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模板工程质量 加强施工技术与措施
摘要: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是主体结构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高支模板。模板施工技术与措施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造价和效益,它是推动我国建筑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对支模工作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关键词: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措施;设计参数
1概述
1.1模板工程
指新浇混凝土成型的模板以及支承模板的一整套构造体系,其中,接触混凝土并控制预定尺寸,形状、位置的构造部分称为模板,支持和固定模板的杆件、桁架、联结件、金属附件、工作便桥等构成支承体系,对于滑动模板,自升模板则增设提升动力以及提升架、平台等构成。模板工程在混凝土施工中是一种临时结构。
模板的分类有各种不同的分阶段类方法:按照形状分为平面模板和曲面模板两种;按受力条件分为承重和非承重模板(即承受混凝土的重量和混凝土的侧压力);按照材料分为木模板、钢模板、钢木组合模板、重力式混凝土模板、钢筋混凝土镶面模板、铝合金模板、塑料模板等;按照结构和使用特点分为拆移式、固定式两种;按其特种功能有滑动模板、真空吸盘或真空软盘模板、保温模板、钢模台车等。
1.2模板工程之所以受到重视,并努力提高和改进其工作和使用性能,与它在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性是分不开的。
首先,混凝土施工中模板工程费用比重很大,约占混凝土总造价的15-30%。在无筋或少筋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约占5-15%。模板制作与安装劳动消耗量约为28%-45%(一方混凝土中的劳动量)并消耗大量优质钢材和木材,模板的作用,还常常表现于控制施工进度上,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根据一些工程的统计,模板的拆装时间,约占总施工周期的35%。模板工序在许多情况下是施工网络图中的关键线路,模板工艺的改进常常可以加快施工进度。
2设计参数计算与确定是建筑模板工程的先决条件
2.1模板工程的设计计算
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钢模板及其支撑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其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1.0。组合钢模板、大模板、滑升模板等的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大模板多层住宅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和《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的相应规定。木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其中受压立杆除满足计算需要外,且其梢径不得小于60mm。模板结构构件的长细比应符合的规定为:受压构件长细比要求支架立柱及桁架不应大于150;拉条、缀条、斜撑等联系构件不应大于200;受拉构件长细比要求钢杆件不应大于350,木杆件不应大于250。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等作支架立柱的规定为:连接扣件和钢管立杆底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GB15831-2006)的规定;采用四柱形,并于四面两横杆间设有斜缀条时,可按格构式柱计算,否则应按单立杆计算,其荷载应直接作用于四角立杆的轴线上;支架立柱为群柱架时,高宽比不应大于5,否则应架设抛撑或缆风绳,保证该方向的稳定。 用门式钢管脚手架作支架立柱规定为:几种门架混合使用时,必须取支承力最小的门架作为设计依据;荷载宜直接作用在门架两边立杆的轴线上,必要时可设横梁将荷载传于两立杆顶端,且应按单种门架进行承力计算。支承楞梁计算时次楞一般为两跨以上连续楞梁,当跨度不等时,应按不等跨连续楞梁或悬臂楞梁设计;主楞可根据实际情况按连续梁、简支梁或悬臂梁设计;同时主次楞梁均应进行最不利抗弯强度与挠度验算。柱箍用于直接支承和夹紧柱模板,应用扁钢、角钢、槽钢和木楞制成,其受力状态为拉弯杆件,按拉弯杆件计算。钢、木支柱应承受模板结构的垂直荷载为:当支柱上下端之间不设纵横向水平拉条或设有构造拉条时,按两端铰接的轴心受压杆件计算,其计算长度L0=L (支柱长度);当支柱上下端之间设有多层不小于40mm×50mm的方木或脚手架钢管的纵横向水平拉条时,仍按两端铰接轴心受压杆件计算,其计算长度L0应取支柱上多层纵横向水平拉条之间最大的长度。当多层纵横向水平拉条之间的间距相等时,应取底层。
2.2模板的配板设计
尽管人们较注重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设计,而对于模板的配板设计,也就是模板的选型和拼接方式往往不做具体要求,只是在满足使用条件的情况下,由施工人员自行决定拼接方式组合形式。这就使混凝土构造物的外观质量因具体施工管理人员的习惯和审美观点不同而各异了。施工中,经常采用木模板或标准钢模板进行组拼。由于模板多数要在几处施工点周转使用,
因此对于一个具体的构造物,不同的模板拼配组合形式,在混凝土表面上留下的模板拼缝和施工缝等的痕迹不同。而不同的模板缝及施工缝痕迹从视觉上将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在进行模板的选型、组合和拼接过程中,除要满足现行规范的有关要求外,还应对混凝土最终外观及整体形式有个总体的构思,使得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施工部位采用相应的模板拼配组装方式,以满足整体视觉方面的要求,从而达到外观质量的完美。
