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工程造价与建筑市场关系的认识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项目管理: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随着我国建设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关体系与规定正在不断完善,相信在以后的数年里,对于该领域的市场制度规范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优化的环境。其中,工程造价方面的问题,一直都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它的状态直接关系着该行业有序的发展,但是目前其某些方面的缺陷,亟待解决,笔者通过对工程造价与建筑市场关系出发,从他们之间的认识进行探索,希望能对其做出一些改进。

关键词:工程造价;建筑市场;思考

一、工程造价与建筑市场概述

1.1工程造价与建筑市场定义

所谓工程造价,指的是在进行一项工程建设时,所消耗的总资金数额,由于建筑工程是由多项施工技术共同组成的,因此工程造价具体包扩:基础建设造价、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等;而建筑市场是对整个建筑行业中各行业的产品进行交换的场所,是各自之间关系的统称,其作为我国整个市场体系中的一员,包含以下内容:按照区域范围看完分为国外市场、国际市场、城市市场、乡村市场等;按照相关产品的形态可分为实物建筑产品市场和非实物产品市场等[1]。

1.2工程造价与建筑市场特点

由于工程造价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环节,因此其特性是由工程建筑决定的,具有内部结构明细、不确定性、数额大以及一定的兼并性等特点;而建筑市场作为整个市场中的一员,具有类似的特性:内部结构复杂、各环节相互独立性、稳定性、有效性、市场交易频繁性以及交易量巨大性等特点。

二、工程造价与建筑市场关系的认识

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其最主要的两部分是各项的价格和市场的范围,这两部分决定了市场的发展,然而,一般情况下,建筑市场的范围基本都是确定的,没有多大变化,因此,价格的多少决定了建筑市场的发展状况,而最终价格又是以工程造价作为参考的;而建筑市场为建筑行业提供了公平竞争的环境,平衡着建筑材料等的价格。由此看来,建筑市场之间的关系就一目了然了,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着的。

但是以目前的情形,二者的关系却因为自身的不足导致之间的关系不再那么紧密,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一、 工程造价中不存在竞争,导致自身的稳定受阻,也因为这,好坏不能完全被区分,使得自己没有前进的动力,停滞不前;

二、工程施工,作为一项招标工程,由于不存在竞争,整个行业只考虑盈利情况,而不再注重工作效率,在这种情况之下,还伴随有"只接不做,投机倒把"的不良现象,不利于建筑市场的结构的稳固性;例如: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招标时,常用手段就是:不择手段,而不是通过竞争。因此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将工程揽到自己手里,但是在这之前,他们又不会对该工程进行系统分析,估摸工程造价的多少,再来决定是否"竞标"。而相关投资单位,按照的却是现行的相关文件进行定价的,这二者之间存在的巨大差额,在浪费资源的同时,也诱使整个市场走向衰败。

三、由于建筑市场与工程造价之间关系不牢靠,导致整个市场的资源分配不均衡,长期以来,建筑单位,也即承包方,一直掌控着工程建设资源,这样,他们就控制着整个行业的工程造价,而不再是由市场自身决定的。

四、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的暴利行业之一,在利润方面存在很大的空间,但是这种"真空表象"却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容易造成社会动荡。由于该层面制度的不够完善,造成建筑市场中的部分产品以不合理降价方式的运行,再加上目前国内的情形——以自身的人际关系网进军建筑行业,缺乏专业理论知识作为工作基础,这些,都会在成整个市场崩盘,那么辛苦建立的这些,都将以泡沫的形式消亡,不利于整个市场的发展。例如:在当今的整个市场中,材料供货方们稀土资源的贱卖,他们对于建设材料的成分廉价买卖等;而一些比较普通的建筑材料的价格却只增不减,都是因为他们不正当的操控手段造成的。

三、工程造价与建筑市场关系的思考与完善

由于工程造价和建筑市场之间的特殊的关系,笔者认为应该将工程造价作为主要的突破点,通过对其自身的不断改革与创新,来推动建筑市场的改革,完善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相互发展。以下将从两方面进行研讨:

3.1以政府为主导,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

工程造价,作为整个建筑体系的核心,关系着项目承接、项目施工、监理建设体制、合同工程管理等体系的健全,光靠企业内部之间的自我完善,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他们是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一旦体制进行改革,那么他们的利益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各级政府从长远的角度去看待建筑市场,就应该主动深入对工程造价的改革,去引导整个建设市场的前进方向。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着手对于政府的部分投资与融资干预制度的建立,杜绝一些不正当,不合理的工作机制,并扩大投资的渠道,构造公平、公正的氛围;对于比较重大的项目,应该引进公众力量(包括比较权威的该类机构和专家人员),通过他们来实施监督措施;另外,增加评价环节,当项目完成后,工程造价与实际进行对比,深入探讨超出部分的方面,并进行总结,最终实现资金多元化和正常化。

例如:深圳市政府为了当地的建设市场有利发展,发表了《建设资金多元化制改革》条文,针对工程造价的各环节,加大了其监管力度,在扩宽资金投入多元化的同时,他们还引进了以前不曾考虑的公众力量进行管理,经过时间的考证,取得了不小成就。

3.2 以国际优点为辅,深化教育改革

对于该领域,教育部门也应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该领域人才的培养,和教育部门息息相关,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对国外先进的工程造价方面体制制度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当前我国的现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将总结的经验融入运用到教学体制之中,为该领域输送能力更加强大的技术人员,从其基础上维持工程造价领域的创新,其作为最基本的方面,应该受到社会各层面的重视。

例如:我国部分地区引进了国外的一项先进计价模式,为工程造价的计价进行了改革,他们在估算时,为每一部分设置了工程多少的清单,详细记录了各笔费用的设置情况,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利润的量化不均匀的状况,从根上解决了许多相关问题,目前,这种方法受到极大重视,已被广泛运用与实际生活中[2]。

从这个事例,大家应该看到,国外这些方面确实存在优势,不应该被忽视掉。相关人员应该加强教育对这方面的投入,从人才这个途径,为工程造价注入新的元素。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市场关系着该行业的生死存亡,而建筑市场又和工程造价的机制息息相关,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相关企业,应该看到当前整个行业的软肋,应该按照科学有效的改革措施进行体制改革,推动整体的良性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笔者希望对于自己的思考结果,能够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孙振涛.浅议工程造价创新发展[J].建设科学,2010(2)。

[2]肖明辉. 深化改革建筑方案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2010(12)。

[3]包艳琴.工程造价的现状与再造[J].建筑技术教育,2010(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iangmuguanlilw/1929.html


    上一篇:绿化工程的质量管理
    下一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