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项目管理: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支柱行业之一的建筑业也以呈现崭新的姿态,随着建筑业市场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就更引起关注。建设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工程的适用性和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建筑工程质量一直是工程建设中尤其突出的问题所在。本着搞好建筑工程质量的目的,本文提出几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质量管理;项目管理

引 言

建筑工程是百年大计,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并有可能对国家、消费者的生命财产造成直接损失。建筑物是产品,但不等同于一般产品,因为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施工企业、建设单位的长远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安全。面对市场经济日趋发达的今天,工程单位应深刻认识到建筑施工的重要意义。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加强项目管理手段是扩大建筑市场占有率,树立单位信誉的根本途径。认真抓好项目管理中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把关转向事前预防控制,严把质

量关,确保工程质量稳步持续地提高。

一、建筑工程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对项目施工而言,质量管理与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有意思。在质量管理与控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施工方案的控制

一个优质的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不仅需要在施工中强化管理, 精雕细刻,而且与设计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设计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使用,必须从初始设计阶段,就十分注意提高设计水平,保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先进性,选择两种以上的多个初步设计方案, 综合比较,选取最佳方案。施工方案是整个建筑工程的指引,没有科学的工程方案作为参照,整个施工作业是难以完成的。在施工方案编制时需要关系到的内容包含全部施工环节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策略、质量检测等等。在编制设计方案时必须把技术作为重点参考,对于存在的施工难题、经济效益等问题,需在方案设计环节给予正确控制,全面实施有效的技术、工艺、操作、管理、经济

等措施外维持良好的工程质量。

2、施工材料的控制

建筑工程中所用的水泥、砂、石、木材、金属、沥青、合成树脂、塑料等统称为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建筑质量的好坏。材料是构成完整建筑的基础,没有高质量的材料是无法达到预期建筑效果的。对材料质量的审核需要尽早进行控制,工程单位可积极搞好源头控制,选择专业的采购人员以把握好选购材料的质量,尽早鉴别出各种材料的优劣。尤其是近年来,许多新型建筑材料的问世,替代了传统的建筑材料,不仅降低了建设工程成本, 缩短了工期,也为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途径。对新型建筑特别是防水材料的选用应在充分试验,切实可行的基础上选择。对没有成功经验的新型材料应避免使用。

3、施工设备的控制

机械设备是建筑工程必须具备的作业工具,其能够完成许多人工无法处理的施工问题。第一,保证设备运用准确,这是机械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于使用到的机械设备,操作者必须要熟悉其具体的使用性能、操作标准、控制方式等等,若对于设备的操作准则要求未能全面掌握则进行操作施工,则造成的问题将越来越多,给工程施工带来了巨大的阻碍。这就需要工程单位定期对操作人员加以培训,提高其专业的操作技能,对于机械设备能够及时调控操作。第二,定期搞好设备维修,这是机械管理的基本要求。机械设备正常的磨损或故障、不按规程的操作、仪表失灵检测设备精度失控等,都会引起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造成建筑工程的质量事故。我们必须要结合设备的实际情况,综合采取清洁、润滑、紧固、调整等措施,对设备加以全面维护调整,使设备的使用时间更长。

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工程施工阶段,技术管理工作是工程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方面,技术管理工作贯穿施工的全过程。为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1、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对于建筑工程有着重要的意义,指施工前,技术人员对施工工人进行技术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其主要作用在于保证参与项目施工的人员能够从多方面了解工程的要求,如:设计情况、结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标准等,为工程项目的设施做好足够的准备,这样才能保证项目操作达到理想的状态。同时把设计要求、

技术标准、工艺操作规程等转换成具体而明确的质量要求,并在质量检验中正确执行。技术交底是一项经常性的技术工作,有时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形式合理选择。技术必须参照多个方面内容,如:设计图纸、施工组计、质量检验、验收规范、操作工艺等,可根据需要结合图表、实样、现场示范操作等综合反映问题。

2、技术管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取控制措施则需要坚持把工序质量控制当成核心,对每项施工工序积极完善的原则。这主要是由于建筑工程时由每个小部分组成,每道工序都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技术人员做到边施工边指导,对重要结构如承重柱、主梁等部位应加强技术监督,它包括轴线的控制,混凝土的制备、浇灌、振捣、养护等一系列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而各道工序的组成结构都涉及到了人员、设备、材料、方案、环境等等,控制施工质量时也必须要围绕这些因素开展工作,从而准确把握好质量的控制点,结合工程的实际需要来加强影响质量因素的控制。施工时需保证良好的工序交接,对程序内容及时讲述清楚,从根本上加强质量控制。

3、人员队伍建设

在建筑工程施工方面,人是主要的施动者,也是策划者。因此人的因素是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中的一个核心的因素。人的因素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工程项目负责人的综合素质及职业道德。提高施工一线技能工人的职业技能和基本素质是提高施工企业整体素质、保证施工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但在中国建筑施工领域,农民工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工程建设的"主力军",而这支主力军的素质却令人担忧。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较低,且大部分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因此,由于缺乏质量意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的也比较多。另外施工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也是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都可能造成技术工作出现漏洞。建筑管理人才缺乏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人才相对不足,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和重要行业管理人才严重匾乏;人才结构失调;人才布局不合理;优秀管理人才流失势头不减;管理人才制度、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存在严重缺陷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业的深层次发展。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项目,选好施工队伍尤为重要。建设项目应普遍实行招标制,通过招投标尽可能选择专业队伍或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承建,确保工

程建设项目按国家现行专业质量标准、操作规范施工。

三、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和相关的影响因素,为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1、强化质量意识,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果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建筑工程的质量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要使建筑工程的施动者树立一个良好的质量意识。因为质量意识是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搞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的一项。建筑工程质量涉及到多个方面,是一个由多部分、多层次、多因素组合的整体,因此,必须从筹建协调到具体施工全过程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

和措施,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2、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应事先对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加以控制,而不能是消极被动的,等出现质量问题再进

行处理。所以,要重点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的事先控制和事中控制,以预防为主,加强过程和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

3、法律法规方面的因素

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分三个层次,即基本法律、行政法规、规范标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执行不力,是产生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问题的社会原因。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执行不力,是产生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问题的社会原因。因此要强化法律法规可操作性;完善条例细则;不断更新验评标准、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强制性标准

等规范标准;使其执行起来更到位,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

4、监理方面的因素

建设工程监理直接负责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因此监理工作对建筑工程质量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但目前我国监理工作存在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为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埋下了隐患。为此要继续完善建设监理制度,提高监理水平,使监理工作责任真正落实到位,随时更新提高监理单位的技术装备和检查手段。

结 语

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只有做各环节的有效控制,才能使建筑工程的质量达到最优,才能真正搞好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对于目前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必须从各个方面找出原因,认真分析,不断进行改革和加以完善,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更

好地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探讨[J].经济师:。2003(9):277.

[2]李子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J].中州建设。2006(2):66.

[4]白锋。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与安全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钱胜。建筑工程质量及事故问题。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iangmuguanlilw/1885.html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与造价的关联性及重要性
    下一篇:浅谈施工企业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