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社会学研究期刊社会学角度下的孟子教育思想

发布时间:2015-09-30   |  所属分类:哲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这篇社会学研究期刊论文发表了社会学角度下的孟子教育思想,孟子的出生之时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年)大约百年左右。孟子的生平和孔子很相似,都是贵族的后裔,平民出身,幼年丧父,一生所走的道路都是求学、教书、周游列国。

关键词:社会学研究期刊,哲学论文投稿

一、《孟子》的产生和影响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裔,幼年丧父,由母亲养育成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学生子思的门徒,从小受孔子思想影响。长大后,也效法孔子,带学生周游列国,到过梁、齐、宋、鲁、滕等国,也曾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他周游的目的也是宣传孔子的“仁政”思想,但这些小国家当时正忙着富国强兵,他的这种思想没有人采纳。孟子回到家乡,开始聚徒讲学。在传授孔子的《诗经》《尚书》的基础上,阐发自己的思想。后来他的学生万章和公孙丑等人将他的思想编著成书,名曰《孟子》,一共有七篇,二百六十章,约三万五千字。《孟子》是一部在研究孔子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儒家经典,他认为人性善是与生俱来的品质,通过学习可以使人达到理想境界。而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就是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他的道德修养主要是“明人伦”,以人性善中的“四端”为基础进行教育,达到维护社会和谐的目的。孟子的这种思想在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就被放在重要位置。汉文帝时《孟子》就和《论语》《孝经》《尔雅》并列。到了宋朝时期,《孟子》就和“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公羊传》《左氏春秋传》《谷梁传》)以及《诗经》《尚书》《周易》《论语》《孝经》《尔雅》一道合称“十三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到了南宋,朱熹编订“四书”,将《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进行合编,成为儒家思想的必读书目。而孟子本人也被尊为“亚圣”,他的思想和孔子合称为“孔孟”。

二、《孟子》的教育思想

(一)《孟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孟子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明人伦”,这种核心思想的基础就是“人性善”,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与生俱来的。人性恶是后天环境影响造成的。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孟子曾这样比喻“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孟子认为人的善良是一种本能,就像看见一个小孩即将落入井中,就会本能地营救。这种营救不是因为和孩子的父母关系好,也不是为了争得好名声,就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如果没有恻隐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和羞恶之心,那就不是人了。而这四种“心”就是仁义礼智的体现,也是作为人的道德基础存在的,称为“四端”。在“四端”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明人伦”的道德教育观。这个“明人伦”的观点是建立在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基础上,他将这种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人的社会关系主要由“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和朋友关系”组成。这五种关系中,父子、夫妇、长幼属于家庭关系,君臣和朋友属于社会关系,这五种关系组成了社会所有的伦理关系。维持这五种关系就要做到“父子有亲、君臣有礼、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维持这五种社会伦理关系后来就成为统治者制定的道德准则“仁义礼智”和“孝悌忠信”。孟子提出的这种“明人伦”的道德教育,目的就在于社会和谐应该以家庭和谐为基础。在家庭中,儿女孝顺父母,夫妇相敬相爱,兄弟之间和睦相处。有了这样的道德基础,在社会上就会做到朋友之间讲究诚信,推而广之,人与人之间都能做到“仁义”“诚信”,一些欺骗、见利忘义的事件就不会发生。至于君臣这样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孟子认为首先要从统治者做起,统治者自己要做到“仁爱”,才能得到被统治者的拥护。也就是“失道者寡助,得道者多助”。君臣之间的关系也要像父子关系那样制定一条道德准则,就像儿子只能孝敬父母,不可以犯上;臣民也应该这样忠于君主,不可“犯上作乱”,这样整个社会就和谐了。

(二)《孟子》主张的教育方法

培养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以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孟子主张的道德修养方法主要是“存心养性”,也就是要保持自己与生俱来的“恻隐之心”,不能因为外界的诱惑而丧失这种先天的善良。至于如何抵制外来诱惑,孟子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他认为一个人一旦欲望过多,就会迷失本性,所以要保持最初的“善”,就要减少欲望。只有做到行事仁义,待人有礼,人天性中的“恻隐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才能保持。这才是道德修养的根本。在培养个人意志方面,孟子提出要“持志养气”,这种“气”指的是“浩然之气”。要保留这种“气”,就要用意志来培养,这种“气”也就是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至于“气”和“志”的关系,孟子是这样说的“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这也就是说,只要认定了某件事具有正义感,就要积极去追求,不能因为外界诱惑而动摇。在完善个人道德方面,孟子还提出“反躬求己”的说法,他认为自己要追求的目标没有达到,首先要自己反省一下,是自己哪方面做得不够。“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他列举了一系列问题来说明反省的重要。对别人友爱,别人反而不亲近自己,要想想自己仁爱之心够不够;管理别人没管理好,要反省自己是否有管理才能;礼貌待人,别人反而不搭理,要想自己是否在何处得罪过他。这种“反躬求己”的自省,其实是培养责任感,发生了不愉快的事,不能先埋怨别人,先想想自己是否有过错。在待人方面,不仅要“自省”,还要“改过迁善”。他提出“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错误对于别人来说都是讨厌的,当改过之后还是受人尊重的。就像西施那样的美人,如果一身污秽,别人都会掩着鼻子避让;但一个相貌丑陋的人如果弄得干干净净,还是受尊重的。意思是说,再好的人,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都令人厌恶,只要改过还会受尊重。孟子还提出了“闻过则喜”“见善则迁”“与人为善”这样的主张,欢迎别人指正,看到好的,就应该努力追求。也就是欢迎别人监督的意思。孟子提出的道德教育最终目标是培养意志坚强的“大丈夫”形象,这种形象首先是为了“辅仁政”,为国效力。这种“大丈夫”精神要能“舍生取义”,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遇到挫折时,要能“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理想达到了,就要让很多人受益;抱负不能实现,也要做一个高尚的人洁身自好。总之,孟子的教育思想是培养有道德、有作为、讲诚信、讲道义的高尚品格的人才,这种人才无论是成为“辅仁政”的治国良才还是生活中的平常之辈,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都具有积极意义,是社会和谐的保障。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zhexuelw/15375.html


上一篇:哲学研究之社会和谐与德—法整合
下一篇:哲学论文投稿简述我国体育哲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