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文高校体育教学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2)
(三)参与高校体育教学项目的不同强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根据主观幸福感六个维度不同得分显示,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维度上,得分较高的是中强度;在对健康的担心维度上,得分较高的是低强度;在精力维度上,得分较高的是低强度;在忧郁或愉快的心境维度上,得分较高的是中强度;在情感和行为的控制维度上,得分较高的是超大强度;在松弛和紧张维度上,得分较高的是低强度。本研究所涉及低强度主要指轻微运动。按照相关调查研究显示,运动量最佳的中强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本研究存在少许偏差。作者认为,这说明,陕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在低强度运动中也能享受到健康、轻松、愉悦、幸福。然而基于中等强度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更为适宜,所以高校体育教学应指导学生参与中等强度体育活动。
(四)参与高校体育教学项目的不同时间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根据主观幸福感六个维度不同得分显示,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健康的担心、精力、情感和行为的控制维度上,参与时间在11-20分钟内的学生主观幸福感最强;而参与体育活动时间在21-30分钟内的学生不管在哪个维度中得分都是在中等水平;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健康的担心维度中,参与体育活动时间在31-60分钟内的学生主观幸福感不强。说明中等时间的体育运动能提升学生主观幸福感,而长时间体育活动也会适得其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适宜将体育教学活动时间安排为40-50分钟。另外,一些大学生认为20分钟体育活动便能感到满足、健康,这说明大学生对体育活动认识不够,高校体育教师应加以指导,安排每节课学生进行40-50分钟的体育活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陕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中,以强身与娱乐为目的、选择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强度低及中短参与时间的学生主观幸福感较高。由此可知,高校体育教学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着密切关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所以,高校应加强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视力度,指导学生正确参与体育活动,拓展体育教学内容。还可以每年对学生进行体质考核,以考核标准约束学生,促使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作者:程国栋 吕仙利 单位:安康学院
论文范文:体育教育论文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美学思考
健美操这一运动,有很深的群众基础,正如上文所说,健美操有很多的优点,比如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它的健身功能是不必多说的,除此之外它还可以帮助练习者塑身,并且作为一项力与美完美结合的典范,它可以帮助联系者更好的认识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tiyujiaoyulw/154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