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20-10-24   |  所属分类:体育教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文章以郑州西亚斯学院的实践为例,以持续改进的OBE人才培养理念为引领,探索构建“一三四五”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目标,优化设置“平台+模块”的课程方案,构建完善的、以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为核心的“校园联赛制体育教学模式”教学体系和以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教考分离”考评体系,并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相结合,拓宽学生就业途径,实现学科—专业—课程的建设规划。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健康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

  健康中国建设是实现人力资本强国,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2016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让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提高人民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感。同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将体育融进健康生活、健康环境、健康保障、健康服务和健康产业的重要内容,勾勒出“大体育”“大健康”概念,规划了健康社会的发展蓝图,为青少年和社会人群在普及健康教育、提升健康素养、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形成方面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健康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保障。健康中国的核心理念就是健康优先,其次是改革创新、健康产业、预防为主等。良好的健康服务,要借助健康中国加以引领和推广。体育教育作为体育学科的基础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备受业界关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中小学教育战线的重要师资力量,是学校体育发展的主力军、生力军,关乎学校体育的未来发展。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国家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文件的实施,以及体育健身、健美、娱乐行业的出现,体育的功能日趋社会化、生活化、价值化,传统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有了较高标准,特别是体育人才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本研究在健康优先理念引领下,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教法改革以及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价、学生毕业后的跟踪调查反馈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探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体育人才,引领体育教育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同时为河南省教育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提供决策参考。

  1研究依据

  1.1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和当代人才培养理念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教育应促使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心理、价值观、责任感等,应使每个学生都能形成独立自主的思想和判断能力。素质教育是核心,是应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人格,发展个性差异,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和智慧,重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2现实依据

  1.2.1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端精英人才呈现出多样化、应用型的需求趋势,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培养的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以及良好的健康素养的体育专业人才适应社会发展发展需要,已经成为未来高素质体育师资队伍发展的主流。1.2.2体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求体育教学、课外运动与竞赛是体育教育专业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师的道德品质、专业技能是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动机、增强学生体育运动信心以及塑造学生良好人格的重要因素。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中小学体育教育战线的重要师资力量,在教学、训练、管理、体育科研等其他方面要成为全能选手,在中小学体育教学、课外训练、比赛指导等方面有所成就。1.2.3体育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专业人才培养的日益分化,涌现出了许多交叉学科,这些学科丰富了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内容,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一专多能”提供了可能。另外,受社会需求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培养方向,如师资方向,运动训练方向,学前体育方向,高尔夫方向等,这些方向促进了体育教育专业多样化发展,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关用人单位对体育毕业生期望的调查显示,80%的用人单位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学科特有的优势,所以就业率也相对较高,我们体育教育专业近三年的就业率平均98%左右。

  2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问题

  2.1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受前苏联影响较深,以传授基本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为主,以适应国家对体育教师和体育业余教练员的基本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单一化,这也是由当时国家对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需求较大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就目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情况来看,人工智能运用微乎其微,如果把人工智能看作是信息化2.0时代,那么,当今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尚处于信息化1.0时代,对网络、计算机的应用依然只停留在PPT、视频录像、电子邮件、网络等最原始的信息技术运用上。教育信息化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教学信息化,教学手段科技化,信息化2.0时代明确指出要在教育过程中要全面适应教育信息现代化,利用现代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适应当代社会需求。

  2.2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2.1目标设置过于单一培养目标是国家根据不同教育对象和教育的总体要求,对被教育对象提出的预期目的和标准,是专业设置的基本依据。一般来说,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这是纲领性文件,是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二是国家高等教育的任务;三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求,主要是指社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四是现阶段我国体育事业的基本情况;五是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六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发展趋势。以往过于单一化的目标设置已经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单一化的培养目标造成了单一化的知识结构,已经很难适应快速的经济发展需要,因此,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重新再定位,要彻底打破培养体育教师为单一的目标模式,要在德智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力争培养出体育专业人才。2.2.2课程设置过于陈旧亟待革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要体现时代特色,在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要充分考虑素质教育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增强体育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于振峰在《21世纪初期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基于本世纪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的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我国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值较大,必修课所占的比重较多,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长时间内无法得到基本的改变,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缺乏特色,也是课程设置存在的又一个问题,人才培养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其中培养质量是关键所在,质量从何而来,主要看其知识结构,课程特色决定人才特色,决定人才质量。影响人才培养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教材更新速度较慢。许多高校体育专业的教材连续数年没有发生变化。当前,体育科学技术正在逐年发生变化,一些著作的观点在当时可能是比较先进的,随着信息技术现代化普及,有些思路、观点和看法需要及时更新和补充。2.2.3传统专业人才过剩,新兴专业人才不足高校虽然培育出了大量了体育人才,但是,传统专业人才较多,新兴的一些专业人才相对较少,结构极其不均衡。主要原因是:新兴专业的成立需要师资力量的投入,而高校某一个专业的设置过程非常繁琐,从申报,到审核,再到最后的批准等需要很多程序,而一些老专业即便是不具有竞争力,但是高校自身也不愿意自减专业数量,这样一来,就造成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市场竞争力,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偏少。

