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人文教育论文发表浅谈汉语言文学与人的修养

发布时间:2014-07-07   |  所属分类:人文教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其历史渊远悠长,是我国先民智慧的表现。文学的本质是追求真善美,也是意识形态的物化,在这个基础上,对人的修养能起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人文教育论文发表,期刊杂志网,汉语言文学,追求,修养,内在潜力

  一、汉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能

  文字的起源,从远古的壁画、岩画发展到甲骨文象形文字阶段,是汉语言文字的诞生过程。古人发明了文字以后的最初时期,文字的最初功能是表达、传播人类智力发展后所产生的思想,这种思想远远超乎肢体语言、表情和声音所能表达的思想。不仅以数字替代记事的结绳,还把各种亲历的所见所闻,用文字记述下来,可以使读者再现记述者的所见所闻。这个时期,文字的功能主要是记录、传播思想的工具,它开拓了人类思想交流的广阔天地。文学是通过文字,把人类的复杂的思想感情表述、升华、再创造的过程。它极大的开发了人类的思想空间,为启迪人类智慧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二、对汉语言文学的追求

  在漫长的中华文明之中,汉语言文学形成了其特有的式以及风格特征。但是和世界文学一样 ,无外三者:真、善、美。

  1、对真追求

  不管文学还是客观的人,对真孜孜诉求。不管是文学作品的主题 ,还是正面的主人公 ,表现出来的都是一种本真。文学所追求的真,可以分为两方面进行理解 :(1)客观的真。客观的真,是指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候,多以客观生活为基础 ,来写作自己的文学作品。客观上的“真”不仅是对客观环境进行如实的描写,也对客观人物的环境进行如实描写。客观的真,既是文学作品环境的真。(2)内在的真。这多指在叙述人物的心理时,进行真的描写。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作都务求真实而写作,不管这心理是对是错,是否符合逻辑都求真实的表出来。内在的真,就是文学作品人物内心真。

  2、对善追求

  善恶有分 ,是人在后天养成的品质,而文则直观的把它表现出来。不管是哪部文学作品,其描写的有善,对善的歌颂,对善的渴求 ,对善的淋漓尽致的描绘有的时候是用恶来衬托善,此外,用“善”来言善。例如:沈从文的 《边城》没有恶人,全是善者,虽然最后结局不好。却把“善”发挥到极点。虽然有全描写善的文学作品,但是不会存在全描写恶的文学作品,“恶”不能独立材,只有善可以。

  3、对美追求

  文学不仅在形式上追求美,也在本质上追求。对于文学的形式,不管是整饬的还是散落的,其都追求式的美,没事多种多样的,也是多层面的。诗歌形式之美整饬押韵,散文形式之美是散乱无序之美。不过这两种式的美已经渐渐结合在一起。在本质上追求美 ,就是在主上追求美,文学主题不管是悲伤的还是喜悦的。其主题都美的。既是正面的主人公最后没能完成 目标而死亡,例如哈姆雷特,但是其主题也是美的:悲壮之美。追求美。是文最外在的表现,美既是文学,文学既是美。

  三、汉语言文字的内在潜力

  任何一种文字,都有它的独特的长处,汉语不例外有它独有的文学潜力,它一字一义,一字一音这种特质,使诗、词、赋、曲等这些文学奇葩的产生和发展,有了它必须的土壤。在《诗经》的基础上,把诗这一文学形式推向极致。穷绝中华五千年历史,唐诗对于诗这一汉语言文学所特有的文学形式创造和完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汉语言文学所特有的诗的美。唐诗绮丽美妙,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精彩纷呈。及至宋代,宋朝人潜心投入了词的创作,后世人只有仰视的份儿。当然,词只是宋朝艺术园林中最美丽的花朵之一,该朝代的散文、绘画、书法等艺术创作同样惹人注目。同样,元朝人另辟溪径,把戏剧、散曲这种新诗歌艺术形式推到了极致。

  四、提高汉语言文学对人的修养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也就有不同的修养。有的人见义勇为,有的袖手旁观,有的好逸恶劳,有的勤劳肯干,这就说明了修养的有不同性质,有不同 的表现。各式各样的修养 ,在总的要求上,却有一个质的规约,那就是向真,善 ,美方向发展。这正好和文学的追求一样,文学的追求,客观上来说 ,也就本质上人的修养的追求。

  首先、汉语言文学能够提高人的修养。文学,是至真至善至美的天地,只要进入到文学的世界,你就会被其所有美好的东西所包裹。对于人的修养,文学则能提高人的修养。修养,首先就是“修”,有什么样的“修”,就有什么样的 “养”。人的后天模仿性很强 ,不管是对好的事物还是坏的事物,人区分好坏的能力也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后天的道德基础上形成的。

  其次、汉语言文学能够修正人的修养。人的修养是各有特色 的,有好的一方面,也有坏的一方面。文学对于好的一面, 可以使其更加坚固的存在,对于坏的一面,则能细致的修 正。文学,因其内在规律的性的存在。对人发之以感染力, 让人陷入情知理的思考,以反思自己的行为。人对情知理的思考,是一个久远的课题 ,其历史源远流长。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renwenjiaoyulw/7721.html


上一篇:文言文教育论文发表简述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对策
下一篇:人文教育论文发表辩证思维的实践性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