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水利行业期刊之水闸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2)

发布时间:2014-12-04   |  所属分类:水力: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4)为了有效地保证混凝土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加灌不小于 0.5m 高度的混凝土,在桩承台混凝土浇筑前凿除;护筒则采取吊机拔出地面周转使用。

  3、施工技术措施

  3.1 成孔施工技术措施

  为了有效确保本灌注桩工程成孔质量,本工程采取了以下成孔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桩位误差保证措施。钻机就位时,使用悬锤校准钻机的钻头与孔位中心相吻合,为确保定位准确,选派放样经验丰富的测量工程师现场配合施工。

  2)钻孔垂直度保证措施。为了有效地保证钻孔垂直度偏差小于 1%,除了钻机就位必须在同一铅垂线上,取土器结构还必须根据地层情况合理设计,精心加工,使切削面受力均衡,保证桩的垂直度在设计要求之内。

  3)桩径和桩形保证措施。在钻孔操作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层的钻进特点,采用相应的操作技术参数。

  3.2 成桩技术措施

  鉴于灌注水下混凝土是钻孔灌注桩施工成桩的关键工序,为了确保本工程的成桩质量,关键对灌注水下混凝土浇筑过程采取控制措施。

  1)严格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管理,现场设材料质检员,建立原材料合格证制度,对原材料进行复验,不合格材料不进场,坚持由试验室设计混凝土配比,现场砂石、水泥过磅,保证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

  2)灌注前严格检查拌和系统和起吊机械设备工作状况,保证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设备运转可靠。

  3)对每根桩混凝土灌注速度确保在 2h 以内浇筑完成,砼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提升导管高度,提拆导管,保证拆管后的埋管深度在 2m 以上。

  4)检查成孔质量合格后尽快浇注混凝土,桩身混凝土必须留有试件。

  5)为了有效地防止钢筋笼上浮措施:缩短混凝土灌注时间,防止混凝土顶层进入钢筋笼时流动速度过小。当孔内混凝土面接近钢筋时,控制较大的埋深和放慢灌注速度。当混凝土面进入钢筋笼1~2m 左右,应提升、拆除导管,适当减少导管埋深,增大钢筋笼在下层混凝土中的埋置深度。

  4、基桩检测

  本水闸桩基达到龄期28d后,开始采用人工手工凿除桩头多余砼到桩顶设计标高,据合同及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四方协商要求,本次采用低应变进行基桩检测及单桩竖向静载试验。低应变检测使用了PIT桩基完整性测试仪对9根桩进行桩身结构完整性检测。

  本次检测考虑了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结合国家和省有关规范、规程和规定,按省《桩基反射波法检测规程》DBJ15-27-2000有关规定进行。根据所测波形特征,结合桩的砼设计强度等级要求,结果如下:

  Ⅰ类桩:8根,占88.9%;Ⅱ类桩:1根,占11.1%;Ⅲ类、Ⅳ类桩0根:占0%;检测结果表明,桩身结构完整性合格,满足工程使用。单桩竖向静载试验,试验加载到最大荷载1000KN时,总沉降量为8.41mm,设计特征值对应沉降量为3.94mm,最大值对应沉降量为8.41mm,残余沉降量9.14mm,沉降量不大,综合分析,该桩的极限承载力为Pu≥1000KN,承载力特征值取500KN,试验满足设计要求。

  5、结语

  通过本工程的实践应用表明,钻孔灌注桩应用于水闸基础施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钻孔灌注桩具有低噪音、施工简单易操作、小震动、无挤土,适应各种地质条件和不同规模建筑物等优点,尤其桩长和桩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大,单桩承载力也越来越高,在桥梁、房屋建筑、水工建筑物等工程必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下寨水闸重建工程钻孔灌注桩通过单桩静载实验及低应变检测,工程质量受到业主好评。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shuililw/8579.html


上一篇:核心城镇小型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方法
下一篇:陕西省级期刊农田灌溉水渠水利工程施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