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发表面对音乐作品的方式(2)
发布时间:2015-04-01 | 所属分类:音乐: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2."音乐作品永远是特定时代、环境、文明、文化圈中的人们的音乐天才、音乐知识、作曲技术的证明。"我们所谓的"音乐作品"都是特定时代的音乐作品的称谓,这是个历史相对性的概念。现代音乐作品让很多人不知所以然,更有许多人将它们挤出"音乐""音乐作品"这个圈子。它所带来的变化冲击了传统的审美、传统的理念、传统的方式。但正如宋瑾先生《我站在哪里说音乐》一样,我们只能用一个立足点一个侧重点去面对,用一种侧重的思维去理解,不然的话,就要"两条道跑车了",这是"音乐作品"的历史相对性的具体体现。
六、总结
"感受、诠释、判断"都是对不同"音乐作品本质"见解所作出的相应选择,都是不同方式的侧重,无论是观象学音乐美学,还是释义学音乐美学,他们的接受方式都体现出了各自在"音乐作品"这个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释的侧重面。总之,从以上几个方面(有些细节化了)来分析,我们不能作出选择,而是要具体"音乐作品"具体分析。"对音乐作品的本质"的不同理解决定了接受方式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音乐美学译著新编》,卓菲亚·丽莎著, 于润洋译,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3年12月, 第一版.
[2] 《音乐美学文选》, 于润洋主编,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年12月, 第一版.
[3] 《走出慕比乌斯情节》, 宋瑾著, 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5年12月, 第一版.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yinlelw/1388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