  3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完善

  3.1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

  原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能胜任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修订后的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立足河南,面向全国,夯实本科教育;培养具有师德规范、教育情怀,系统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以及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课外体育锻炼和训练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和较强的体育教育教学能力、体育科学研究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能胜任中小学体育教育及体育相关行业的体育专业人才。从修订后的培养方案可以看出,新的培养方案更加注重立德树人,重点提升学生的品德教育教育,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还能适应国家基础教育需求。在培养学生成才过程中,首要问题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其次,过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修订后的培养目标首先要求学生师德规范,具有教育情怀,热爱并从事喜爱的体育教育事业。调查显示,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有30%左右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从事体育教学工作2~3年后就不再从事体育教学训练工作,大都从事行政、学校管理、经商等,这是目前中小学体育师资严重缺乏的原因之一。再次,过去的培养方案多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对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教学、科研、创新和创业能力学习内容较少,导致学生在创业方面知识和能力缺乏,对学生的就业和创业造成了一定影响。最后,原培养方案重点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方面的能力,更多集中在中小学体育教育领域,人才培养目标比较单一。新的培养方案不仅要求教师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竞赛和体育管理等工作,还包括体育管理、体育健身、体育服务、体育翻译、健康促进等健康产业。健康中国的核心是健康优先,其发展理念是引领文化创新,支柱产业是健康产业。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求弘扬健康文化,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掌握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掌握运动康复、治疗以及设计运动处方的理论和实践技能,带动身边的同学、亲戚和朋友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力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3.2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规格

  过去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规格多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要求学生达到三级运动员的标准,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对普通话和外语水平做了简单要求。新的培养方案从学生素质、知识和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素质方面:要求学生具有人文情怀和健康素养,能弘扬民族体育传统文化,具有强健体魄、积极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专业素质方面要掌握学校体育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具有能够从事学校体育科研的基本手段和方法,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体育教学、训练和管理中的问题。知识方面:要求具备健康生活方式相关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根据不同人群的体质状况,结合运动技能的有关理论,了解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实际需要,制定符合个体的运动处方,在锻炼时间、锻炼强度和锻炼次数方面给予具体指导,并掌握一定水平的体育科研方法,撰写高质量的体育科研成果。能力方面:新的培养方案更加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并要求一定水平的文学写作能力,能将理论和运动实践技能结合,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如有关运动损伤、运动康复、运动比赛等方面的能力和有关体育管理过程中的能力。结合健康优先的理念,要有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和观察力,要结合健康产业的发展需求,积极从事健康产业有关领域,占领新高地,取得新成绩。最后要结合社会服务需求,掌握体育服务的有关技能技术和技巧,从事一定的社会服务工作,比如体育翻译、社会体育指导、运动康复理疗等。

  3.3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

  从表1看出,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为1000学时,修订后为688学时,减少了通识教育课程,为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提供了可能。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学时由736学时减少到400学时,减少了学科基础平台课程比重。专业平台课程由原来的736学时提高到1136学时,学分由46分提高到71分,所占比例由原来的15.42%提高到23%,提高了实践教学课程比例,为体育教育构建教学、训练、实习、就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3.4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意义

  修订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多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培养目标以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训练、比赛以及体育管理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大多从事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目标比较单一,课程设置多集中在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平台课程方面,目标以体育教育专业人才为主。修订后的培养方案注重在健康中国引领下,以健康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体育人才为目标,培养以德为先的道德品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师德规范和教育情怀,不仅掌握体育教学理论方法、课外运动训练竞赛理论和方法,还具有科研能力、创业能力、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以及运动伤害处理与预防等理论和实践知识,并能在健康产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的体育专业人才。

  4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

  4.1解决了当前教育过程与“立德树人”的“脱节问题”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当前教育过程难以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本研究自2014年始,在理论课、技术课、训练、竞赛中,以“课程思政”为理念,以培养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为指引,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通过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集体合作精神和爱国情怀,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是培养学生“立德树人”任务时其他专业所不能比拟的。

