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医学科学论文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的分析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6-02-16   |  所属分类:医学校验: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这篇医学科学论文发表了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的分析与对策,感染分为两种,医学上的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论文通过调查分析探讨了医院感染的特点,并给出了相关对策。
 

医学科学论文

关键词:医学科学论文,感染

调查分析医院重症医学科(综合ICU)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因素, 为防控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医院重症医学科721例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3年12月共721例患者收入本院重症医学科, 男405例, 女316例;年龄最小2岁, 最大88岁;在重症医学科住院期间常规采集患者标本, 包括血液、尿液、痰液、中心静脉插管、各种引流管、伤口深部拭子等, 均送本院检验科微生物室进行微生物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

1. 2 方法及诊断标准 由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按照卫生部(现卫计委)2009年发布的《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对重症医学科全部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由主管医生按照卫生部(现卫计委)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经临床表现、胸片、血液检查及细菌学检查确诊[1], 填写医院感染调查表。

2 结果

2. 1 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部位 721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43例, 感染率为19.83%;共271例次, 例次感染率为37.59%, 平均病情严重程度为4.11分, 调整感染率为4.82%, 调整感染例次发病率为9.14%。见表1。

表1 271例次医院感染部位及构成比(n, %)

2. 2 病原微生物的分布 271例次医院感染共检出病原菌259株。病原微生物的分布及构成比见表2。

表2 病原微生物的分布及构成比(n, %)

2. 3 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 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构成比见表3。

表3 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构成比(n, %)

3 讨论

3. 1 医院感染发生率与感染部位分析 重症医学科(综合ICU)的医院感染率为19.83%, 例次感染率为37.59%, 显著高于普通病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5%~10%)[2], 说明重症医学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病区;且比文献报道[3]的发生率要偏高, 考虑与收治患者的病情轻重有关, 统计得出平均病情严重程度[4]为4.11分, 调整感染率为4.82%, 调整感染例次发病率为9.14%。控制重症医学科患者医院感染,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重症医学科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 占50.55%。重症医学科的患者病情危重,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长期卧床, 应激及高分解状态, 免疫力低下, 且气管与外环境直接沟通, 破坏了呼吸道屏障, 防御功能减弱[5]。

3. 2 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分析 病原微生物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占57.53%, 且居前3位的分别是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因为革兰阴性菌是人体皮肤和肠道等处的常居菌, 故也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可能是此次调查的样本数量有限, 加之不同医院的病原菌不同和各个时期患者的体质或病种不同, 真菌的感染较革兰阳性菌还要高, 比文献报道[6]的比例高, 但也反映了医院真菌感染增加的趋势。

3. 3 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主要高危因素还是侵入性操作, 居前4位的是机械通气、动静脉置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泌尿道置管。侵入性操作破坏了机体的正常防御机能, 是引起相应部位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正确掌握侵入性操作的指征, 严格无菌操作, 避免或减少操作损伤, 缩短留管时间但又避免重复插管, 采取消毒隔离措施, 做好留置管道的护理, 开展前?性的感染监控, 是预防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发生率高, 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 病原微生物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应予以高度重视, 针对相关因素采取有效地监测、预防措施, 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对提高医疗质量, 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期刊:《中国信息界(e医疗)》(e-Healthcare)(月刊)创刊于2008年5月,由弗戈博达媒体(中国)出版,,用信息技术推动医疗改革与创新是我们的办刊宗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yixuexiaoyanlw/17008.html


    上一篇:医学论文发表自体骨髓移植患者的心理干预
    下一篇:医学职称论文健康教育对于心脏介入导管室护士的必要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