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当代新儒家人文教育评述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人文教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 正当中国人踏着现代化的步伐跨入21世纪之际,已经走过百余年现代化历程的西方世界却出了乱子。科技大发展,市场经济主宰社会人生,人们生活水平大提高,与人的道德品质形成极大反差。人的贪婪、私欲、拜金、失和,让当代新儒家提出了\"后现代\"的命题。他们警告:时至今日,时代的钟表已从一端摆向了另一端。如何扭转?新儒家设计了许多方案,而改革教育,加强人文建设是他们的重要办法之一。

关键词 当代新儒家;人文教育;意义失落;体验教育;后现代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梁漱溟、熊十力、张君劢,到本世纪50年代后活动于港台地区的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再到当今奔走于世界各地的杜维明、刘述先、余英时等人,是一脉相承的文化哲学流派。他们以直接承继先秦、宋明儒家为标榜,以\"复兴中国传统\"为使命,被称之为当代新儒家。

传统儒家们本来就注重人文教育,而在市场经济笼罩全球的现代,\"传统\"与\"现代\"的反差使新儒家们更感到\"礼崩乐坏\",以传统教育全人类,拯救\"人文精神的失落\",成为当代新儒家思想最为突出的内容。

传统与人格丧尽的警呼

当代新儒家是儒学传统优胜论者,他们认为只有儒家文化思想传统才是塑造人类精神之髓的材料,人若丢失了儒家的人文精神,便是丢失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刘述先提出,自新文化运动兴起,中国知识界为了拥抱西方的科学与民主,掀起与传统决裂、\"打倒孔家店\"的文化思想浪潮。当时的\"第一流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吴稚晖、巴金、吴虞等人,代表不同的政治与学术流派,不约而同地组织了一个和儒家传统彻底决裂的联合阵线\"[①],从四面八方围剿中国传统,横扫\"孔孟之道\"(刘将马列主义、自由派、无政府主义混为一谈,自是错谬)。当代新儒家认为,从那时开始人类社会的教育便随着对传统的否定而向另一个极端走去。当时中国的知识界不自觉地遵循了一个特殊的二律背反原则:一而强硬地呼吁抗击列强和民族自救;一而宣传照搬西方,以西方文化为武器,不遗余力地否定\"中华民族的血脉\"。要富强,只能全盘西化,商品经济、市场机制、科学民主被吹捧至上。\"中国传统文化被贬斥得一钱不值,也是因为在富强的前提下丧失了利用的价值\"[②]。人们没有将中国传统的精华与西方文化相比较,而是\"非理智地\"把中国文化中糟粕,如缠足、娶妾、愚昧、庸俗、敷衍同西方的精华,如科学、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法治相比较,才自甘向西方低头,自甘接受\"堕落者\"的悲惨命运。

当代新儒家向人们警告如此\"西化\"的结果意味着什么。他们指出,西方文化之核心为\"自我\",对象是\"物质\",态度是\"征服\"。当科学发展为\"科学主义\",个性解放到无限度时,人性便受到了\"戕贼\",社会伦理丧尽,你争我掠,由社会动乱发展为二次大战。但二战后西方世界科技更加猛进,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激进,如美国历史学家列文森所言,传统更加被现代遗弃,尤其是儒家传统不光在异国,首先在它的故国,几乎完全绝迹[③]。但当代新儒家们对西方的\"文明\"却不如一般人那么乐观,他们认为,在西方人眼中以科技为唯一标识的\"现代化\"走到了今天,即到了所谓\"后现代\"时期,科学成了\"科学霸权\"、\"科学沙文主义\",技术扼杀了人文,时代的钟摆由一端摆向了另一端。杜维明将此归结出几大病症:一是\"意义失落的感受\"。科技社会把人浓缩为一个\"物质文明\",人们挣扎奋斗,到头来却发现自己生活在\"一块陌生、无情、充满了敌意的土地\",除去金钱和物质,再无人生意义。二是\"非人性化的倾向\"。由于抽象逻辑思维的极端发展,犯下了怀特海所论的\"错置具体性的谬误\",世间之物,包括人在内,都被当作了纯客观,当成了\"数学符号\",人不再是感情运动,\"接吻只不过是一堆原子的碰撞而已!\"三是\"戡天役物的措施。\"\"人们一味向自然攫取,无节制地开发、消耗、浪费、享受,乃致剥夺了人类生存的凭借,生态失衡、涸泽而渔。四是\"普遍商业化的风气\"。市场价值不仅用于市场,成了现代化人类生活的唯一标准,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拜金是人的唯一主义,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价值完全消失。五是\"集团人主宰的趋势\"。西方人争取人权、民主、个性解放,到头来却是人权、民主与个性的消失,竞选激烈,个体的人都被搅进集团之中,金钱、权势、大众媒介驱使着人群,并无个性可言,领袖人物也尽是\"大众趣味\",成了大众的应声虫,并无意识层面的高贵品质和智慧远见[④]。

总之,\"后现代\"中,经济发展与人的品质形成极大反差,经济水平的升高没能造成人的品性的相应提高,却造成\"有钱人\"疯狂的享受欲、贪婪欲;造成官员贪污,政府腐化;造成人际关系的失调,伦理丧失;造成大众,尤其是青年一代的\"自我丢弃\",等等。

教育上的本末倒置

何以出现上述问题?经济发展为何却造成人格的下降、人文的失落?新儒家们认为,病根出在教育的本末倒置。

社会要发展,科技和经济都是必不可缺的,当代新儒家也认为此不需辩。梁漱溟曾深刻检讨,中国传统有的是\"道德的形上学\",缺少的正是科学技术与经济进步,这是中国落后的原因。进入现代之后,世界科技突飞猛进,中国只能是\"无条件地承认\"自己科技的落后,中国若再不发展科技,迎头赶上先进国家,就将\"永此不配谈人格,永此不配谈学术\"[⑤]。他认为中国文化过早地去解决\"人对人\"的问题,而没去研究\"人对自然\"的问题,不走科学之途,科学不解决,就留下了封建、迷信、幼稚、老衰等病症[⑥]。因此,他终生未忘在道德的指导下大抓科学进步。本世纪60年代,社会大抓阶级斗争,他却提出中国的问题是\"道德之事与科学之事\"[⑦],继1953年遭到批判之后,又一次受到了长期的批判。牟宗三更认为传统儒家把道德问题说过了头,忽视了\"知性主体\",使\"内圣\"笼罩了\"外王\",因此没开出\"科技之花\"。故此要道德\"自我坎陷\",即少说些道德,为科学的发展让出路来[⑧]。刘述先也强调,若是反对发展经济,便是\"开倒车\",\"发展中国家,如果不加速现代化的历程,简直有亡国灭种危险。\"[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renwenjiaoyulw/2804.html


上一篇:发挥'以德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下一篇:语文课堂中教师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