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医学论文写作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发布时间:2015-05-07   |  所属分类:预防医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本院消毒灭菌效果,探讨基层医院如何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方法 对本院近年消毒灭菌效果及微生物监测结果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重点部门空气和消毒物体表面微生物监测合格率低;医务人员手菌落超标;灭菌物品合格率不达标。针对存在问题,及时分析和整改,各项指标均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医院感染控制与医疗安全息息相关,应高度重视基层医院消毒灭菌工作。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不断加强医务人员培训,真正从思想上认识,行动上落实,切实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关键词】医学论文写作,基层,消毒灭菌,医院感染控制

  医院是病原微生物较集中、免疫力低的人群密集的地方。医院感染控制(以下简称“感控”)工作是衡量医院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重视和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护理质量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医院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的主要措施之一。我院自2007年成立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有专职的质控护士,每月对治疗室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灭菌器械、消毒物品等进行微生物监测。医学现将本院2007年至2010年重点区域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统计如下:

  1监测资料

  详见表1表2

  表1 重点区域空气合格率及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达标率(单位:%)

  表2 微生物监测消毒灭菌效果合格率(单位:%)

  2分析讨论

  2.1 重点区域空气、紫外线灯管强度达标率低

  2.1.1 空气消毒方法滞后:本院地属亚热带地区,加之医院建筑不断改建施工,医疗垃圾还在院内进行自行焚烧,院内环境空气污染严重。2008年以前都未实现空气的动态消毒,使用紫外线灯管消毒常受人员及区域限制,有效的空气消毒十分困难。

  2.1.2 监测手段不完善: 2009年以前未开展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科室仅记录紫外线灯管累计使用时间。调查结果发现科室紫外线灯管使用率大于记录的累计数,这使紫外线灯管超过了1000小时的寿命,形成紫外线照射强度不达标的灯管仍使用于各区域的空气消毒现象。

  2.1.3 医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调查发现科室在进行空气消毒或采样时,有人员进出、开窗、采样区域不清洁、污染琼脂平皿、长时间暴露平皿等不规范操作情况的存在。

  2.2 消毒灭菌物品二次污染率高

  2.2.1 基层医院因经济条件限制,无专业的清洗消毒设备,未做到供应室的集中供应。可复用的医疗器械采取人工清洗,自然风干。众所周知,好的清洗质量是消毒的前提保证,清洗不彻底,消毒效果必然受影响。

  2.2.2 感控意识淡薄: 医务人员消毒诊疗用品时,未按要求配制消毒剂或消毒后放置不当均可造成污染。如:超声雾化吸入装置、氧气湿化装置、体温计、喉镜等低度或中度危险品都是通过消毒液浸泡消毒。医生在使用无菌物品,如不书写启用时间,造成未使用完的消毒纱布、棉花过期仍在使用;医生使用浸泡消毒的无菌持物钳—止血钳进行外伤清创操作,污染后未及时清洁即放入消毒剂中消毒;喉镜使用后随意采用中效消毒剂擦拭消毒即放置备用;不能进行高温灭菌的精密器械,科室选择自行清洗器械后使用2%戊二醛浸泡法,在这一过程中,医务人员存在器械清洗不净,也未能严格遵守灭菌所需的10小时浸泡时间即使用。消毒后的物品随意放置,无任何消毒标识等各方面均可导致消毒灭菌器械监测不合格。

  2.2.3 消毒剂染菌率高 :医务人员对一般物品轻消毒、轻监测。存在未按要求配制消毒剂;消毒物品未干燥即进行消毒;严重污染器械或物品未先进行清洁即放入消毒剂消毒等违规操作匀要导致消毒剂的染菌率超标。浓度不达标的消毒剂是不可能让器械消毒率达标的。如本院胃镜室,由于胃镜仅有1条,为满足病人需求,清洗后的胃镜均带水即进行浸泡消毒。科室又不能按要求每天进行2%戊二醛的浓度监测,这将不能及时发现和更换浓度不达标的消毒剂,导致消毒剂染菌率超标。皮肤消毒剂及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剂含氯剂也因反复不规范使用,不书写启用时间,配制时间等因素导致浓度不达标,染菌率超标。

  2.3 物体表面清洁度低

  2.3.1 空气中的悬浮微粒,通过人的活动、走动、清扫、操作等扬起并落到治疗台上,而操作前后医务人员未按要求擦拭。

  2.3.2 药品包装带入,如药品的纸盒、盐水瓶上的灰尘。

  2.3.3 治疗后的用物未经处置带入治疗室,治疗室内医疗垃圾得不到及时正确处理,如使用后的胃管、尿管、引流管等污染物医务人员未采取封闭收集形式。基层医院无医疗垃圾处理厂,医用垃圾达不到无害化处理,在科室分类后还要求浸泡消毒,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

  2.3.4 卫生洁具混用,清洁人员文化水平低,卫生洁具未能做到严格的分区使用。另一原因基层医院服务对象多为老百姓,造成护理管理的困难。

  2.3.5 医务人员慎独意识有待加强 ,医务人员不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进入治疗室、换药室、产房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医生,未严格要求自己戴全帽、戴口罩。无菌操作时经常使用无菌持物钳为病人进行清创、缝合、换药等操作。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yufangyixuelw/14183.html


上一篇:医学杂志国家级期刊预防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缘水肿
下一篇:糖尿病天地预防糖尿病低血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