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Cssci论文期刊数量吴玉章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3)

发布时间:2014-11-10   |  所属分类:思想政治: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在1964年《新年话家常》一文中,吴老非常精辟地论述了加强青年世界观和品德教育重要性的原因。他说:“今天国际国内还存在着阶级斗争。阶级敌人与我们争夺青年一代的斗争还存在着。这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方面。他们企图磨灭青年的革命意志。扼杀青年的革命理想,败坏青年的道德品质。同时,青年人又具有本身的弱点,他们比较幼稚,缺乏实际斗争的锻炼,缺少阶级斗争的经验,辨别方向的能力比较差。因此,他们如果不加警惕,就有比较容易在不知不觉受到资产阶级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受骗上当,误人歧途。再加上今天的青年,多是在和平环境中长大的。没有看到旧社会的黑暗,没有尝到阶级剥削的痛苦。现在又过着比较安宁舒适的生活。这就容易使青年滋长害怕艰苦和贪图安逸的情绪,因而缺乏强烈的革命要求。这也在客观上给了阶级敌人可乘之机。”

  第六,宪法与纪律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开展了法治建设。法制教育也提到了重要地位。事实上。吴老对此早有论述。他说:“青年一代是国家的未来。宪法教育对于青年有着重大的意义。”要使广大青年了解宪法,热爱祖国,积极准备成为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忠实建设者和保卫者。吴老建议在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中。应适当地采用苏联宪法教育的经验,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的课程列为共同必修的政治课程,以便进行系统的教育。如果吴老的宪法教育思想在很早以前就加以贯彻实施,“文革”那样严重的内乱或许可以幸免。历史的悲剧昭示我们,今后应按吴老的思想,把法制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正规课程中,增强青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因为。一个法治的社会才会是更和谐的社会。

  纪律是保证。加强对学生的纪律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纪律性,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他担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时,就着手整顿学校秩序和校风。严禁学生无故旷课等,很快扭转了学校散漫的风气。经过整顿,学校面貌大大改观,师生员工团结得很紧密。树立了一种崭新的学风。同学们有秩序、有朝气。他们追求知识,孜孜不倦,议论政治,意气风发,成都高师成了进步势力的大本营。1950年3月,他在中国人民大学第一次学生大会上强调:“学校秩序与制度的建立。对保障同学们学习.是有决定性作用的。正像我们在工厂、在部队、在机关里一样,没有秩序和制度.工作是搞不好的。我们学校也是一样。”因此。人民大学“不允许有任何自由散漫、无组织无纪律的现象发生.哪怕是少数人。因为少数人是会妨碍大多数人的”。他希望大学生们要“根据学校规定按时上课.按时作息”。这些年,一些学生。特别是高等院校的一些学生.旷课、缺课现象严重,没有纪律性.根本原因就是放松了纪律教育。严格校风校纪。优化育人环境。对于培养合格的人才至关重要。可见。吴老对学生严格的纪律要求,在今天仍是必要的。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吴老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总结了一些根本的原则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方面,吴老主要总结了四点:第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里的理论联系实际,主要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由于有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避免空洞地说教。必须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这样的理论才容易被接受。第二,以身作则。主要指教育者自身应是学生学习的良好榜样。吴老以自己的言行做到了这一点,堪称“以身作则”的楷模。他也要求“教师和家长必须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共产主义觉悟的高尚的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启发和影响少年儿童”。第三,启发自觉的原则。养成青年学生的共产主义品德和世界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如吴老所说:“要求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建立起完整的马克思主义观,则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启发自觉,经常反省,方能达到。第四,宽严结合原则。吴老主张:“原则问题应该严;非原则问题应该宽。”反对死板的、管束太严的封建教育和极端自由放任的资产阶级教育。比如对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情操;对共产主义事业遥远坚定的信仰;要有努力学习的风气,顽强拼搏的精神。这些原则问题不能有半点马虎。而一些生活细节,如怎样穿衣服、梳辫子,则可以少管。宽严结合既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又能使青年的个性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另外,吴老还提到过正面教育和心理适当性等原则。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吴老主要强调了两点:

  一是要讲道理。吴老强调,“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应该根据他们的特点,采取长期的、细致耐心的、正面教育和讲道理的方法。只有采取上述方法,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善于进行启发和诱导,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对少年儿童采用急躁粗暴的办法,对他们实行体罚、辱骂,甚至批判斗争,就会严重地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因而是极端错误的必须坚决反对。”因此,正确的思想教育应该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吴老形象地比喻:“教人毕竟和炼钢不同。人固然也要千锤百炼,但钢是死的人是活的;人不可以用一幅死的框子去套。根本的问题在于多讲道理,耐心教育。”二是自我批评。吴老认为“自我批评”是加强品德修养的武器。“要发动自我批评,没有自我批评就没有改造社会的武器。”要求每个人都要富有自我批评的精神。常常反省自己,加强修养,才能养成良好的品德。此外。吴老还谈到了实践锻炼,接近民众等一些方法。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sixiangzhengzhilw/8383.html


上一篇:杂志社发表文章社区煤矿思想政治工作浅议
下一篇:期刊目录检索之看佩雷尔曼新修辞学的法律思想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