谈现代林业规划管理及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农业工程: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林业承担着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职责,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将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植入到林业管理中,已是当前我们所迫切需要做的任务。本文通过对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所存在的各类问题的分析,探讨我国林业管理以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途径。

关键词:林业管理;可持续性发展;自然环境;生态环境

Abstract: the forestry bear the construction forest ecological system, protect wetland ecological system, improve desert ecosystem and maintain the biodiversity of the important duty, is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of the key,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management to implant, already is the current what we desperately need to do task.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fores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all kinds of analysis, discussion of China\'s forestry management and to achieve sustainable forestry development measures and the way.

Keywords: forestry manage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区汉明,1977年出生,男,广东新会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管理工作。

一、引言

现代林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森林生态环境意义的加强。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面,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发展了水土流失控制的工程措施和快速的工程绿化技术,致力于形成以森林为主的流域治理的森林工程体系。而我国虽然森林资源总量还位于世界前列,人工林面积更是居于世界首位;但我国的林业工作还是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其发展的现状远低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维系生态环境的标准。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科学发展观,人类已经逐步重视它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所起的重要作用。目前,国家对林业需求主要是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本文通过对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所存在的各类问题的分析,探讨我国林业管理以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途径。

二、当前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1)林权结构模式单一。在我国,森林资源基本属于国有或集体所有,此林业产权结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体现,但却制约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采育失衡,利用不全面。近年来,我国虽在森林覆盖率及森林积蓄量上有所增加,但人均拥有的比率还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部分地区还出现锐减现象。主要是存在采育失衡的状况:年森林采伐量大于森林的生长量,采伐后未进行森林更新。采伐的木材利用不全面,只有2/3的材料作为原木运出,剩余的丢弃,且加工后出材率仅为60%~80%。

(3)生态补偿机制未健全。所谓生态补偿机制即为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因自然资源作为资源性,生态资源使用人或受益人在合法地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应对资源所有人支付一定的费用或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做过努力、付出过代价者,给予一定经济补偿的法律制度,但这一机制尚未法律健全化。

(4)林业保护的监管缺乏力度。虽然目前国家在林业保护和管理工作上有了一定的成绩,逐步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监督管理,并派驻森林资源监管机构对地方政府违法征地、毁林垦地等行为进行管理,并实施退耕还林等工程来恢复森林植被、挽回损失。但是,一些地区性的监督管理部门还是缺乏监管力度,对地方政府的林地用途管理制度,占用征收林地审核审批制度以及对破坏林地案件的监察力度还欠落实到位。

三、加强林业规划管理的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宣传教育。要做好林业管理,首先要成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主管领导应合理全面地分配工作人员,将林业的资源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年初做好计划、目标,年中进行检查,年底结束后总结。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督促、落实工作,出现问题要彻底检查,决不怠慢。同时,还要广泛地开展森林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首先各林业企业要不断地对职工开展对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以不同的形式对职工进行林业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员工对林业发展的新形势及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消除广大员工原先\"靠山吃山\"的陈旧观念,最终为做好林业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并建立起\"靠山育林\"的新观念,在根本上消除传统\"以砍伐为生、靠木头吃饭\"的错误观念。其次,对生活在林区以及自然生态区的农牧民也要加强森林管护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如:举办活动、宣传单、报纸、电视广播等,或者局部干部的专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宣传,最终提高群众对森林的保护意识。

(2)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管护制度。要做好林业管理工作,还需要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管护制度。林业的管理主要包括林政资源管理和林业保护两大块,林政资源管理又包括林业的法规、林权、林木资源、林地资源、采伐及木材经营等管理[1]。因此,需要建立\"多层保护\"的管护机制,既可以明确管护人的责任、权利,又可以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管护经营的积极性。尤其是对森林资源的监管工作,全面实行伐区管理责任制度,采用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实行凭证采伐、凭证运输、凭证经营加工制度,依法严厉打击超额采伐、非法占用林地、毁林开发等行为,杜绝乱砍滥伐现象,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与每一片伐区签订林木采伐管理责任书,落实伐区责任人,并签订伐区作业质量跟踪管理责任书;伐前,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察部门需要对林业规划设计进行抽查;伐后,在各单位自查基础上于年底由林业部门统一组织伐区质量检查验收[2]。完善的管护制度是一切林业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实施的保障,而林业管理的职工是生态资源管护的最直接执行人员,其工作质量及思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林业管理工作的成败,为此,现代林业的发展已迫切地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护机制,通过它来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并更好地落实责任,以达到对林区监督和管理的目的,并将管理质量与经济效益挂钩。要求林业企业的员工签定管护协议,对他们的管护范围、职责和义务等进行明确,利用协议的定期或不定期考核,对那些玩忽职守、作风不良的职工予以更换调整,充分调动林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稳定管理人员队伍,提高林业管理的质量[3]。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nongyegongchenglw/6403.html


上一篇:浅谈水利工程中地质勘察与岩土治理问题
下一篇:关于泸水县农田水利灌区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