  4.2探索了“一三四五”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体育教育专业原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注重了学生全面发展,构建了以“多元化应用型体育人才”为一条主线,以专业理论、专项技术与实践创新创业为三个抓手,设置通识教育、学科专业基础平台、专业平台课程和集中实践环节四个模块,提高学生的学习、教育教学、实践、组织与管理、创新科研等五种能力。新的培养方案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适应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为需求,以健康优先为引领,首先开设思政课程等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营造健康教育氛围;其次开设多元化健康教育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健康教育能力;最后开设有关健康教育实践需要的康复保健类课程,为以后从事运动康复等工作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该方案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科研能力等,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与学的过程,实现持续改进的OBE人才培养理念。在该理念引领下,学校构建了“一三四五”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4.3解决了“平台+模块”的课程设置问题

  学校通过调整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学时比例,提高健康教育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比例,提升了学生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运动康复等方面理论和实践技能。另外,学校实行“校园联赛制体育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固定分组使学生形成独立团队,力图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真实、丰富的运动体验。该模式以发展校园体育文化为载体,通过我校丰富多彩的“华光杯”系列体育竞赛、裁判实习等活动,不仅检验了学生运动技能,同时通过临场执裁体育竞赛,提高了学生裁判理论和技术水平,实现了实习、实训的一体化建设,为构建“一三四五”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4.4解决了体育术科教师、学生的考核评价问题

  为了提高教学工作监控管理和学生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育专业实行“教考分离”考核评价,通过“教考分离”,增强了教师责任意识,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了同学们专项技能水平。为检验体育术科课程教学效果,体育教育专业自2014年开始在排球、体操等项目实施“教考分离”,从2017年开始在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考试全面实施。首先,以善教促乐学,引导专业教师回归教学,回归课堂,打造“金课”,提高教学积极性和课堂效益。其次,以严考促真学,通过专项技能教考分离,实行“以赛促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认可度。最后,以严管促实效,修订教师效果考核评价指标,更好服务教学。学校通过“教考分离”,检验了教师教学效果、学生专项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了“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练”的教学目的,为下一步专业认证奠定坚实基础。

  4.5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相结合,拓宽了学生就业途径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完成正常的本科教学任务,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后,还积极参加了社会认可度较高的相关资格证书考试,包括普通话证、教师资格证、裁判证、武术段位证、教练员证、瑜伽教练员证、健身按摩师证、健身教练证等。自2016-2018年,体育专业学生考取普通话证书的有265人,考取教师资格证的有96人,考取裁判证的有136人,考取武术段位证的有122人,考取驾驶证的有186人,还有其他证书的120多人。

  4.6实现了学科-专业-课程的建设规划

  为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育专业从2013年开始,立项建设了精品课程、重点专业、重点学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品牌专业等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为体育教育专业在教学、科研、训练和竞赛等方面提供了保障,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了课程-专业-学科的整体建设规划。其中,2015年立项建设的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仅有河南理工大学的武术与传统体育和郑州西亚斯学院的体育教育专业;2018年立项建设的重点学科,以体育学一级学科立项的有郑大、河大、河师大,以二级学科立项的重点学科仅有郑大体院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和郑州西亚斯学院的体育教育训练学;2019年立项的河南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体育类专业立项的只有郑州西亚斯学院的体育教育教育专业。以健康优先为理念引领的“一三四五”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较少。该研究成果具备很强的系统性、实践性和推广性。在人才培养总体设计上,它确立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目标,优化设置“平台+模块”的课程方案,构建完善的以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为核心的“校园联赛制体育教学模式”教学体系和以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教考分离”考评体系。另外,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相结合,拓宽了学生就业途径,实现了学科-专业-课程的建设规划,这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汉升,陈作松,王家宏,等.我国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与解读[J].体育科学,2016,36(8):3-33.

  [2]易剑东,熊学敏.当前我国体育学科发展的问题[J].体育学刊,2014,21(1):1-10.

  [3]于振峰,王晨宇,胡法信,等.21世纪初期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体育学刊,2006(3):67-69.

  [4]王剑,柳齐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实践研究[J].体育科技,2018,39(1):94-95.

  [5]唐景丽.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创新[J].山东社会科学,2016(S1):355-356.

  [6]孙义良,王兵,周贤江,等.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创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5):61-65.

  [7]李荣娟,田雪文,陆碧琼,等.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体育产业兴起及“复合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2018,40(5):9-12.

  [8]刘成,尚振波.构建“多能一专”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4(8):75-77.

  [9]安彦伟.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四川体育科学,2017,36(3):128-131.

  [10]龙佳怀,刘玉.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全民科学健身的实然与应然[J].体育科学,2017,37(6):91-97.

  [11]汪晓赞,郭强,季浏.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理论溯源与框架构建[J].体育科学,2014,34(3):3-14.

  [12]易剑东.当前中国体育改革的批判性思考[J].体育学研究,2018,1(2):14-22.

  作者:杨国顺 何祖新 马瑞华 高明信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tiyujiaoyulw/22260.html


    上一篇:社会学视角下体育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下一篇: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田径教学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