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浅谈“80后”:新媒体的艺术方式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文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我对"80后"研究概念的确认过程

从2004年开始关注"80后"文学,我一直在思考对于"80后"概念的确认。由于社会和媒体对于这样一个代际概念的热衷,我实际上承受着一种来自社会的压力。2007年,我受邀到中山大学连续三场演讲"80后一代文学与文化"时,就在概念问题上受到多个学科学者和学生的质疑,这些质疑帮助了我,并提醒我如何把握自己课题研究中的概念限定,以及与社会学既相同又有区别的特点。我当然无法扛起研究这一代人重任,但文学的研究一旦搭上社会代际的列车,你就有一种无法控制的感觉,研究的领域太大太大,一如原野辽阔无涯。于是,在我取得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80后文学与网络的互动关系研究"之后,2009年又有了与熊晓萍教授合作的国家社科基金的传播学课题"80后90后:网络一代的传播方式研究"。我主持成立的"80后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有二十八人的多学科团队,先后在网络青春写作、无厘头文化、新媒体与农二代、新媒体与现代设计、网络新艺术等学科全面开花,拿到了省部级课题六项。我在这样一种群体研究中,始终感到基于互联网新媒体的巨大作用,我深切地意识到,网络新媒体在这一代人身上的深刻烙印。

我在最初开始课题研究时,试图用"四个圆"来限制"80后"概念,即大都市、独生子女、现代消费、新媒体,我以为,四个圆相交的部分是"80后"人群最具有代际特征的人群,我试图用对一个"金字塔"顶尖的关注,来回避对于一代人研究的全面介入——这实际上也是我个人无能为力的巨大范围——何况我一直想把研究限制在文学领域。但我的团队有社会学的博士加入,他们注重实证研究和数据说话的方式影响着我,我们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十所大学的一系列问卷调查,使得我慢慢看到一个网络人群的浮现,即先是1980年到1989年出生的人群可以分为"前80后"和"后80后",正好网络上也有"85后"之称呼。我同时注意到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有"两个十年":一是"技术的十年",二是"普及的十年",前者是1994年到2004年,后者是1998年到2008年。而1985年出生的人,正好在十四岁青春期是遭遇互联网在中国一线城市进入家庭,国外大量的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在青春期接触互联网,与他的思维等多种方式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关系。我们暂时将研究人群的目光向后推移,"90后"开始进入视野,下限终于落在1994年,因为,他们的十四岁与2008年重合。无论这样一种界定如何需要在不断的质疑中去发展,其实我都看到了有一种力量在明里暗里地推动着我和我的团队,那就是互联网,就是网络,就是新媒体。

新媒体是新一代人成长的核心关键词

可以断言,没有互联网,没有网络等新媒体,就没有这一代人。因为,"80后"乃至"90后"正是网络的一代、新媒体的一代。

"80后"与"90后"之间有着历史、时代和社会的延续性,这是他们之间代际特征延续可能性的前提。而在延续间,却依然有着代际差异凸显的可能性。我对"80后"、"90后"一代有两个定义,如果说"80后"是"从平面印刷媒体向数字新媒体过渡"的一代和"价值断裂"的一代,那么"90后"就是"完全数字化"的一代和"重建价值的一代",同时又是更加自我的一代,也可能是更加远离传统并试图探寻新价值观的一代。无论定义如何在发展修正中,一个趋向是明显的,即他们共同拥有的数字化背景,以及这种背景的不断深化。

具体地说,"90后"与"80后"相似,均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不同的是,"90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同时也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所以"90后"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是在网络中成长的一代,迷恋网络,依赖网络是其主要特征,并且依靠网络创造出众多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体现为网络青年亚文化,如山寨文化、恶搞文化、网络语言文化、自拍文化、迷文化、情色文化、宅文化等等。"90后"网络生存的平台主要有网络音乐、网络新闻、搜索引擎、即时通信、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电子邮件、博客应用、社交网站和网络文学等等。他们喜欢平等互动,喜欢与成人一样拥有自己的话语的空间,喜欢自由无限的沟通,网络为他们提供了这一完美的空间。

也许,重要的还不是他们热衷的形式,而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风貌,有时也是一种时尚,一种往大里说的"时代风尚",看似肤浅,其实深刻,看似形式,其实本质。比如,网络精神:自由共享、草根平等互动,对一代人的牵引;比如,网络气质:游戏搞怪无厘头、自恋自夸无权威,对一代人的熏陶;比如,网络信息:海量巨大、搜索引擎、无限链接,对一代人的训练——何况,还有身体方面的变化①,浅近醒目一点的是城市网络一代青少年的青春期普遍提前了,大人容易忽视的则是他们的大脑神经发生了潜在的变化。最近,有一本美国学者的专著《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② 被报纸媒体大量转载介绍,其行为本身其实就可玩味:走向行业低谷和颓势危机的纸介媒体,在"四面楚歌"中仿佛看到了一支援军,至少是一种声援,一种安慰,它仿佛告诉世人,还是纸介媒体有益,还是纸介媒体靠谱。该书尽管属于科技悲观论一路,但它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医学论证却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网络一代已经被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从阅读方式到思维方式,从写作方式到伦理方式,从记忆方式到情感方式——关键是学者卡尔的投入、焦急和忧虑,使得所有对互联网弊处的有理有据的分析,在可能言过其实的情状下,显得那么真实,那么彻底,那么无法挽回!在卡尔的著作里,我可以看到波茨曼《娱乐至死》的影子,我毫不怀疑技术悲观主义的作用,就像我一向认为文化保守主义也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平衡作用一样。但这并不能抵抗一种技术革命的到来,更何况互联网的出现代表着一种媒介转型时代的到来,一如从前"蔡伦纸"的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新的文明正是藉此而生而蔚为大观的。

