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师职称论文简述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2)
(2)工程项目风险的分析措施
1)分析工程项目风险资料
根据工程项目风险的估计结果,结合项目的风险资料,确定工程项目风险的性质,确定适合的评价方法。
2)确定风险评价基准
风险评价基准是针对项目主体每一个中风险后果确定的可接受水平。风险的可接受水平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可以由经验丰富的专家确定,也可以由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人员确定。
3)使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该项目的整体风险
根据风险评价方法确定单个风险,然后根据风险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对其进行加权,确定整个项目的风险水平。
4)作出工程项目风险的综合评价
将得出整个工程项目的风险水平与风险评价基准对比分析,确定项目风险状态及风险管理策略。
4. 工程项目风险应对及监控措施
4.1 工程项目风险的应对措施
在对施工项目进行风险识别和衡量之后,应根据施工项目风险的性质、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以及承包商自身的状态和外部环境,针对各种风险采取不同的防范策略。常用的防范风险策略有回避风险、转移风险、自留风险、利用风险。
(1)回避风险
回避风险是指承包商设法远离、躲避可能发生风险的行为和环境,从而达到避免风险发生或遏制其发展的可能性的一种策略。
(2)转移风险
转移风险是承包商通过财务手段,寻求用外来资金补偿确实会发生或业已发生的风险,从而将自身面临的风险转移给其他主体承担,以保护自己的一种防范风险的策略。因而又称风险的财务转移,一般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的合同转移。
(3)自留风险
自留风险是指承包商以自身的风险准备金来承担风险的一种策略。与风险控制损失不同的是,风险自留的对策并不能改变风险的性质,即其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的严重性。
(4)利用风险
利用风险,是指对于风险与利润并存的投机风险,承包商可以在确认可行性和效益性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承担风险并排除(减小)风险损失而获取利润的策略。如前所述,投机风险的不确定性结果表现为造成损失、没有损失、获得收益三种。因此利用风险并不一定保证次次利用成功,它本身也是一种风险。
4.2 工程项目风险的监控措施
风险监控就是通过对风险规划、识别、估计、评价、应对全过程的监视和控制,保证风险管理达到预期的目标,是项目实施中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考察各种风险控制行动产生的实际效果,确定风险减少的程度,监视残留风险的变化情况,进而考虑是否需要调整风险管理计划以及是否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
结论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个环节融会贯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可以从整体和部分两方面进行分析。从整体上讲,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应对及其监控四个环节,同时注意各环节的方法的选用。从部分上讲,掌握四个环节之间的关联性,注意前后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
参考文献:
[1] 沈建明. 项目风险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 刘文.加强工程风险的管理[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6).
[3] 蒋晓静,黄金枝.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与风险监控研究 [J] .建筑技术,2005(7).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iangmuguanlilw/15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