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我国邮电通信的历史性跨越

发布时间:2013-11-29   |  所属分类:邮电: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编者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邮电通信事业飞速发展,程控交换机总容量突破亿门,是集中的表现。程控交换机的发展把通信事业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它经历了由购买国外设备——中外合资——国内自行开发研制三个阶段。1996年国内生产的程控机已占使用量的87%,1997年将进一步增加到90%。中外合资的企业中方已占控股地位,说明国内企业已经具有了竞争能力,这种能力还在不断提高。

程控交换机及邮电通信事业的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巨大成就。我国邮电通信的历史性跨越这篇通讯,生动深刻地记录了邮电事业改革开放的坚实脚步,对我们认识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很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想起了1989年一次打电话的经历。一天晚上,为了打一个不到3分钟的长途,因附近的邮电局已关门,不得不倒了两趟公共汽车,跑到长安街上的长话大楼,来回用了3个多小时。

十几年前,通信曾是阻碍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改革开放前,全国公众电话交换机容量仅574万门,仅相当于一个香港的总量,电话普及率仅0.38%,而且装备水平非常落后,交换机大部分是步进制和人工制,大部分干线的传输都是明线。

仅仅十几年,中国电信就悄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要略加留意,我们就可以发现许多值得深思的现象。比如:今天我们还会认为电话是权力、地位的象征吗?电话的普及使许多人多年不打电报了,信也写得少了;10年前在外国电影里看到的BP机、大哥大,如今已挎在了我们许多人腰间……

目前,我国城乡电话网总容量已突破亿门,居世界前列,而且,每年仍在以近2000万门的速度增长,这个速度是发达国家历史上最高速度的两倍多。

我国公用通信网的整体水平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已经完成了由人工网向自动网的过渡,并基本实现了由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过渡:局用电话程控化的比重达到99.7%,长途传输数字化比重达到98.5%。其中,国内生产的程控交换设备比重已占全网的60%。随着移动通信的数据通信网、计算机互联网以及邮政营业电子化网络、邮政储蓄绿卡网的建立和应用,我们自豪地看到,如今国外通信领域所使用和拥有的最先进的技术设备,我们也已拥有。中国的邮电通信已打破了"瓶颈",初步适应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多层次的需要。难怪美国的权威人士会认为,到下个世纪,中国将拥有世界最大、最先进的通信网。

应该说,是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通信走出了"瓶颈"制约;是邮电部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方针使中国邮电发展基本与世界同步,因而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创造良好改革开放环境,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岔口前费思量——坚定不移地"拿来"

邮电的引进,在全国起步比较早。因为当时我们的基础薄弱,国家通信网要从头建起,而相比之下,世界电信技术进步速度却是一日千里。比如,与同等容量的纵横交换机比,程控交换机体积只有1/10,建设工期自然大大缩短,而且功能多,通话质量好。光缆传输与过去的同轴电缆比,不仅成本很低,而且容量倍增。北京到上海用同轴电缆传输,最多只能容纳几千对人通话,而用24芯光缆,最新技术可以容纳36万对人同时通话。今天电话好打了,正是得益于较早地引进了程控机、光缆传输等先进技术。

然而,改革开放之初,围绕着要不要从国外引进这些先进技术,决策者面前却是一个颇费抉择的"三岔口"。

一是走自我发展之路。当时,通过十几年的科研,国内的纵横制交换机、同轴电缆等技术已经成熟,而且这些技术国外也还在应用。如果直接采用国内开发的技术,可以刺激、带动国内生产。

二是引进国外的二手设备。当时,发达国家愿意低价申请淘汰下来的纵横制和同轴电缆设备,我们买二手设备可以少花钱、快办事。

第三条路就是直接引进代表世界最高水平、国外已经开始应用的程控和光纤技术,大步缩短与国外的差距,满足国内迅猛增长的需求。

当时的决策者认为,通信是竞争很强的产业,技术日新月异,如果我们跟在发达国家后面,重复他们走过的老路,很可能引进建成之日就是落后淘汰之时。用不了几年,我们也会面临发达国家今天所面临的"用之落后,弃之可惜"的两难境地。

坚定不移向引进要时间、要速度。经国务院批准,1982年开始,邮电系统首先在沿海开放城市引进了程控电话交换机,逐渐缓解了主要城市及沿海地区的通信紧张局面。

解开难题有"王牌"——紧抓市场不放

当时的决策者认为,引进不是简单采购,不是盲目"拿来",而是以"拿来"为手段,实现我国通信产业的迅速升级,从而与世界同步。在引进中,邮电紧紧把握住两个字:市场。一、抓住市场;二、让出市场。

邮电通信是技术、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引进需要高投入。80年代初,引进一门程控交换机需要300多美元,如果以每年1000万门的速度发展,一年需要30亿美元。钱从哪儿来?

