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发表教育核心期刊之儿向言语

发布时间:2014-10-22   |  所属分类:学前教育: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当成人与婴幼儿讲话时,通常会不自觉的修饰自己的话语,这就是儿向言语。文章基于儿向言语自身特点和从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角度,能指导家长做出正确的言语示范,希望可以通过儿向言语搭建起亲子羁绊的一座桥梁。

  关键词:发表教育核心期刊,儿向言语,语言发展,亲子交流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当成人与婴幼儿讲话时,通常会不自觉的修饰自己的话语,例如,跟婴儿说话时会提高音量音调以吸引注意;会放慢语速、清楚地向学话的婴幼儿重复话语;会尽量使用简单的词汇、句型以便婴幼儿能听懂等等。这种相互互动的形式适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可以帮助儿童更有效地习得语言。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就是儿向言语。

  一、儿向言语及其特点和作用

  语言学家Snow认为儿向言语(Children Directed Speech,简称CDS)“是一种直接针对儿童的语言输入,多为简短的简单句,词汇简单而有限、结构简单、语调夸张;父母频繁重复、复述自己或儿童所讲的话。”Snow和Ferfuson之后还补充道,“儿向语也称为母亲特别语(Motherese)、保姆语(Caretaker Speech)等,是儿童主要照顾者对儿童的简易化的使用语,它是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主要语言信息输入。”‚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儿向言语有它自身的特点和作用:

  第一,语音方面音调高,语速慢,调型夸张,发音精准,多停顿。其较高频的语声,对婴幼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诱导婴幼儿的注意,发展听觉和培养注意力;音节间的停顿和缓慢的速度有助于他们去确认和分析,并为理解这些信息的句子结构提供了听觉线索;另外,接触该语言的婴儿会变得很安静,面向说话人,同照顾者建立目光交流,亲子间的羁绊由此建立和发展。

  第二,词汇方面,词汇的使用都较为简单,便于儿童理解和表达具体概念,多动词、实词、叠音词和仿儿词。例如,中国的父母喜欢用“车车”“狗狗”代替“汽车”“小狗”;英国父母喜欢用“doggy”代替“dog”。另外,父母的儿向言语涉及的内容大多围绕儿童正在做的和正在儿童身边发生的事情,例如,许多人往往会叫喊儿童正在观看的东西的名称,因为当儿童在观看单词所标志的东西时,同时听到了有关的单词,就更易习得相关词汇,扩充词汇量。

  第三,语法方面,多短句、简单句,且对话中充斥着重复。例如,母亲可能会重复对小孩说:“把你的玩具放进篮子里好吗?好的,玩具,对,放进那个篮子里,对……”这样的重复符合儿童当时的语言能力和认知水平,有利于进一步将话语分割,习得相关词汇和语法结构,加速语言习得的速度。

  第四,语用方面,交谈的内容涉及当时当地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成人多对儿童的话语进行重复、扩展或评价,为儿童示范惯用的表达结构。生活中不乏这样的场景:当儿童说:“汽车”,成人说:“对,那是小汽车,红色的小汽车,对不对?”在这组对话中,儿童感兴趣的话题是汽车,成人的答复紧扣这一主题,并且进行了扩展,提供了略微复杂且完整的句子结构示范,便于孩子模仿和学习,强化语言习得。另外由于涉及儿童感兴趣的话题,儿童具有控制话题的主动权,愿意主动用语言与成人进行交流互动,也有利于加深儿童与父母的情感沟通。

  第五,儿向言语具有动态性,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成人的儿向言语也趋于复杂并总是略高于儿童的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即语速、句子的平均长度会增加,而重复的句子则在减少。

  二、引导家长恰当使用儿向言语

  时下,在引导婴幼儿学话过程中,家长常常会使用“儿化语”,如,“睡觉觉”、“吃饭饭”。儿向言语”、和“儿化语”有很大的不同。后者不仅会让儿童误以为自己口中的话是正确的从而强化了他们口中的“儿化语”,还可能会影响幼儿智力潜能的发挥,导致他们失去学习、创造的意识,以致产生自卑、怯懦等不良性格特征,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而儿向言语才应是亲子交流中的明智选择。

  1、明确婴幼儿才是交流的主体

  这就需要成人耐心倾听和鼓励婴幼儿说话。如果幼儿每次指着水,就有人拿着水给他,只会强化他无需说话,就可以得到水这一想法,语言上的这种“包办代替”现象极不利于婴幼儿语言发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引导婴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给他提供讲话的机会。同时成人必须耐心、认真倾听幼儿说话,循序善诱,采用儿向言语中的重复、补充、修正等方法,为婴幼儿示范标准的句法结构,帮助其习得标准语法规范。

  2、善于把握机会,重视情境下的交流

  使用儿向言语需遵循一个大前提——发生在婴幼儿正在活动的情境中。接下来可以用较高音调的声音吸引幼儿注意和兴趣,然后围绕当下情境,运用扩展、重复等展开交流对话。比如幼儿正注视着眼前行驶的汽车,成人可以用略微夸张的音调或者模仿车的声音对幼儿说:“看!”,当婴幼儿目光被吸引后,接着指着车说:“这是小汽车,那是公交车……那么,宝宝喜欢车吗?”当与婴幼儿建立对话情境后,便可展开交流了。例如运用词汇扩展的方法,“这是红色的小汽车,对不对?”“那是黄色的公交车,是吗?”这样一来,不仅丰富了婴幼儿关于颜色的形容词,以及各类车的名词,还使幼儿习得了标准的语法规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xueqianjiaoyulw/8220.html


上一篇:中国教师期刊征稿浅谈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
下一篇:教学类核心期刊之对幼儿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