所以,针对具体的模板选型,合理地进行模板的配板设计,是保证混凝土整体外观美观的重要条件。
3建筑模板专项工程关键技术
3.1安装支撑系统
3.1.1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模板。
①梁模板支撑的脚手架采用垂直于梁轴线的布置方式,楼板模板支撑时采用平行于板短向而布置,并根据梁底及板底的高度组合拼装。
②梁和楼板的脚手架跨距和间距必须按上述计算情况布置。
③支顶安装前,应放出轴线、梁位置线以及楼面水平控制标高。安装脚手架后,要调节可调底座来进行调平校直。但可调底座调节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00mm,可调支座应与脚手架在同一竖直中心线上。脚手架安装宜排列整齐,并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有保证其稳定的支撑系统。脚手架连接部位以及最上层门式脚手架顶托下端纵向设φ48×3.5mm水平钢管拉杆一度,在底部门架下端内侧设通长φ48×3.5mm扫地杆;水平加固杆应采用扣件与立杆扣牢。架体必须牢固地支承在已经浇筑好的地台面上,并在立杆底座下铺设木垫板。
3.1.2考虑到个别梁为弧形、折梁,为保证支撑架的整体稳定性及整体抗倾覆能力,加设的水平加固杆端部伸至已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柱、剪力墙上,并用扣件把水平加固杆牢固扣在柱或剪力墙上。
3.1.3支撑安装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3.2梁、板模板的安装
3.2.1梁模板的安装
先在柱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水平控制标高线,按设计标高调整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至预定的高度,然后在可调顶托的托板上安放50mm×100mm木枋作托梁。固定托梁木枋后在其上安装梁底横楞,横楞采用50mm×100mm木枋,间距为150mm。横楞安装完成后,用胶合板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跨度在大于或等于4m时,梁底模应按要求起拱,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梁底模安装后,再安装侧模、压脚板及斜撑。当梁高超过750mm时,在梁中纵向设12@500对拉穿梁螺栓。
3.2.2楼面模板的安装
首先通线,然后调整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到预定的高度,在可调顶托托板上架设50mm×100mm木枋作托梁,托梁固定后架设横楞(50mm×100mm木枋),横楞间距为450mm,然后在横楞上安装胶合板模板。铺胶合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3.3支顶、梁板模板的拆除
3.3.1大梁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才能拆除支撑架,若强度小于100%拆模应加回头顶。尤其是大梁对应的模板支撑,混凝土强度达到75%后采取局部拆除加设回头顶的临时加固措施,回头顶与大梁支撑应在同一垂直线上,使支撑架荷载能有效地向下传递直到底板,等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才能整体拆除支撑架。
3.3.2拆除每层楼板模板前,应将该层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送试验室检测,当试块达到规定的强度后,并呈报监理公司审批同意后,才能该层模板的拆除工作。
3.3.3拆除模板和支顶时,先将脚手架顶托松下,用钢钎撬动模板,使模板卸下,取下木枋和模板,然后拆除水平拉杆、剪刀撑及立杆后,清理模板面,涂刷脱模剂。
3.4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
模板制作安装周期过长,会造成干缩缝过大。如果接缝不严,接头不规则或者浇混凝土前不提前浇水湿润胀开都会造成跑浆。对于木模,如果模板木料含水率过大,制作不符合要求,粗糙、拼缝不严;对于钢模,如果变形不修理,接头没有整平,也会造成跑浆。一旦出现较宽的接缝,要采取相应的堵缝措施,不能用抽毡条,塑料布,水泥袋纸,泡沫等堵模板缝,否则难以拆净,会影响结构和装饰。在梁柱交接部位、楼梯间尤其要注意模板接头尺寸,避免出现错台。
拆模不宜过早,否则会损坏混凝土棱角。承重底模要按规范规定强度拆模。对于杯斗起模要掌握火候,起模过早则混凝土坍落,起模过晚则无法起出。
3结语
总之,模板工程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做好模板的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对提高工程效益和加快施工进度具有相当的意义。不同的模板型式决定了混凝土浇筑的不同施工工艺,也对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效益有不同的影响,如何改进模板工艺是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模板与脚手架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6
2.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手册(第二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1-1
3. 《钢管脚手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GB15831-200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iangmuguanlilw/200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