其实稍稍观察一下我们身边的孩子们,新媒体的影响俯拾皆是,比如几乎所有孩子对除电视以外"两屏"的喜爱,电脑屏幕和手机屏幕;几乎所有孩子都可以"一心几用":开着电脑做作业,塞着耳麦听音乐,敲着键盘Q网友,恰恰与从前"专心致志,一心不可两用"背道而驰。网络新媒体与网络新一代,如影随形,你不承认都不行,因为你完全可能OUT了。

新的艺术方式将生成全新的艺术

对此,当今文坛并没有足够的认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看法是,传统的纸介媒体的文学依然是主流正宗的,现在虽然有新媒体新读者新趣味,但都是传播方式的问题,只要加强新的传播方式和平台的建设,传统文学魅力依然,更有甚者是坚持传统纸介文学的古典精神,认为要坚守,因为它们不容于网络新媒体。我可以想象古典传统与现代网络的分道扬镳的未来,也许我们需要一种小众的艺术,也许我们需要一种为高端精神追求服务的艺术,也许我们也永远需要一种纸介书写的语言艺术。但坚守有时可能与保守画等号,也有意义,但要承受不断边缘化小众化的可能。当今文坛愿意因此放弃青少年,放弃新媒体吗?

欧美各国传统报业2008年以来的全面滑坡现实,对我们今天的文坛当有借鉴意义。尤其是被称为报业强国的美国。专家学者普遍认为,近于崩溃的美国报业警示后人:数字化的转型是大势所趋,纸介媒体几百年的垄断地位往往会造成一种"虚幻感",顺理成章的通行做法往往分为两步走:一是强调内容为王,比如对报纸Newspaper,认为new比paper更重要;二是将new即内容从平面媒体转化为新媒体的网络电子版,就像当下中国多数报纸一样,以为就此万事大吉了。其实,美国的报业正好忽略了网络新媒体的文化气质问题,他们没有意识到,平台的变化不只是形式,而是一种空间气场的变化,一种具有革命意义的本质变化。比如大众传播方式的变化:从"集中控制式"转变为"参与式";从"单向传播式"转向"协议式";从"信息中心式"转向"网络虚拟社区式"。截然不同的新媒体传播生态环境由此形成,而这些根本性的变化却被大多数人忽略了轻视了,从而使得美国报业坐失良机,酿成大错。

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我们将得到何种启示呢?抑或用中国国情来做"障眼物"?

现实的要求是,我们如何找到传统艺术与新媒体的结合点,传统艺术精神融入新媒体"空间气场"的可能性,新媒体的文化气质是什么?肯定不是神马浮云,肯定不是洪水猛兽,因为新一代的艺术消费者和生产者不管你是否愿意,他们义无反顾大步前行,大有将旧媒体弃之如敝屣之势,难道中老年一代只有望洋兴叹之归宿吗?

我们还应当看到新媒体无论在艺术消费和艺术生产上都有着前所未有的方式和成果,旧媒体的理念是:真理,只有一个来源;而新媒体的理念则是:真理有多种来源,我们会把它找出来。新媒体的广场狂欢使得所有人都有成为艺术家的可能,新的艺术具有了新的生成的多种可能。瞧瞧吧,"80后""90后"网络新一代青春成长和审美趣味流变,恰好与网络新媒体发展历程相伴而生的一条近于吻合的轨迹线吧!1995年,1980年生人十五岁,刚好处于世界观形成期,网络游戏传入并影响中国;1996年,起始于1994年的哈日哈韩文化大行其时;1999年,以韩寒、春树、郭敬明、张悦然为代表兴起青春文学,"80后"喊出"自己写,自己读"的口号;2002年,"90后"十二岁,"火星文"出现,网络造就独立的虚拟空间,"非主流"为年轻人所青睐;2004年,网络歌曲成为年轻人"慰藉心灵"的最爱;2005年,"超级女声"等"选秀"节目风靡全国;2008年,"宅男宅女"现象成为话题;2009年,青春偶像剧等"快餐文化"消费开始流行;2010年,"开心农场"受到追捧,手机"微博"成为时尚——迅捷更迭的审美趣味隐含着"80后""90后"艺术期待的多变选择,同时也意味着当代艺术生成的多种可能。

这,也许就是本文的期望所在,也是写作的意义所在。

注释:

① [英]彼得·格鲁克曼:《错位》,李静等译,35页,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② [美]尼古拉斯·卡尔:《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刘纯毅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wenxuelw/2440.html


    上一篇:使徒:劳马小说中的傻子形象
    下一篇:浅谈阿尔贝•加缪在文学上的接受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