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法在临床护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临床护理实习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4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需病房实习的5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法;将2017年7月—2018年4月在本科室实习的5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采用PDCA法循环法进行临床带教。比较两组对带教的满意度及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综合素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带教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有助于临床实习生充分掌握临床知识,提高实习效果和带教满意度,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关键词:PDCA循环法;护理;教学
PDCA是一个科学的工作程序,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休哈特博士于20世纪20年代开发,后来又得到戴明博士大力倡导,所以又叫“戴明循环”,简称“戴明环”,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遵循的科学程序,包括制订计划P(Plan)、实施D(Do)、质量检查C(Check)、总结处理问题A(Action)四个部分[1]。近年来,工业4.0发展进程的日益深入以及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育发生了重大变革,包括工具与技术的改变、教学模式的改变和学校形态的改变等,而PDCA循环理论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思想基础和基本方法,强调全过程管理,恰好适应于现代教学改革,为医院临床教学诊断与改进提供了方法依据[2]。本研究探讨了PDCA循环法应用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7月—2017年4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房实习的5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7月—2018年4月在本科室实习的5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女50名,年龄18~22(20.8±0.5)岁。观察组女50名,年龄18~22(20.6±0.7)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对照组临床护理带教采取传统“一对一”的带教方式,定期培训,开展业务讲座及教学查房,按时考核。1.2.2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实施临床护理带教。即根据护理部总实习计划以及科室的特点制订本科室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执行,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2.2.1P科室内组成带教小组,由护士长带领,根据不同等级以护士长、带教秘书、带教老师组成三级带教模式,具体安排示教和理论教授;确定每周的重点教授内容,督促学生和老师严格执行并完成[3]。1.2.2.2D护生入科实习第1天,由带教秘书进行入科教育,并告知科室教学、考核时间安排,要求护生在操作示教前自学相关内容,如操作目的、操作考核质量标准、注意事项等。第2天,由带教秘书对科室常见的专科操作进行示教:先详细讲解以往护生操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并告知防范措施,然后再进行操作示教;同时要求护生使用手机录制操作示教视频,以方便回顾复习;建立QQ、微信群,以方便学生对护理操作中存在问题及时沟通。第1周到第2周由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带教,鼓励护生勇于实践,并在操作后提出意见及建议。同时,科室提供场所供护生进行操作训练,要求其反复练习,熟练掌握。积极发挥带教老师的主动性,为实习护生进行规范化操作示范,并以操作考核、日常抽查形式进行评价。1.2.2.3C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进行专科疾病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等日常指导;带教秘书对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带教质量进行抽查督导;护士长则对带教秘书的授课、实习护生查房、实习护生理论、操作考试等考核结果进行检查督导。1.2.2.4A每周带教秘书和护生进行教学座谈,对日常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充分分析原因,并给予相应调整。每月进行带教老师与实习护生的双向性评价。通过总结和发现问题对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的过程进行调整。1.3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以及理论知识、操作能力、综合素质3个方面的考核评分。①护生实习结束后采用自制问卷对带教老师进行满意度评价,问卷内容包括带教老师、相互沟通、学习效果、学习方式等方面,总分为100分;满意度分为满意(85分以上)、一般满意(65~85分)、不满意(65分以下)三个等级;满意度=(满意人数+一般满意人数)/总人数×100%。②护生实习考核评价包括理论知识、操作能力、综合素质3个方面,满分为100分,共25个条目,≥95分为优;85~90分为良;<85分为差,得分越高,代表评价越好。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带教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对带教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两组的实习考核评价比较观察组在理论知识、操作能力、综合素质3个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护理专业的临床实习是护生进入临床工作前不可或缺的学习阶段,也是护生正式成为护理人员的重要阶段,临床带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实习护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带教中只有充分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培养实习护生的价值观、人生观[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对带教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理论知识、操作能力、综合素质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学习能力和出勤等情况都有非常明显的改善。说明采用PDCA循环法带教,可以提高实习护生的学习积极性,督促其主动学习,在实践教学管理中主动发现、分析及处理问题,不断提高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能力,逐步养成严肃、谨慎及细致的作风[5];此外,实习护生与带教老师建立良好“桥梁”,改变传统的“经验带教”,使教学得到更好地管理与监控,同时,促进带教老师自身业务知识与操作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每一次PDCA循环都将起点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6]。本研究将PDCA循环理论作为护生临床教育个体化干预方案的指导框架,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复杂的临床教学工作在临床实践中变得有组织、有条理、有目的、有针对性。综上所述,PDCA循环法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提高带教满意度和护生的综合能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红艳,李红波.PDCA在临床教学管理中对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有效性的影响[J].青岛医药卫生,2012,44(6):470-471.
[2]周祥基.基于PDCA循环的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作业路径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5):37-40.
[3]秦立慧,南兴建.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5):131-133,137.
[4]武铁力.品管圈活动在呼吸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8):125-127.
[5]叶绿萍.老年病科的临床护理带教模式[J].医疗装备,2017,30(7):94-95.
[6]任学娟,张玉琴,耿翠琴,等.PDCA介导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3):179-181.
作者:陈虹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yixuexiaoyanlw/2138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