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2017最新测量技术方向论文(2篇)

发布时间:2017-04-07   |  所属分类:智能科学:论文发表  |  浏览:  |  加入收藏

  地形测量可以为我国的建筑行业,国防建设,道路施工等提供相关信息及帮助。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测量技术为哪些需要进行地形测量的喊各样提供空间位置信息。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2017最新测量技术方向论文(2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测绘技术装备

》》》期刊简介《《《

  2017现代测量技术论文一:关于现代工程测量技术进行研究

  1 前言

  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中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称之为“工程测量”。工程测量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是综合性的应用测绘科学与技术。以测绘城市和区域地物、地貌为目的大比例尺地形测量最近若干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测绘方式的多样化和集成化、测绘过程的自动化和实时化、测绘成果的数字化和可视化是其最主要的特点。

  2 控制测量技术

  GPS 已成为建立平面控制网的一种常用手段。可以说,GPS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本世纪测绘领域最辉煌的成就之一。随着差分 GPS 定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不仅是高等级的首级网和加密网,就连图根点和航空摄影测量像控点的测定也广泛采用了 GPS。在许多地形测量项目中,光电测距导线早已成为一种最基本的控制测量方法。特别是当使用全站仪时,可以将低等级的图根控制与细部地形测量同步进行,从而提高总体作业效率。徕卡公司最新推出的全站仪与 GPS 完美结合,是集成了 GPS 功能的高性能全站仪(超站仪),无需控制点、长导线和后方交会等工作,直接使用 GPS 确定该点的三维坐标,然后就可以使用全站仪进行测图、放样等工作。高程控制测量过去一直沿用几何水准测量的方法,这种方法耗时费力,效率较低。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电磁波测距技术的发展,产生了电子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国内外在这方面均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验论证工作,目前电子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已可以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大部分规范也已采纳了这些成果。电子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无疑是几何水准测量很好的补充手段。同时,随着 GPS 在平面控制测量上日益广泛的应用,关于 GPS 在高程控制测量领域的应用研究也掀起了热潮。GPS 拟合高程已可达到厘米级精度,许多单位已先后发表了相应的生产或试验成果。

  3 地形图测绘技术

  大比例尺地形图主要指的是 1∶500~1∶10000 比例尺的地形图。传统的地形图一般均是指线划图,这里不仅指线划图,而且还包括另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图种: 影像图(DEM、DOM、DTM 等)。目前,数字地形图(包括数字线划图、数字正射影像图等) 已取代传统的模拟地形图,成为地形测量的主要产品。

  3.1 全站仪野外数字测图

  全站仪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实现了从野外数据采集、处理到绘图过程的自动化和一体化。国内已研制和开发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大比例尺野外成图软件,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清华山维公司的 EPSW 系统、南方测绘公司的 CASS 系统、广州开思测绘软件有限公司的 SCSG 系统。这些系统已在国内生产单位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测绘界提出的“高端全站仪”,要求它不仅能适用于各种测量工作,而且还能用作“单人全站仪”,即只需一人便可进行测图作业,而且在观测点处作业。在这种情况下,为获得高质量的观测成果,对仪器就要提出新的要求。

  3.2 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大比例尺

  地形图中的应用当测绘的面积较大或测区条件困难时,使用摄影测量技术(包括航空摄影测量和地面摄影测量)进行地形测绘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最近若干年来,摄影测量技术有了两个重大突破,第一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趋于成熟并实际投入应用;第二是 GPS 的出现使得摄影测量的外业控制变得简单。它们都使得摄影测量方法的经济性和效率大大提高,竞争力和生命力进一步加强。

  数字摄影测量也称为软拷贝摄影测量,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摄影测量对价格昂贵、光机结构复杂的专门测图仪器的依赖,是摄影测量领域的一次革命。基于微机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目前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自动定向、空中三角测量、自动数字地面模型生成、自动正射影像图制作和交互式数字测图以及三维景观模型采集等一系列作业,精度与通常的解析测图仪相当。虽然现在的系统尚存在不少缺陷,但数字摄影测量已成为摄影测量的技术主流。其代表的产品有:武汉适普工程系统公司和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的国产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Virtuo ZoNT 和 JX-4A DPW,这两个系统在国内都已有一定数量的用户,前者还有一批国外用户。应用数字摄影测量,除了获得数字线划图、三维景观模型外,还可以方便地获得数字地面模型(DTM)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3.3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大比例尺测图中的应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uuqikan.com/zhinenkexuelw/18209.html


上一篇:现代科学研究对中药技术有何影响
下一篇:水下机器人概述和发展应用前景