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电子科技论文发表制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的瓶颈与对策(3)

发布时间:2018-11-14   |  所属分类:信息安全: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2.3.3 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短缺,人才结构不合理目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人才短缺,结构性矛盾突出,普通劳动力过剩,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和技术带头人严重短缺。组织领导重大工程和攻关项目的技术带头人及高层次、复合型、具有团队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从事集成电路设计、软件与系统集成工程、计算机、通信产品设计开发和营销的人才尤为缺乏;具有大生产管理经验、善于进行资本运营的高级管理人才更为匮乏。主要表现在人才分布不尽合理、人才供给与需求错位、高端人才流失严重、缺乏创新激励和在海外人才引进方面存在操作上的一些具体问题等等。

3 培育和提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3.1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总体思路

3.1.1 以自主创新、开放合作为主线积极实施自主创新的标准化战略,及时跟踪国际信息产业技术标准的发展动态,支持企业通过重大项目带动和市场化利益共享机制组建技术创新联盟。通过自主制定的技术标准,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链形成并快速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进一步推进标准化管理与机制创新,形成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的标准化运行机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普及标准化教育,加强标准的验证及符合性测试手段建设,建立标准通报、咨询的信息服务体系。加强标准实施与监督体系建设,提高信息技术产品与信息服务质量总体水平。进行国际交流,开展双边、多边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各项技术活动,促进共同发展。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和动态,寻求信息产业新的发展机遇。借鉴国际信息技术发展的先进经验,提高技术能力,加快科研开发速度。结合中国国情,吸收和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不断消化再创新,实现中国信息产业科技的快速发展。

3.1.2 完善企业主体、政府扶持两种创新体系在关键领域内,建设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技术创新体系。发挥政府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管理凋控的主导作用,制定政策法规,深化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提高中国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研发与制造能力,促进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大学之间的技术创新合作,围绕重大科技战略目标组织技术联盟、产业协作,联合各方力量,举全国之力进行重点突破;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推进科研基础平台建设和共享机制、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

尊重市场规律,建设企业自主、政府扶持型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产学研合作型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知识信息的扩散。

产学研合作型技术创新体系,是指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联合开展技术与产品研发,共享基础设施、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3.2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3.2.1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营造有利的创新支持环境国家应根据信息产业层次结构、技术结构的演进采取一些相应的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向电子信息服务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等投入力量,使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在新一轮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主要从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营造有利于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税收环境和金融环境,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对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等几个方面人手来实现政府层面的有效管理。

3.2.2 建立科学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开展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和关键技术评价,为细化技术创新目标和引导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依据;建立和完善对信息产业自主创新型企业的认定管理制度,制定对电子信息产业企业从事技术研发和应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2.3 采取关键技术重点突破策略,带动产业升级对一些大型的、战略性的技术实施重大专项,建立一种能集中人力、资源、精力,有一定突击性和强烈的爱国精神与献身精神的超常规的自主开发组织形式,以科研开发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国家的组织力、信誉来吸收一批企业参与投资,形成技术精英队伍,将经济利益和民族责任感相结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团结一致,一举攻克技术上的难关。

3.2.4 加强基础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建立一批从事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和综合交叉性的国家级研究机构,以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信息产业技术基础类和公益类科研机构的稳定支持力度,达到与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发展相适应的能力和水平。支持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鼓励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大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面向行业的前沿技术和军工配套、军民两用技术研究,提高电子信息产业关键领域的基础研究能力和支撑产业技术创新的综合实力,并要加强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3.2.5 健全法制法规,构建创新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信息产业法制环境。加快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立法工作。建立和完善信息产业自主标准体系,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标准研究、制定的力度,围绕信息产业发展重点,开展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研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活动,争取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建立和完善标准技术研究、自主制定、试验验证、知识产权处置和产业化推进的新的工作体系与运行机制,加快建设面向市场的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inxianquanlw/15305.html


上一篇:电子商务网络信息安全措施
下一篇:信息安全论文突发事件信息安全管理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