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浅谈如何建立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项目管理: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 要: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施工系统包括技术、社会、经济三个分系统,具体包括施工项目组织形式、项目经理部的工作制度、项目内部的核算和经济承包、项目内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动态管理,以及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期、质量、成本和安全控制等问题。控制好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因此,质量控制、造价控制、进度控制、安全控制等质量控制体系就是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工程项目 施工 质量控制

引 言

建筑工程量比较大,涉及面积广,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的质量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直接的影响。多年来,因为劣质工程的返修发生的材料、资源的浪费数量巨大,使得用户蒙受了不必要而且巨大的经济损失;因为劣质工程而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令人痛心。因此,必须严抓工程的质量管理,从而保障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这就要求必须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

一、项目质量管理中的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成本控制是事先控制,即对将要发生的成本消耗在施工前进行控制,是在不影响项目工期、质量和安全的条件下,将项目的实际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的一项工作。

1.组织措施。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组织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工程技术部门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和进度的负责部门,应在保证质量、按期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先进技术,以降低工程成本;经营部门要管理合同实施和合同管理工作,负责处理工程赔偿问题;经济部门应注重加强合同预算管理、工程预算收入;财务部门主管工程项目的财务收支情况,合理调配资金;项目经理部的其他部门和班组都应精心组织,为增收节支尽职尽责。

2.技术措施。技术措施,即制定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这些措施包括: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械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动施工的组织,而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在施工过程中要力争寻求各种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技术措施;严把质量关,杜绝返工现象,缩短验收时间,节省费用开支。

3.经济措施。经济措施包括人工费用控制管理、材料费用控制管理、机械费用控制管理。项目经理部是项目成本控制中心,要以投标报价为依据,制定项目成本控制目标,各部门和各班组通力合作,形成以市场投标报价为基础施工方案,经济优化、物资采购优化、劳动力配备优化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

二、项目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质量控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坚持质量第一;坚持以人为控制核心;坚持预防为主;坚持质量标准;坚持全面控制。

1.制定质量目标,设置质量控制点。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必须制定质量目标,根据质量目标而事先确定一些重点控制对象、关键环节或薄弱部位。在质量控制点的选择过程中,一般更加关注那些技术难度高、对质量影响大或者一旦发生质量问题产生危害广的部位作为质量控制点。在确定质量控制点后,施工企业技术人员要事先分析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再针对这些原因有的放矢地制定对策措施进行预控,以保证工程质量。

2.加强工序及工序间交接管理。施工过程是由相互联系的一系列工序组成,而每道工序都有五大因素,即人、设备、材料、方案和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对上述五要素的控制和管理必须落实到每一道工序的质量管理之上,根据工程特点,找出对工序施工质量有影响的主要因素,依靠完善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完成工序的质量控制。由于各道工序之间相互关联,因此,必须要做好工序交接,完成交接程序,这是进行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3.强化对人的管理。作为保证施工质量的人,是直接参与施工过程的管理者和操作者,一方面要确保其在操作的过程中不产生或少产生失误,另一方面要具有充分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的能力。首先,必须以态度、管理能力、技术、施工经验为次序精选合适人员;其次,以个人专长、生理及心理特点为依据对人员做出合理的组织安排,实施人性化管理,改善工作及生活条件,以确保工作人员处于最佳状态;再次,对所有工作人员要有计划地组织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以适应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工艺、技术、设备和规范的要求;最后,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是健全和完善责任人签字制度、责任文件存档制度以及追究当事人责任等问责制度。

4.加强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对于材料的质量控制,首先要抓好源头控制,这一方面需要精选采购人员,挑选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较高质量鉴定能力的人员负责各种材料的采购;另一方面要掌握各个厂家生产材料的详细信息,优选供货厂家。其次,材料进场时,要加强检查验收,并且要对材料做二次鉴定,鉴定不合格不能在施工中使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iangmuguanlilw/1682.html


上一篇:浅析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下一篇:基于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