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泸水县农田水利灌区的探索
摘要: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努力开创灌区发展新局面,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将农田水利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总结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泸水县农田水利建设基本情况,就农田水利灌溉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措施做一浅析。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区;建设
1、小型农田水利灌溉的现状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多建于上世纪5O~7O年代,为我国大部分山区丘陵区的农田灌溉、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当时历史客观原因,工程建设标准低、渠系不配套、配套渠道未衬砌,且工程运行几十年,渠道垮塌、堵塞、渗漏等病害特别严重,致使渠系水利用系数低,浪费了大量水资源,有效灌溉面积长期不能达到设计灌溉面积。灌溉保证率低,尤其尾部灌区的灌溉状况恶化,每年春灌用水高峰,或伏旱季节,水量难以灌到田间,造成平水年尾部灌区不能适时栽插、甚至无水可灌的严重缺水状况。严重阻碍和约束工程效益的发挥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泸水县2011年农田水利建设内容
(1)云南省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第一批重点县泸水县2010年建设项目,建设范围涉泸水县大练地灌区、自基灌区、鲁祖灌区3个灌区。共改造加固渠道52199米,改善灌溉面积5756亩,新增灌溉面积640亩,受益3个乡镇,4个村委会,65个村委会,7794人。
(2)2010年骨干沟渠防渗加固工程,包括新建大沟防渗工程、湾转河大沟防渗工程、荣崇大沟防渗工程。其中,新建大沟防渗工程建设内容为防渗加固渠道21572米,工程建成后,将改善灌溉面积3200亩,新增灌溉面积1800亩;湾转河大沟防渗工程建设内容为防渗加固渠道8586米,工程建成后,将改善灌溉面积1200亩,新增灌溉面积1600亩;荣崇大沟防渗工程建设内容为防渗加固渠道16052米,工程建成后,将改善灌溉面积6526亩,新增灌溉面积970亩。
3、农田水利灌溉面临的问题
3.1渠系配套不完善、防渗衬砌率低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处于山区及丘陵区,所在区县大多是国家级贫困县,地方经济较差,财政无力投入资金建设水利工程,工程建设的地方自筹资金不能落实,致使工程建设资金不能足额到位,加之山区及丘陵区工程建设难度相对较大,工程主体工程完工后,往往无资金投入建设配套工程。至今还有不少\"肚\"无\"肠\"工程,致使宝贵的水资源闲置。配套渠道防渗衬砌率低,大多渠道为土渠,经多年运行渠道垮塌、堵塞、渗漏等病害情况极为严重,渠系水利用率低,造成尾部灌区平水年缺水或严重缺水。工程不能完全发挥其效益。
3.2灌溉方式落后
灌区现在仍是人工控制,手工操作,以传统方式配水的管理方法,直接影响水量的合理分配和节水措施的实现。田问灌水方式落后,水量浪费严重。大多灌区目前仍是采取大水浸灌方式,往往是上游大量跑水,而下游又无水灌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3.3管护经费严重不足
近些年以来,虽然国家和政府从总体上说不断加大了对水利投入,由于各个地区实际情况复杂,如各类水利建设工程多在相对偏远的地区,管理工作面临点散、线长、面广的困难,地理环境相对也比较恶劣,随着管理要求和实际需求的进一步提高,管理力度必须进一步加大,管理费用的支出必然会有所增加,就目前而言现行的管理经费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主要是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水利工程项目投资总额并不是很大,根据标;隹划分的话管理经费相对比较少;另一种情况是实际的水利工程战线比较长,地点偏远,建设周期长,建设期间沿线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协调和落实,这些都需要充足的工作经费。另外还有其他的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维修管理经费的增加。同时由于国家政策一直都照顾农民的实际收入,在灌溉水费的收取和制定上都相对于工业和城市用水都偏低,而现实中农民用水占据很大的分量,这也导致水费收入的实际减少。各种原因的综合,导致实际的管理经费严重不足。
3.4农民本身对水利建设积极性不高
由于农副产品价格较低,农民的种粮极积性不高,近年大量青、;l士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地方很难组织劳动力对水利工程建设投工投劳进行岁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粮价的高低直接关乎到农民的切实利益,现今粮食生产成本投入越来越高,农民的整体收益增势趋缓,在农田效益变低的情况下,很多农民产生了种粮不如打工的念头,很难组织村民对工程进行岁修、维修。
4、解决问题的措施
4.1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
一是从每年的土地出让金中拨出部分款项用于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充分开发农田水利资金的来源渠道。
二是水利投入资金不仅要在总的数量上有明显的增长,还要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政府财政支出的重点,要改变现有的各级政府对水利建设的投入比例,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比例,在提高水利建设总资金在国家投资中的比重的同时,严格对政府中专项水利资金的使用制度:完善与水利设施建设相关的政策制度,进一步拓宽资金的来源,扩大收入。
三是加大金融政策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供信贷优惠政策,积极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性贷款业务,政府制定相关的优惠方针,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弥补实际需求中资金不足的状况。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nongyegongchenglw/640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