国家对邮电实行了利润"倒一九"政策,即利润上交一成留下九成;同时允许预收电话初装费,促使邮电较好地利用了自有资金和社会资金。但这远远不够。于是,他们发现了市场的吸引力。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信市场。仅交换机,我们一年增加的容量就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总量。这对于任何一个世界级公司都具有无法抗拒的魅力,也是我们在对外开放中要很好把握和运用的宝贵资源。

首先,抓住国际资本市场。以市场换外资,"借钱买鸡,生蛋还债"。邮电系统多年坚持走这条路。从1984年他们首次利用第二批日元贷款,改造天津、上海、广州的市话网,引进程控交换机52万门,建设我国第一批光缆600余公里等项目开始,逐步由单一贷款转为借款和租赁并举;贷款种类从单一的政府贷款扩大到混合贷款、外国厂商贴息贷款、世界银行及亚洲开发银行贷款等等,多渠道利用国际金融组织的资金。十几年累计利用外资65.6亿美元,约占全国邮电固定资产投资的20%。地广人稀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邮电管理局,仅以1.5亿美元及部分其它贷款,就建成了"天上有卫星,地面有微波,地下有光缆"的立体传输网,县以上地区全部实现了交换程控化。

以市场换技术。先进技术是外商不情愿给的。我们与欧洲一家公司合作几年,对方都不申请核心的集成电路技术。对此,邮电系统坚持一条:不给技术就不给定单,互惠互利使对方不得不申请了我们需要的技术。

在引进中尽快消化掌握先进技术,提高了我国通信产业的自我开发能力,反过来又抑制了国际市场的价格,使引进成本不断降低,而且夺回了被外商占领的部分中国市场份额。

1982年我们最初引进程控交换机时,一门的价格在300美元左右,而当中方控股60%的上海贝尔公司投产后,价格一下跌到200美元以下。此后,随着我国对程控技术的掌握,自主开发机型的不断出现,价格进一步跌到了100美元左右。邮电部的同志算了一笔账,这些年来,由于我们靠掌握技术抑制价格而降低的引进成本,达上百亿美元。

80年代初,全国仅有三个企业具有生产纵横制交换机的能力,现在从程控、光通信、移动通信、数字微波到电缆、光缆,几乎所有通信领域应用的先进技术,我们都已在十几年的引进过程中熟悉和掌握。这使得邮电工业产品陈旧落后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让出市场,是为了夺回市场。中国邮电的目的在实现。目前,国内程控交换机生产能力已经达到3000万门,1996年国内产品已占到91%的市场份额,其中由中方控股的上海贝尔公司一家就占去1/3的国内市场,国内自主开发的同类产品也占了1/3的市场,并涌现出华为、巨龙、大唐等一批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国产品牌。目前,国家已明令不再进口整机。而且,下一代的ATM异步转移模式宽带交换技术也将立足于自主开发和联合研制。

自我保护凭实力——产业化规模化

现代化不能只靠"买"。中国邮电要想与世界水平抗衡,必须走出"重复引进、重复落后"的怪圈,必须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而这一切,取决于如何在引进中加快技术的开发创新、如何迅速实现新技术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化。这是最有力的保护。邮电系统为此而努力。

中国电信面临着激烈竞争。目前世界电信业所有跨国公司已全部进入了中国市场。由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外公司调整了战略:过去中国没有的技术他们不卖,中国有的则廉价卖;现在是中国没有的他们高价卖,中国有的赔本销。当我们掌握PDH准同步数字传输技术后,有一个大跨国公司在其原有报价上除以四,进行倾销。因此,客观上,引进中的价格之争也会对国内工业形成一定压力。

然而,中国邮电把引进带来的这种"负效应"降到了最低程度。十年引进,中国邮电工业不仅没有被冲垮,反而在竞争中得到了保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其关键就在于,对引进技术不仅要消化,而且要创新、开发,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生产技术;不仅要使科研迅速变成生产力,而且要加快实现新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化。这是对中国工业积极的、进攻性的保护。

产业化、规模化依托于一种新机制——"联合机制"。最成功的范例是SDH同步传输技术的研制开发。

1994年,国外取消了在通信领域对我国的出口限制,最先进的产品出实验室就可以进入中国市场。又由于我们在技术上与国外存在差距,往往是我们刚研制出一个,国外马上降价销售,以趁我们还来不及产业化,抢占市场。因此对我国自己的研制、开发、制造均形成巨大压力。SDH技术是国外90年代初才成熟的技术,这种数字化的传输技术,可以在一对头发丝粗细的光纤上,使成千上万人甚至数十万人同时通话,从而大大提高通信能力。为了使我们自己的技术设备在这一高技术领域占一席之地,唯一的出路是快出成果,并快上规模。因此,中国邮电改革了旧体制科研和生产脱节的弊端,采取科研生产结合的新体制研制开发SDH技术。

由邮电部牵头、汇集了邮电部第五研究所和重庆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等4家生产企业的共80多名技术人员,夜以继日在工厂的生产线上,按照批量生产的要求研制开发。一体化开发一举数得,1995年11月,设备通过鉴定,并直接投入到成都至攀枝花700多公里的光缆线路上应用,生产企业同时形成了生产规模。仅仅两年半,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七个可以提供SDH应用设备的国家。

有关专家认为,新的机制不仅使这一领域与国外最先进水平的差距缩短到两年,而且与旧体制比,至少使产业化进程提前了5年。我们掌握的技术迅速转化为市场竞争能力。还值得一提的是,国外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投入了上亿美元,而我们的研制费用仅数百万美元。少投入也使国产设备具备了价格竞争力。重庆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的同志对记者说:"联合开发以最快的速度为企业培养了一批工程技术人才,使我们的售后服务建立在高技术水准基础上。"

中国通信,在开放的大潮中成长、壮大,在竞争的激流中与世界同行。中国通信,我为你骄傲!^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youdianlw/2172.html


    上一篇:档案管理评职论文浅析城建档案目标管理综合评估工作
    下一篇:全国邮电通信行业投资结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