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与造价的关联性及重要性
摘 要: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核心是有效控制成本,为了最大限度的取得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经营目的,必须加强各个阶段的有效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是有效控制建筑投资的重要环节,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实体的形成阶段,这一阶段的造价管理直接决定着工程最终结算。对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应进行系统的分析不断提高造价管理工作的质量,让建设单位的建设资金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
1. 编制施工成本计划与成本管理
1.1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根据项目部与企业签定的内部承包合同,项目部经济核算结果,施工组织设计、机械设备及利用情况,工程所需材料消耗及劳动效率情况,以往类似工程实际执行情况和有关经济指整理标、完成情况的分析资料等,项目经理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在充分理解本工程的特点、重点、难点后,研究制定合理可行的降低工程成本的具体措施,并预测采取这些措施后取得的经济效果,以制定降低成本的目标,并不断测算调整,编制出本工程项目的成本计划,并将其细化分解到分部分项工程上去,从而落实经济责任,权力、利益具体化。在具体施工实施过程中,不断将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相比较,考核工程项目成本计划的执行和完成情况是否与预期目标有偏差,及时调整修正成本指标。
1.2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
在做好项目经济核算工作及制定出成本计划基础上,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达到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利用成本分析方法找出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偏差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与变化发展趋势,进而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或消除不利偏差。造成偏差原因主要有:人工成本偏差、材料成本偏差、机械成本偏差、施工管理偏差,因此要尽量减少目标偏差,偏差越少,控制管理的效果越好。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利润逐年下降,低价微利现象屡见不鲜,面对这样局面,工程索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项目管理更加应该重视索赔。工程索赔主要包括:工程变更、施工条件的变化、业主违约、工期延长、拖欠工程款、工程暂停、终止及材料涨价、赶工等。项目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始终做好资料的积累工作,建立完善的资料记录制度,认真系统地收集积累施工进度、质量及财务收支资料。一旦发生索赔项目,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28d)根据合同条款及时整理出一套强有力的索赔凭证资料,提高索赔成功率,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施工阶段管理控制
2.1严格审核施工组织设计
作为保障工程造价的纲领性文件之一,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时要综合考虑项目的各种因素,如项目的性质、规模、工期要求以及施工条件,尤其是施工条件是影响施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地质、气候条件、材料供应和运输等情况对施工方案的确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施工方案以及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完成之后,需要相关人员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更正,保证最终方案是在保证质量、工期的前提下最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的方案。施工过程中,如果实际的施工与施工组织计划出现偏差,应及时地采用科学的纠偏与改进措施,以获得工程造价控制的主动权。
2.2加强工程进度控制
拖延工期时间越长,管理费、人工费等各种费用支出就越大。狠抓管理,控制住合理工期工程造价就有所降低。合理组织施工,正确安排施工工序是保证工期的重要条件。加强施工现场的组织协调,把大型机械和中小型机械,把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结合起来,合理确定材料、机械、资金及劳动力等最佳组合方式,搞好物资的合理调运,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节省人力、物耗、降低成本。
2.3从费用支出上控制成本
2.3.1对人工费用支出的控制
对于人工成本的控制,应本着既满足施工需要,又例行节约开支的原则,以预算定额和取费标准作为控制依据,引入劳务市场化机制,劳务队伍市场准入制度。内部建立竞聘上岗,双向选择,能进能出,工效挂钩的自主用工机制,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的数量比例,适时安排人员进退,压缩零散用工和辅助用工。
2.3.2对材料费用的控制
材料费约占工程总造价的50~70%,材料费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内容。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材料消耗定额和工程进度安排用料,限额领用,并对材料使用量上进行监督,防止浪费,合理使用资源。由于造价控制工程师对常用材料价格比较熟悉,在实地考察材料价格时,能够向业主推荐实用、美观、优质,价格比较适中的产品,以供业主进行选择。待业主确定使用某种产品时,会同三方实地考察价格,在验证价格后,再签订材料价格组织进货。这样既保证了材料价格的真实性,又保证了材料的质量,避免了劣质材料进入工程,通过材料价格的控制而降低了工程造价又有效地保证了工程质量。
2.3.3对其它费用支出的控制
这里所说的其它费用,从费用的习性上看是固定费用或可变费用,从费用的用途上看大部分是期间费用。要控制好管理费用的开支,实施好项目经理审批制度和财务审核制度。另外,项目经理部应该做好内部竞争和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做到有备无患,避免因业主索赔导致额外损失。
2.4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在施工中,返修工程越多,工程费用就越多。必须实行施工现场管理责任制,搞好整修项目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及隐蔽工程的检查监督和质量验收,否则很难及时发现和找出问题,以保证工程质量。
2.5加强工程变更管理
严格控制工程变更,不准随意变更批准图纸,不准随意提高设计标准。即使是必须进行的变更,也要严格按程序进行,避免发生工程管理人员只管签证,不管算帐的问题,造成投资失控的严重后果。
3.要加强索赔意识及熟悉索赔程序
3.1索赔
顾名思义就是甲方或乙方权益受到侵犯时,超出或改变施工合同约定内容,向对方要求对自己失去权益所做的经济赔偿或工期等其他方面的补偿。
索赔首先要建立在合同的基础上。这就要求现场层层机构及有关人员应对合同基本条款,含整理盖内容深入了解,增强全员的合同意识。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组织施工生产,切实维护合同赋予的权益。
工程索赔分为费用索赔、工期索赔。其中,费用索赔是重点。工期索赔只是要求业主方对施工方工期的合理顺延,这只能使施工单位工期得到补偿,但是,由此造成的工期损失只能通过费用补偿来实现。关于费用索赔涉及内容很多,下面分别说明:
3.2因发包人原因,造成工程停建、缓建,因甲供材料、设备、资金、技术资料等未能按期到达致使施工单位停窝工的,应向甲方进行停窝工损失补偿。
3.3因变更设计等原因造成建设项目变化等原因,除非合同另有规定,否则,由此引起的损失应向甲方索赔。
3.4施工期间因施工材料、设备价格上涨,人工标准提高等原因造成工程造价提高的,应向甲方索赔。
4.工程竣工结算管理
工程造价最终由工程结算确定,而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结算中一般都存在着高估冒算的现象。所以,在工程竣工结算时,建设单位相关人员一定要坚持各方依照合同办事,对于没有包含在施工图上并没有施工签证的部分不予计算。工程竣工结算是重点审查变更签证单,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审查变更签证内容是否符合规定,签字是否齐全,手续是否符合规定,手续不全不予计算;审查内容是否清楚,变更签证应资料齐全,内容表达清楚,对变更的原因、部位、数量,以及特殊情况的技术处理意见等都有详细记录;审查变更签证是否准确,是否将不属变更签证范畴内的签证列入结算内;审查施工单位因自身原因的返工和超出图纸范围的项目纳入竣工结算。
5.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必将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形成一套可行的、科学的、先进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必将走在国际前列,并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巨大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iangmuguanlilw/188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